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我的时间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3984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设计我的时间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活动设计我的时间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活动设计我的时间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时间表 沥港中心 夏维 13957220462 设计理念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知识关于时间的重要性,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有了相关的认识。但是他们未必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今天做昨天的作业,甚至做前天的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每一堂课40分钟的利用率又不高,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本活动方案就是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求出发,针对学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较差,时间观念不强的弱点,旨在通过辅导,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辅导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争当时间的主人。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学习的小主人。活动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活动准备两张一样长短的纸条,课前制定的个人学习计划表活动过程一、你撕我扯,游戏中揭示主题撕纸游戏(4分钟)1、学生准备两张一样长短的纸条。拿出其中的一张,根据老师的指示撕去一定的长度。(1)将自己现在年龄之前的部分撕去。(2)将60岁之后的一段撕去。(3)剩下的这一段短短的纸条,代表着我们现在所能抓住并能充分利用的时间。 可是在这一段时光里,每年双休日、节假日近180天基本不用于学习和工作去掉1/2,每天睡觉约8小时,也不能工作或学习,再撕去剩下部分的1/3,吃饭、玩耍、娱乐、锻炼、休闲、生病、烦恼、忧愁、上下学交通、如厕等等,耗时每天累计约6个小时,应从剩余纸中撕去1/4;(4)现将手中剩余的一截纸条和一张代表完整人生长度的纸条相对照2、师:大家发现,属于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的时间其实基本是相同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面对同样多的学习、工作时间,为什么有些人成绩卓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有些人则一事无成呢?3、学生各抒己见。4、师揭示活动的主题:是的,大家分析得很对,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利用这些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的。你是如何安排你的工作学习时间表的,出示我的时间表。二、你思我想,自我症结剖析(7分钟)1、交流课前完成的我的一天学习时间表 我的一天学习时间表时间类别 所需时间 上课时间 你利用了的课余时间平均每节课多少分钟后才能集中精神听课 上课时发呆时间 其他自习课上闲聊、发呆时间 其他自习课上找、借东西所花时间 2、学习效果跟时间的利用率有很大的关系,时间利用率高,往往学习效果比较好。大家想知道自己一天时间的利用率如何吗?3、 利用公式自己算算吧:学习时间上课时间自习时间真正利用的课余时间发呆时间闲聊时间借东西时间 一天时间的利用率学习时间24小时4、 通过公式计算判断自己一天时间的利用率情况。5、 对照“我的一天学习时间表”自我剖析,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三、你说我道,试着对症下药(8分钟)1、结合“我的一天学习时间表”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2、小组探讨提高时间利用率的有效的方法。3、重点交流:(1)管理好课堂时间,提高听课的效率。(带着问题听课,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踊跃回答老师提问等。)(2)管理好零碎时间。图片出示:欣赏零碎布艺术,引出如何利用零碎时间。 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挤时间的伟人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达尔文等名人的故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随手带着摘录本,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马克吐温坚持每天清晨默读墙上的好词、佳句,为他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从这些伟大人物挤时间学习的故事中,你又有哪些新的启发吗?交流:我们可以如何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四、你寻我找,正视拖拉恶习(8分钟)1、出示朱自清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案例分析:小雨的周末又到周末了,真开心,这周作业不多:一篇周记,一张数学练习纸,听英语磁带,默写几个单词,哈哈!很快就可以完成!星期五晚上:“小雨,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妈妈,放心好了,不是有两天时间嘛,先让我看会儿电视!”星期六上午:“妈妈,我约了小伙伴到公园玩,作业中午回来我会做的。”星期六中午:“玩了一上午,好累啊,让我先好好休息一下再说。作业就这么几样肯定完成得了。星期六晚上:“小阳约了我在网上进行洛克王国大战,想想就兴奋,作业嘛,明天再找时间做吧!转眼到了星期天中午:“怎么都十一点了,都怪昨天游戏玩得太晚,睡得太迟了,还是没有精神,作业过会儿再做,争取天黑之前把它完成。”星期天晚上:“数学题怎么这么难?周记没有灵感啊?明天就要上学了,完成不了怎么办?不管了,我就随便写一些内容上去应付吧。”3、讨论:导致小雨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的原因时什么?4、分析:“习惯拖拉”这是学习时间最大的偷窃者,小雨同学的这个周末就是典型的“时间拖延”的例子。许多同学都因无法克服像小雨那样的做事拖拉的恶习,特别在考试前,习惯于临时抱佛脚,甚至是加班加点,但取得的学习效果却不佳。5、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小雨这样的拖拉的心理,谈谈自己的想法。6、出示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逐渐改变拖拉的恶习,今日事今日毕,才能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五、你争我辩,如何劳逸结合(8分钟)1、举行小小辩论赛,感悟学习时间分配过程中的“劳逸结合”。古往今来,凡是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善于利用时间,不断挤时间出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人。那么,做时间的主人,是不是意味着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时间的利用率越高,学习效率就越高呢?2、学生从正反两方进行站队,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或其他看到听到的故事来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3、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将一天中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花在学习上才是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应该合理地分配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六、你行我动,重新制定时间表(5分钟)1、怎么样的作息时间安排是科学合理的,怎么样的学习时间的安排是规律高效的呢?我们不妨去听听专家的建议。2、出示合理安排时间小建议:(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3、根据这节课我们同学的意见和上面专家给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让我们重新为自己制定一张一天的时间表,并按照计划表认真地去完成。4、据科学家研究证实,一件行为连续重复21次即可成为习惯(一般也以三十天为准),成为习惯即可成为自然,直至终生。所以,同学们,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通过我们重新制定的我的学习时间表,大家能够牢牢地将时间拽在自己的手中,成为真真正正的时间的主人,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天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结束语: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与好习惯相伴终生。活动反思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遵从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归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一起探讨学生在学习时间利用、安排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各个环节的安排还是相当紧凑,但并没有充分地展开交流和探讨,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导入环节通过撕纸游戏,前后两张纸鲜明的对比,学生意识到了一个人一生中真正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如何利用它们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决定性作用,不仅揭示了活动的主题,还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个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从游戏结果中受到的震撼也不小。接着通过课前完成的我的学习时间表,在学生理解学习时间和学习时间利用率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表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率及可能导致学习时间利用率不高的原因,让学生对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有初步的认识。在对自己的症结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为自己把把脉,寻找治病的药方,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归到学生中去。因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自我反思并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所以在辅导之初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不仅仅成为时间的主人,也成为这堂课的真正主人。然后,教师通过接近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小雨的周末,对学生在学习时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拖拉”心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通过案例延及自身,不仅能够正视自己同样存在的这种“拖拉”心理,而且乐于与大家分享这种心理,并想办法去克服它,这一环节的设置可谓水到渠成。此外,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也是提高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关于如何劳逸结合我又设置了一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取的是辩论赛的形式,辩题是:是不是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呢?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驳斥了这一观点,并从中感悟到劳逸结合对于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最后我出示一些比较专业的学生一天时间安排的建议,希望通过比较科学的说法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我以让学生重新调整课前制作的时间表的形式对这堂课的效果进行检验,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