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五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1266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五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五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五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1、第一阶段(建国初至1956年):基本特征: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的。1949,“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1, “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新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1954, “中学教育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成员。”2、第二阶段(1957-1966):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1957,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第三阶段(文革期间):实际操作背离既定要求。仍沿用毛泽东57年的提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已背离了这一要求,把劳动者片面理解为体力劳动者,而大肆地对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进行批判。轰轰烈烈地开展“学工、学农、学大寨”,“劳动下乡”。4、第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1981,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纠正1982,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1985,“四有”新人,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1986,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199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一)新时期的要求和问题新时期的要求问题创造精神会答不会问实践能力会说不会做(会考试)开放思维会找标准答案不会发散会竞争不会合作崇高理想有崇高理想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创新应让学生“会问”1、没有人怀疑教师提问在教学中的价值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另一半让学生“会问”。2、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开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代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问题。3、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归宿在学生初步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的、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4、教师要能够启思、设疑,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思考和讨论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1、最大的误区:关注今天的成绩,追求未来的快乐(孩子今天不快乐,也失却了创造未来的幸福和快乐的能力)2、对策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关注今天的快乐,发展明天的能力(二)落实教育目的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标):一般具体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诸育并举,相互贯通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均衡发展?4、全面发展和职业定向:关于职业定向目标中国、日本小学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培养衣食住行和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解和掌握基础技能初中简单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分工和择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将来从事职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劳动态度和选择出路的能力高中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职业观念,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一般文化素养,掌握专门的技能观点:1、从字面的表述看,两国都有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但要求不一样,起点也不一样,培养方法也不同。2、日本比较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专门的技能的训练,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各种的职业。我国的学生(包括农村的孩子不是生活所迫极少参加各种生活和生产劳动)。3、虽然生活中缺乏职业教育的内容,但是,家长和学生却有“过早职业定向”的倾向,集中表现在“早教”和“选择高考志愿”方面。(三)教育目的的实现素质教育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2、树立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3、正视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价值观培养尖子 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设置课程,重智育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法授之以鱼(讲授)授之以渔(启发诱导)教育评价学生考分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教师考分、升学率教书育人整体效果(师生关系、学生发展)4、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