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五大误区.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2999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命题五大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命题五大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命题五大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命题五大误区潘新和写作水平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考作文是评价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方式与途径,然而,现在的高考作文,竟然是伪写作:得高分的未必是写作高手,写作高手未必得高分。难怪作家王蒙说“我要是考作文,都能交白卷”1。如果考的是真写作,能至于此吗?随着高考语文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分值的增加,作文的权重势必大幅提升,改变伪写作命题观已然迫在眉睫。伪写作命题观有以下五大误区,亦即五大弊害。正视这五大弊害,回归真写作,才能做到语文考试基本的公平、公正。一、伪文体:写的是假文章高考作文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而所谓的记叙文、议论文并非真文体。即便说文体不限,文体也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还要求写得中规中矩,即符合教材的文体写作要素、模式。记叙文,得“六要素”俱备;议论文,得“三要素”俱备。实际上,这两种文体与真写作中哪一种体式都无关。记叙文不能写成小说、叙事抒情散文、传记、报告文学等,不能虚构、想象、幻想。议论文不能写成思想随笔、议论散文、杂文、评论、论文等,只能证明、立论,不能证伪、驳论。写的是伪文体,自然就是伪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是虚拟的教学体式,最初类似于表达方式。陈望道先生作文法讲义说得很清楚,这是“作文法的分类法,不是文章作品上的分类法”2。后来夏丏尊、叶圣陶在初中国文教本国文百八课中,将文章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将其归为记叙文、论说文两种,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这种分类都不过是大概的说法,指明文章有这几种性质而已。实际上一篇普通的文章往往含有两种以上的性质,或者在记述之外兼有叙述、说明的分子,或者在叙述之外兼有记述、议论的分子,全篇纯是一种性质的文章不能说没有,可是很少见。3可见,他们也是认为这几类不是真文体,而是“几种性质”,就是表达方式。后来不知怎么以讹传讹,变成了文体,而且变成了“真文体”。报刊中的文章,从没有叫作记叙文、议论文的。只有这些真文体:叙事(写人)体式小说、报告文学、叙事散文、消息、通讯、特写、传记、游记等,抒情体式抒情散文、抒情诗,说明体式科普小品、解说词、导游词、说明书、报告书、诊断书等,论辨体式随笔、杂文、议论散文、评论、论文等。所谓的记叙文、议论文在真写作中是不存在的。明明是虚拟的伪文体,却从不告诉学生这些只是教练体式;更不应该的是,经过伪文体写作训练之后,并没有进入真文体写作。学生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始终误以为这就是真文体、真写作。有些学生直到大学才恍然大悟,原来记叙文与小说、新闻不是一回事,议论文与杂文、评论、论文大相径庭。这才明白自认为写得好的记叙文、议论文,没有什么报刊愿意发表。想改弦易辙学写真文体,已错过了最佳时期,而且想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文体思维模式是很不容易的。教练文体,如果作为写作入门的过渡体式也许未尝不可,但是这只能限于学生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当他们有了初步的写作能力之后,就必须与真文体写作衔接起来,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强化学生的写作意愿。写了十几年的教练文体,不知道这么写是为何,写作劲头也就没了。学生原发的言语冲动、写作兴致,于是慢慢被消磨殆尽。教练文体写作只能是手段,真文体写作才是目的。现在的情况却是,手段变成了目的,以假为真,伪文体写作成为学生写作的全部,直接把伪文体作为高考文体,一直写到高中毕业。这种伪文体观一旦形成,其负效应是长远的。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三要素”的论证思维,会带给学生一系列后遗症,极具破坏性、可持续负发展性。例如,无须长时间地搜集、占有材料,无须自己确立选题,立意的随意性、扈从性,论点的陈旧性、抽象性,论据的碎片化、虚假化、雷同化,思维的立论性(不驳论)、证明性(不证伪),等等。特别是“论点+论据=论证”这种证明模式,即寻找与论点一致的材料(排除不一致的材料)证明论点,这种以偏概全、绝对化的认知方法,危害远超出议论文写作的范畴,可能造成学生偏执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二、伪材料:供的是假材料近年高考作文试题一律是供料作文,所供的材料,并非是真写作“立意”所应凭依的材料,因此称其“伪材料”。供料作文所“供”之“料”,对学生写作材料观形成了严重误导。真写作的材料工作,首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有相关资料。唯此,才有发言权,才能正确地选题、立意、说理。供料作文的材料,完全不符合这个要求。限于作文题的篇幅,所供之“料”只有寥寥数言,顶多三五百字,大都是从书本、报刊上摘抄的,从整体材料中断章取义的片段,根本没有全面性可言。这样的材料难以形成正确、深刻的观点,养成的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法。真写作要求占有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客观的,然而,供料作文的材料,大多是寓言、故事、随笔等,不少是七拼八凑、道听途说、瞎编乱造的,随便什么都可以作为学生立论的凭据、观点的论据。如此视写作如游戏的态度是极不严肃的。在信手拈来、不加甄别的材料基础上立论、推理,养成的自然是信口开河的习惯。作文题中所有材料的引用都没有注明出处,既违背了学术规范,又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这也间接反映了命题者本身学术规范意识淡薄。教师写的文章,引用他人成果不标明出处的情况,在当下司空见惯。难道这种极不负责的写作态度还要借助高考作文题传授给万千学子吗?建议今后作文题的材料,一律要注明出处。对学生材料观的误导,不容小觑。学生会以为写作无须凭借长期、艰苦的资料搜集,无须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的思考,无须大量读书,无须踏踏实实做学问。随便抓一点什么,就可以轻率地说三道四。既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也不必凭证据说话,不必遵循“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一立论的基本准则。错误的材料观,是写作、思维的大敌,会养成生活、工作中不尊重客观实际胡言乱语的坏品性。三、伪立意:立的是他人意在写作中,立意是关键,“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生命,也是作者思想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要是失去作为灵魂、生命之“意”,还是真写作吗?然而,在供料作文的命题中,学生是没有立意自由的。由于“被供料”,因而“被立意”。他们所能做的顶多是“猜意”“选意”。就是猜测材料的含“意”,或在若干个“意”中,选取一个主“意”,或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意”。这就是伪立意。表面上看好像是考生自主立意,实际上立的是命题者预设之“意”。所谓供料作文,可以说就是“命意”作文。学生作文之“意”,是命题者预设好的。材料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学生该立什么意。学生能立之意,都被限定死了,如果想真正自主立意,便意味着偏离题意。离题等于自杀,谁敢?作文题中所谓的自主立意,确切地说,应是“自主选意”。供料的目的,说穿了就是为了限制“自主”。因此,供料作文题是否是合适的考试题型,需要商榷。笔者以为,较合适的题型当是非命意的“问题”题型。如:“就孔子学而优则仕观谈谈你自己的见解。”“你怎么看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你对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如何解读?”“你对竞技体育(或奥运会的商业化)持何观点?”“问题”题型既无话题题型的大而无当,又无供料题型的“被立意”之嫌,且逼迫学生立自己之“意”。学生“被立意”,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能,只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言语人格的核心诉求,遭到了压抑、异化。很久以来,在应试作文中,学生就已经明白不能说自己的话了。当问及学生作文是否说假话时,他们异口同声、轻松而真诚地回答:要看情况,如果是考试,是绝不能说真话的。作文之所以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与高考作文命题的错误导向有很大关系。 四、伪表达:写的是无理文应付高考作文的写作模式教学,是教师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记叙文有记叙文模式,议论文有议论文模式。什么模式可以拿高分,教师就一哄而上教学生什么模式。因此,每年高考作文状元卷都被教师奉若至宝,精心研究,以窥测评价的风向。就拿议论文来说吧。有“引、议、联、结”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其内核都是议论文三要素,是讲求片面立论的论证模式。以为论证就是说理,论证方法可以包打天下。殊不知,论证以论据证明论点不论是例证还是引证,都是什么也“证明”不了的。论证是不讲理的,这种“伪说理”,不以理服人,自然是伪写作。所谓论证,不论是事实论证还是理论论证,都只说“是这样”,而不说“为什么”是这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是不讲理的。例如,论证“诚信为本”这个论点,找来一堆事例或理论,通过正反论证:有人讲诚信,所以事业蒸蒸日上;有人不讲诚信,所以众叛亲离,结论是“然”要以诚信为本,至于“所以然”为什么要以诚信为本,则只字不提。所谓论证,就是证明。其实论点是难以用论据证明的,不论有多少事实或理论。论证最基本的方法是例证法、引用法,前者源于归纳法,后者源于演绎法。归纳法、演绎法在推理上有极大局限性。先说归纳法。有效归纳,必须是完全归纳,而完全归纳一般是做不到的,不要说议论文中做不到,世人都难以做到。归纳法的运用,大都是简单枚举,即不完全归纳,未能穷尽对象,结论自然靠不住。更不用说归纳法的简化版例证法了,举几个例子事实论据,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能勉强“说明”点什么。将例证法改为例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演绎法就更不靠谱。演绎的大前提,就是归纳的结论。如果(不完全)归纳靠不住,得出的结论,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如何靠得住呢?更何况,演绎法的简化版引用法,引用某些名言、警句、格言等作为大前提,即理论论据,如“知识就是力量”“无信不立”“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多是片面夸大其词,连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都比不上,没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言,经不起验证、证伪。议论文,也称为说理文。讲道理是其特性。不讲道理,论点怎能立得起来,怎能让读者信服、信从呢?养成了不讲道理、主观臆断的习惯,就无法正确、深入地认知事物,也就无法与人良性沟通、互动。大家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何能达成相互间的交流、理解、信任?五、伪评价:评的是无魂文上述作文命题观念、方法的错误,势必造成作文的伪评价。论点是命题者提供的,是现成的、他人的,抽象、片面的,以至错误的。这样的文章按理说没有任何价值,根本就无从评价、无须评价,然而,这些无魂之文,只要合乎模式、妙笔生花,就有可能被评为满分卷。这样的作文评价是没有信度可言的。论点(主体)是否有作者的独特发现,是否有新意,这是作文的生命,是作文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如果文章没有新意,没有思想,就没有写作的必要。在三要素论证模式下,只要有一个明确的论点,有相应的事实论据、理论论据的“证明”,论据堆砌得越多,就会被认为是论证充分、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是好文章。殊不知,这可能恰恰是极差的文章。绝大多数高分、满分作文,就是按照这种论证模式写出来的。言之无物、华而不实,成了师生追求的目标。真正的好文章,运用的不是单一的论证模式,而是辩证的分析模式,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事物的概念、矛盾、原因、条件、差异、过程等,进行立论、说理。经过辩证分析,往往便带有“驳论性”。分析出的观点,往往与命题者提供的观点相抵触,如此,考生就得冒极大的离题风险。在评价中,有自己新观点的好文章被打低分是正常的,被打高分反而不正常。哪怕教师明明觉得是好文章,但碍于可能有违题意,而拿不定主意,于是宁低勿高,打保险分,未能做出正确评价。为了安全起见,教师宁愿学生当人云亦云的傻瓜,绝不鼓励他们大胆表明自己的见解。相反,他们会不断提醒学生要好好审题,题目说什么,就照着说什么,千万不要标新立异。这就大大压抑了思想自由、论点创新。我们一直在抱怨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不能说与高考作文对学生思想创造力的长期抑制无关。供料作文的“命意”“三要素”“论证模式”等,是围剿学生写作创造力的共犯。连考作文都缺乏公平性,高考语文的公平性就更令人担忧。只有在真写作中显示出来的能力,才是真语文能力。因此,如何在高考作文命题观上回归真写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高考作文考几篇,什么体式,如何配置,怎么命题,怎么评价,如何唤起学生强烈的言语表现动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写作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畅适地进入真写作,发挥真水平,这些都要有正确的观念和思路。【参考文献】1王蒙:我要是考作文,都能交白卷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70709/n250959158.shtml,2007-7-92陈望道作文法讲义M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43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M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