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4022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灭火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灭火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3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煤是最清洁又可再生的能源B . 人类社会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化学反应C .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 . 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油脂2. (2分)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白磷不燃烧。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 A . 水B . 氧气C . 可燃物D . 温度达到着火点4. (2分)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可燃物B . 缺乏O2C . 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 . 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 (2分)下列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变成水质量保持不变,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 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会使反应速度加快,高锰酸钾起到了催化作用C . 用水可以灭火,其用到的科学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7. (1分)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甲乙(1)如图甲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二、 中档题 (共4题;共8分)8. (2分)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根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 .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 .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 .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9. (2分)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 . 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 . 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 . 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10. (2分)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着突出的贡献,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生活常识:人体缺铁元素甲状腺肿大 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B . 物质鉴别:羊毛绒与棉线灼烧后闻气味 食盐与亚硝酸钠用舌头品尝C . 环境保护:减少酸雨的危害不使用化石燃斜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D . 安全常识: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隹口鼻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11. (2分)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原因是( ) A . 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B . 可燃物的温度变高了竹简C . 可燃物的温度变低了D . 可燃物的着火点变高了三、 拓展题 (共3题;共7分)12. (2分)当不小心将实验桌上的酒精灯碰倒而且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 A . 用水冲灭B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 . 用湿抹布扑灭D . 用嘴吹灭13. (2分)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水力发电 B . 太阳能热水器 C . 电饭煲 D . 火箭点火升空 14. (3分)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 A 与红磷 C 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1)A,B,C 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_。 (3)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 70热水的作用:_。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3分)1-1、2-1、3-1、4-1、5-1、6-1、7-1、7-2、二、 中档题 (共4题;共8分)8-1、9-1、10-1、11-1、三、 拓展题 (共3题;共7分)12-1、13-1、14-1、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