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44283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重难点 命题角度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例1 2017 成都中考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 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A 锌和稀硫酸B 碳酸钠和稀盐酸C 铁和硫酸铜溶液D 氯化钠和稀盐酸 C 百变解读 利用天平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有两种情况 一是敞口装置 必须选用能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参与的药品 二是密闭装置 必须选用能发生反应的药品 思路分析 不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则所选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且没有气体产生 用密闭容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则必须选用能发生反应的药品组合 变式一 不敞口有气体参与的1 2017 随州中考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 1 根据实验目的 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 锥形瓶质量B 气球质量C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 包括里边的物质 质量D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 包括里边的物质 质量 CD 2 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 使天平平衡后 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 反应结束后 气球鼓起 天平向右倾斜 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 得到相同结果 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气球膨胀 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3 反应结束后 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 则生成气体质量 g 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 0 88 变式二 综合2 2018 滨州中考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3 2017 青岛中考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 反应前 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 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 填 向左 向右 或 不 偏转 原因是 2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向右 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逸散到空气中 不变 3 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密闭 4 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 命题角度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例2 2014 滨州中考 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 若用R表示柠檬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 14O210CO2 8H2O 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 A C10H10B C10H16C C10H18D C5H10 B 思路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不变 4 2018 德州中考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 OH 2CO3 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 OH 2CO32X H2O CO2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uB CuOC Cu OH 2D CuCO3 B 5 2018 临沂中考 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CaCO3 X H2O Ca HCO3 2 1 X的化学式是 CO2 2 已知碳酸氢钙 Ca HCO3 2 易溶于水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又会发现其变澄清 因为 用文字描述 CO2 Ca OH 2 CaCO3 H2O 碳酸钙与水 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命题角度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算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格数据分析的方法 1 测定未知物质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列出等式 求出待测物质的质量 2 判定反应物 生成物 催化剂 反应后质量增加 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减少 反应物 质量不变 可能是催化剂 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 3 确定质量比 反应物减少的质量之比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之比 生成物的质量比 百变例题4 2017 滨州中考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使之充分反应 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 乙是反应物C 反应中乙 丁的质量比为5 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百变解读 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 思路分析 此题是根据反应前后测得的各物质的质量 其中一种物质反应前或反应后的质量未知 来分析判断相关说法的正误 对于此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如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判断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 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 质量不变的为催化剂或者杂质 根据已知信息具体分析相关内容 特别提醒 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为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的绝对值之比 变式一 表格型有两个未知量6 2018 滨州二模 一定条件下 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取值范围是0 x 45B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 1C 当y 20时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x y 65 变式二 饼图型7 2017 泰安中考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 生成的甲 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变式三 折线型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测得反应前及t1 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 乙 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 5D 该反应中 甲 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 4 变式四 柱状图9 2018 滨州滨城二模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参加反应的乙 丁质量比为3 2D 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命题角度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微观示意图分析的方法 1 若化学反应前后都有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应先抵消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 2 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 则可以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 则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小球所代表的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 3 根据化学方程式或配平的式子分析相关问题 百变例题5 2017 滨州中考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22 百变解读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之间的反应 题型会出现恰好完全反应与物质过量两种情况 出题形式变化多样 但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思路分析 此题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来分析判断相关说法的对与错 对于此类题型 解题步骤如下 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具体分析相关说法的正误 变式一 反应前后微观粒子没有配平10 2016 滨州中考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 甲是有机物 乙 丙 丁是无机物C 点燃前 要先检验甲的纯度 防止爆炸D 参加反应的甲 乙微粒个数比为1 2 11 2018 滨州中考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 在 宏观 微观 符号 之间建立联系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乙物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气体 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任写一种 2 甲物质中碳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排水法 或向上排空气法 12 1 3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分子个数也没有变化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4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D 2C2H2 5O24CO2 2H2O 变式二 未给出其中一种物质12 2018 滨州阳信一模 如图的反应中 甲 乙 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3 2 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 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C 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变式三 反应前后有未反应完的物质13 2018 聊城中考 将宏观 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 3 变式四 与表格数据结合14 2017 泰安中考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 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 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2 表中的四种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H2O和SO2 2H2S 3O22H2O 2SO2 4 一位同学在计算x y和z数值的过程中 列出了以下等式 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x y z 169B y z 168C 100 x z 32 64D 100 x y 1 8 3 AD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命题角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2 2018 莱芜中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相符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B 用稀盐酸除铁锈 6HCl Fe2O3 2FeCl3 H2OC 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 2NaCl 2NH3 CO2 H2O Na2CO3 2NH4ClD 用食醋除水垢 2CH3COOH CaCO3 CH3COO 2Ca H2O CO2 思路分析 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要符合客观事实 方程式要配平 如果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 气体物质要标注气体符号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 则不需要标注气体符号 15 2011 滨州中考 如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CO O22CO2B C CO22COC H2 Cl22HClD 2H2 O22H2O A 16 2016 济宁中考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Mg O2MgOB 铝片放入稀硫酸中Al H2SO4 AlSO4 H2 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2NaOH BaCl2 Ba OH 2 2NaClD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Na2CO3 2AgNO3 Ag2CO3 2NaNO3 D 考点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重点 命题角度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例3 2018 济宁中考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 都正确的是 A 4Fe 3O22Fe2O3化合反应B Cu 2AgCl 2Ag CuCl2置换反应C SiO2 3CSiC 2CO 置换反应D BaCO3 2HCl BaCl2 H2O CO2 复分解反应 D 思路分析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符合 多变一 的特征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符合 一变多 的特征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一般生成气体 沉淀或水 17 2018 泰安中考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从石英砂制取芯片的重要反应是SiO2 2CSi 2CO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C 18 2018 潍坊中考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H2O2H2 O2 B S O2SO2C NaOH HCl NaCl H2OD 2Al 6HCl 2AlCl3 3H2 D 19 2014 滨州中考 下列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与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 2CO O22CO2化合反应B 2HI Cl2 2HCl I2置换反应C 2H2O2H2 O2 分解反应D 2HCl CuO CuCl2 H2O复分解反应 考点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重难点 例4 2018 滨州中考 镁在国产大飞机 C 919 的制造中大显身手 小亮在实验室模拟 海水制镁 的原理来富集镁 他将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 然后向其中加入63 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图像如图 过滤 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 求 1 图像中m g 2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 6 解 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 2NaOH Mg OH 2 2NaCl9558117x11 6gy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20 答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思路分析 加入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沉淀的质量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镁 氯化钠与氢氧化镁的质量关系得出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最后溶液中溶质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总和 20 2018 威海中考 向20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2 5 解 由图像可知 合金中锌的质量为20g 13 5g 6 5g 设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Zn 2HCl ZnCl2 H2 65736 5gxx 7 3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12 2 答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 2 21 2017 滨州中考 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称取12 5g珍珠粉样品 进行四次高温煅烧 冷却 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 杂质不参加反应 记录数据如下 试计算 1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 求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 4 解 设12 5g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 CO2 10044x4 4gx 10g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 80 答 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2 2018 淄博中考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 准确称取9 0g小苏打样品放入烧杯中 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共消耗稀盐酸73 0g 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 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解 反应中共消耗HCl的质量为73 0g 5 3 65g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 HCl NaCl H2O CO2 8436 5x3 65gx 8 4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93 3 答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3 3 2 请你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均不相同的实验 测定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取一定量样品 称重 然后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再称重 利用质量差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HCl CaCO3 CaCl2 CO2 H2O 2NaOH CuSO4 Cu OH 2 Na2SO4 4P 5O22P2O5 有蓝色沉淀生成 白烟 鼓起 恢复原状 左 右 不能 等于 例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 如图甲 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 使天平平衡 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 一段时间后 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 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 填 增加 减少 或 不变 平衡 减少 2 如图乙 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 使天平平衡 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 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 发现天平不再平衡 其原因是 小妍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把烧杯换成锥形瓶 如图丙 装置气密性良好 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盐酸和碳酸钙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不能 气球变大后 受到空气的浮力 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3 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取6g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 2g 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 结果精确到0 1 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2HCl CaCO3 CaCl2 CO2 H2O10044x2 2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 83 3 答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 3 思路分析 甲实验 铁钉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生成铜与硫酸亚铁 反应后天平依然平衡 溶质部分 或全部 由硫酸铜变为硫酸亚铁 溶液质量减小 乙实验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由于该装置是敞口装置 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丙实验 虽然该装置是密闭的 但是该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使气球鼓起 装置受到浮力 天平不能平衡 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时 减少的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