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4146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届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方法是( ) A . 看速度大小B . 选定参照物C . 看路程长远D . 看地面2. (2分)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 . B . C . D . 4. (2分)当光从水里斜射到空气中时 ( )A . 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 . 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 既发生反射义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 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 (2分)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 A . 地球内部的热能B . 太阳和地球引力C . 重力能D . 宇宙中神秘的能量6. (2分)将热水与冷水混合成温水,并测混合后的水温,下列哪个操作较合理( )A . 先将热水与冷水混合均匀后,将温度计用细线吊起,并将玻璃泡插入水中,测出温度B . 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热水中,再将冷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C . 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将热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D . 以上三种操作均合理7. (2分)观察图253所示情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 有种子B . 种子有果皮包被C . 种子无果皮包被D . 叶形为针形8. (2分)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 细菌B . 曲霉C . 蘑菇D . 酵母菌9. (2分)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右图归纳。下列对图中、 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A . -精子B . -卵巢C . -受精卵D . -分娩10. (2分)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A . 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B . 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 . 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D . 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11. (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和哺乳等B . 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C . 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中D . 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适应任何环境12. (2分)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 A . 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大D .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13. (2分)(2014台州)下列实验需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 . 伏安法测电阻B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 . 研究晶体的熔化特点D . 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4. (2分)某同学在美国的阿姨要送她一双运动鞋作为生日礼物,发来一张尺码对照表,该同学观察了一下自己的鞋底,发现标着“235”,请问他鞋底示数的单位是什么?哪双鞋子较合适她?( )A . cm 美国码 6B . cm 美国码 6.5C . mm 美国码 6D . mm 美国码 6.515. (2分)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2015年5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幕战在长沙开赛,如图是长沙某校代表队主罚任意球的场景,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快速飞去,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动能不变B . 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 . 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 . 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了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17. (8分)人体的八大系统是_系统、_系统、_系统、_系统、_系统、_系统、_系统、_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18. (2分) 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在文艺晚会的美丽的爱情传说版块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悠扬的琴声中,一把美轮美奂、光彩流转的折扇,缓缓打开(如图)。其中水下部分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湖边的观众看到演员水面下的脚似乎变短了,这是光的_引起的。整台晚会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惊艳了世界。19. (3分)下面是小东同学在体育练习中的一些片段,请你利用帮助小东同学解答有关问题。 (1)在练习实心球时,小东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小东投出了9.8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2m。则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做的功为_(不计气阻力)。 (2)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小东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 (5分)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示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此过程中营养来自中的_。(2)在经到过程中,发育为a和b的是种子的_。(3)的主要结构是_。(4)过程中,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中的_。21. (3分)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如图所示)。我国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大都集中在西南地区。下列关于它们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有( )(可多选,填序号)。A . 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岩石破坏B . 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C . 该地区降水集中D . 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18分)22. (3分)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科学兴趣小组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 (1)科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了问题:_? (2)科学兴趣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 实验中将篮球从高处下落时,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方法是在一定高度静止释放篮球。第二种方法是在一定高度用相同的力向下拍篮球。小华选择了第一种方法,他的理由是_。通过实验,科学兴趣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球的型号下落高度/cm地面材料反弹高度/cm1#6120木质802#7120木质803#7120水泥904#7150水泥110该同学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23. (6分)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丽丽想做实验证实该洗手液是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 (3)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稀释为1%的洗手液溶液 实验步骤: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在A、B两个区域的土壤中分别放入20条蚯蚓,盖上纸盒盖,置于室温;每天向A区域喷洒1%洗手液溶液10mL,向B区域喷洒清水10mL;两周后,翻开土壤,分别统计A、B两个区域中存活蚯蚓的数量.实验结果:A区域存活的蚯蚓有2条,B区域有18条.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理由是_.b.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c.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则应取他们的_作为实验的最终数据.(4)得出结论:_. 24. (3分)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法(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变为_cm25. (3分)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_(2)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_。 26. (3分)小明认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他解释: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标记为A。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向其中倒入与甲质量相同的温度为t1的冷水,标记为A。 , 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比较。(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 (2)请将步骤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_。 (3)若出现_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 分析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27. (15分)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重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圆柱型重物的密度? (2)打捞前,圆柱形重物的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 (3)从打捞开始到圆柱形重物刚刚全部露出水面,汽车共对重物做了多少功? 28. (5分)一列长为12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17-1、18-1、19-1、19-2、20-1、20-2、20-3、20-4、21-1、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18分)22-1、22-2、23-1、23-2、23-3、23-4、24-1、24-2、25-1、25-2、26-1、26-2、26-3、四、 分析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27-1、27-2、27-3、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