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3881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来源、背景分析及研究意义本课题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出来的。关于德育课程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受到重视的。特别是在国内,从事该内容研究的单位及个人较多,近10年来,引起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基础教育发达地区学校、科研机构的关注,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德育研究从德育理论到德育实践均能有所突破,探索并构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谐德育新模式,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自我做人能力,完善学生品德,升华学生人格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国外的许多工作国家也特别重视德育教育。 美国、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内容方面,从整体上看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被尊为美国的“官方哲学”,因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也是“个人主义”为第一的;英国和德国一样,学校德育或者说是宗教德育相当稳固,但没有专门的道德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是在其他学科或活动中有些德育渗透;日本学校的德育渗透及培养方式和方法异常丰富,大量地引进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并融会于各学科中,形成崭新的个性教育。古代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是置于首位的,必须突出德育的地位。发展和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能促进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学生的终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科学地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关系是关键,武装教师更多的德育知识和方式。但是,为顺应科技的发展,学生要掌握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势必占据学生更多时间,而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势在必行。二、研究目的、理念及策略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研究的理论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以德治国”方针,在教育领域贯彻这一治国方略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以德育人,这是构建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立足点。以德治校,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将德育落实到学校各科教学中。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德育教育又是一个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的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因为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2研究的实践价值: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方面的偏颇,学校和教师屈从于升学压力,教师在观念方面和理论与实践、评价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所以有必要深入的探索更好的方法,让德育真正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本课题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宗旨,在以新课程改革和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动力,以古今中外的德育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途径,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教学中,并配合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融合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从而形成浓厚的德育教育环境与氛围,使德育的价值在教学改革中起到核心作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总目标:我校提出创新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总目标是为了找到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渗透点,构建启发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让各学科教师抓住本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如何做人,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学习国内外德育的先进理论,界定所研究课题的内涵结构,明确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使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为唤醒学生良知的有效手段,并充实教师的德育情怀。以人本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法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意识为着手点,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终目的,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基础。对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和改良,探索总结出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德育渗透理论与实践的实施细则和系列课例,并具有一定延续性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四、课题研究范围及内容:1)做好现状调查研究,真实的总结现阶段的小学生德育品质,撰写好调查报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和保障。2)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订德育渗透实施计划。3)边实验,边总结,写出有操作意义的反思、案例、随笔、经验论文。整理出版校刊。4)开展创新德育互动实践活动。教研课、公开课、竞赛课等优质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味!5)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共育平台,教师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6)把成熟的经验形成十二五科研文集,向各级教育出版单位推荐。7)写好十二五结题报告。五、研究方法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师生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其起到的作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德育教育资料、案例、及名人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行动研究法:以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行动为研究主体,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行为。个案研究法:以典型的课题研究模式为依托,以创新的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学科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假设,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六、课题研究的对像:全体小学生。七、课题研究步骤、内容与成果本课题我们要用五提时间来完成(一)准备阶段(201137)组建课题组、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定实验计划,全镇师生问卷调查,写出开题报告。制定出可行性科研课题计划,写出十二五开题报告,是本阶段的成果。(二)实验阶段(2011820147)三年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实验。其中(2011820127)为实验初期。做以下工作:实验教师培训、招开课题论证会、实验教师课题计划论谈、创新德育渗透教研课展示、教学开放日、家长会、阶段实验汇报。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和实验教师的阶段性汇报来检验本阶段的科研成果。(课堂教学模式)(2012820137)为实验阶段。 教师再次培训、修改课题计划、课堂教学研讨、师生问卷调查、实验阶段性总结。以成型创新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模式实录为科研成果的依据。(2013820147)为深入实验阶段。教师继续培训、课堂教学竞赛,征集论文,阶段性实验工作总结。以理论性成果为史料。如论文、案例、随笔、反思。(三)准备结题阶段。(2014820157)师生问卷调查、课题总结、收集论文、出版课题专集校刊、写出结题报告,准备结题。收集整理十二五科研成果完成结题报告是本次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项成果。九、课题组组织成员分工表课题职务姓 名工作单位职务研究领域职 称签 名组长辛红霞新城中心校校长理论研究中高辛红霞副组长张德山新城中心校主任理论实践小高张德山研究成员张亚萍新城中心校科研主任理论实践中高张亚萍小组长谭海燕新城中心小学副主任理论实践小高谭海燕成员高淑云明德学校校长(小组长)理念研究中高高淑云成员王晶波中伏学校教师(小组长)实践活动小一王晶波十、关于经费的使用情况1科研期刊每校都能如数订阅。2教师校内外培训积极参加并保证经费供给。3大型活动按时举行,保证活动费用专款专用。4科研工具书,活动备品准时发放。5如期顺利圆满完成课题研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