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冬学竞赛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3919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2冬学竞赛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必修2冬学竞赛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必修2冬学竞赛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冬学竞赛试题(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羁绊(j) 夙兴夜寐(s) 癸丑(ku) 游目骋怀(chng)B.不遑(hung) 其黄而陨(yn) 禊事(x) 将子无怒(jing)C.溘死(k) 葳蕤生光(lu) 一契(qi) 淇水汤汤(shng)D.激湍(tun) 对酒当歌(dng) 拾掇(du) 流觞曲水(sh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重章迭句 伶牙俐齿 无与士耽 垝桓B.鸠占雀巢 信誓旦旦 自我徂尔 总角C.白头偕老 甘之如饴 投桃报李 彭殇D.靡使归聘 坚如槃石 崇山峻岭 会稽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 中国女队争夺全能金牌的重任完全压在姚金男一人身上,她却没能_好自己的情绪,以致出现了失误。(2)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幅户外显示屏上播放着中国先哲孔子的水墨动画形象,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_。(3) 春运客运量大幅增长,_铁路部门采取了开通新线、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_仍然未能解决运力紧张的问题。A.调节 交会 尽管但 B.调控 交汇 尽管但C.调控 交汇 即使也 D.调节 交会 即使也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C.入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政府既要继续增强居民财富积累能力,更要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B.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方代表解振华希望各国将强烈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推动谈判进程。C.当时村里的长住人口是380人居住生活在这里,这几年,年轻人都带着孩子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了三十几个老人。D.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6.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举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B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C所谓市场道德,就是在市场交往关系中道德规范和道德的总和,包括两个方面:即市场关系道德和市场主体道德。D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当其欣于所遇B步余马于兰皋兮 亦自缢于庭树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8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悟言一室之内箱帘六七十匪来贸丝屈心而抑志兮小人所腓契阔谈讌蒲苇纫如丝渐车帏裳彼尔维何偭规矩而改错A、 B、 C、 D、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列坐其次感慨系之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A B C 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夙兴夜寐天下归心死生亦大矣乌鹊南飞二三其德自名为罗敷哀民生之多艰足以荣汝身齐彭殇为妄作群贤毕至A/ B/C/ D. / 1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译文)原先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来即我谋(就) 始适还家门(出嫁) 彼路斯何(道路) 苟余情其信芳(确实)B多谢后世人(告诉) 人之相与(交好) 山不厌高(满足) 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C留待作遗施(赠送) 修短随化(变化) 以之兴怀(发生,引起) 体无咎言(灾祸)D终期于尽(日期) 其致一也(情趣) 女也不爽(过错) 靡使归聘(问)13.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长叹空房中亦将有感于斯文不吾知其亦已兮死生亦大矣亦自缢于庭树鸡鸣桑树颠秋以为期为仲卿母所遣何言复来还A. / B. /C. / D.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每小题2分)武昌九曲事记苏辙 子瞻迁干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佯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日:“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bi) 陁(tu):山冈。褰(qin)裳:提起衣服。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杖策载酒 策:拐杖 B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 适:到 C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胜:美景 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易:轻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携徜徉而上 謇朝谇而夕替 B不可加以斤斧 以尔车来 C. 子瞻每至其下 录其所述 D为之怅然移日 为诗云尔16下面全都表现苏轼“意适而乐”的一项是(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A. B C D.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附近的独特环境,为后面写重建九曲亭作铺垫。B. 第二段写重建九曲亭有不少困难,所幸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了条件,九曲亭得以重新建成,苏轼因此感到“最乐”。C第三段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叙述中穿插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贬谪后抑郁感伤的情绪。三、(18分)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0分)(1)不见复关, 。(诗经氓)(2)今我来思, 。(采薇 ) (3) ,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4)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5)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6)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7)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1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锦薛莹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1)试分析“寒”“微”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2)诗中第三句的“忧”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四、文学作品阅读(18分)青岛的树苏雪林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鸟,也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Q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禝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束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林两林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也思而生畏。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波鲁瓦、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为的是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以嫩青、浅碧、鵝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綉线坊的货样按层次排列下来。这样才可用一枝画笔摄取湖光的渑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阳、风晨月夕光线的变幻。大自然的“美”是无尽藏的,我们想替她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倚靠树上。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清香,籁籁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篆烟,袅然上升寥廓而游于无垠之境。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的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说有几林树,也是黄萎葳蕤,索无生意,所以我曾在鸽儿通信里大发“故国乔木”之叹声。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青字,从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您错了。”周先生笑着说,“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一个真正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毛之地。从前的青岛,都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德国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去了乱石,从别处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林。土壌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真的变成青岛了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陳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这是哪里说起的话!(选自苏雪林散文选集,有删改)20. 文章题为“青岛的树”,本应着力写青岛的树,但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林?(4分)21. 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c(4分)(1)叫你眼晴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2分)(2)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2分)22. 青岛的树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予以概括。(4分)23. 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复杂的,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分析。(6分)五、作文(50分)24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意思,展开联想,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以记叙为主,兼以适当的议论和抒情,800字左右。(50分)人生似大海中不安定的航行,有风暴也有波涛;人生似激烈的战斗,有胜利的欣慰,也有失败的痛苦。人是多么需要这航行与战斗的考验啊!高一语文冬学竞赛答题卡一、二选择题(3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三、(18分)18(10分)(1) (2) (3) (4) (5) (6) (7) 19(1)(4分) (2)(4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18分)20(4分) 21(1)(2分) (2)(2分) 22(4分) 23(6分) 四、作文(50分)700高一冬学竞赛试题答案1、D (A.“癸”应读gu;B.“将”应读qing;C.“蕤”应读ru)2、C(A.迭叠,桓垣;B.雀鹊;D.槃磐)3、B(调节:从数量和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控:调节控制。交会:会和,相交。交汇:聚集到一起。即使,连词,表假设的让步。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有“但是”等转折连词反接上文。)4、B(根深蒂固: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A.情不自禁:禁,抑制;忍住。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应该为“不由自主”。C.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此处本应表达“地位十分突出”之意,而“泾渭分明”比喻是非、好坏分明,界限清楚。D.此处本应表达“接二连三” 之意,而“拔出萝卜带出泥”却是“比喻事情办得不圆满,引起别的麻烦;也常用来比喻发现一个问题,而带出来其他问题。”)5、D(A、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书名号去掉;B、整句是陈述语气,句中的两个“?”改为“,”;C、去掉“:”,因为前后为解说关系。)6、B(A、成分残缺,“增加”前应加“进行”;C、句式杂糅,应去掉“居住生活在这里”;D、表意不明,是美国独自解决核伊朗问题呢,还是和俄罗斯一起解决伊朗核问题?)7B(A.他的,你;B.在;C.没有人,通“暮”;D.用,无义。)8D(悟晤帘奁匪非讌宴纫韧尔错措)9C(至于古:到;今:另提一事其次古:它(曲水)的旁边;今:第二,次要的地位交通古:交错相通;今:运输邮电事业总称穷困古:走投无路,今:经济困难;可怜古:可爱;今:值得怜悯。)10.A(夙、夜:名状南:名状/归:使动二三:数使动荣:形使动/大:形名贤:形名/名:名动/哀:形为动/齐:形意动)11.B(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12.B(A.路:高大的战车;C.化:自然;D.期:至、及。)13.A(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14D(易:交换)I5.B(均为“用”A表修饰/表转折,却 C它的他们 D因为作)16.C(句不属于。)17D(并非以乐景写哀情,也并非抒发谪贬后抑郁感伤的情绪,而是表现旷达超然的心境。)18.(1)泣涕涟涟(2)雨雪霏霏(3)民生各有所乐兮(4)羁鸟恋旧林(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6)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7)齐彭殇为妄作 亦犹今之视昔19(1)夜深天寒,织作不息,以致精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和无奈。(2)织女“忧”的是所织之锦“不称舞人衣”,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对奢糜生活的不满。(织女“忧”而非诗人“忧”)20.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2分),烘托(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的惊喜。(2分)21.(1)运用排比句,由视觉写到嗅觉,再到感受(1分),突出了青岛的树茂密繁盛以及它所带给作者的那种感受与惊喜(1分)。(2)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菩提林的幽雅(1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宁静(1分)。22.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遮天盖地)(2分),多人工栽植(1分),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灵)(1分)。23.在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作者内心情感矛盾而复杂:(2分)痛恨德国人的入侵,却又偏偏喜爱入侵者所植的树木。情感矛盾(2分)。入侵者炸山植树,我们有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痛惜而无语(2分)。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竞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入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串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暂且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