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余晓波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展示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0133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余晓波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展示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评余晓波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展示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评余晓波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展示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余晓波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展示课李普权我观了你的课,让我看到了董家镇小学语文课改的希望,为我们的课改深入推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课改达人课堂展示效果非凡,让我深受感动。一是语用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文本阅读和理解之中,让孩子感受到语文双基的训练贴近生活,乐中得学,解决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枯燥与泛味;二是你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目标,方法得当,时间控制恰到好处,孩子的学习得到实效,学得快乐,基本体现了高效快乐学习的核心;三是你的语文“家族味”比上节课更浓厚了,课堂中的读书声凸显出来了,以读带思,以读悟情,以读练基。四是通过学生表演,对比体验“流畅”和“磕磕绊绊”两个词,从而达到学习文本的目的;五是通过仿写“流畅”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六是通过名人故事拓展,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我听了你的课后,我认为你的课给我留下了几点遗憾,还值得商榷,也算是美中不足吧。比如,本课题目是触摸春天,主人翁是一位盲童安静,描写的是安静在花丛中用手准确拢住一只蝴蝶而感受春光一事。在教学中为什么不直接“破题”呢?为什么叫“触摸春光”呢?可否从“触摸”一词着手,让孩子们理解主人翁盲童安静准确拢住一只蝴蝶用心灵感受春光,从而理解“触摸”一词呢?又如,盲童安静为什么会在花丛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虽然你采用了两个孩子模拟了盲童和正常孩子的行走,但从根本上没有解决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其实,进一步挖掘教材,在第二自然段里“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已经告诉我们了,为何不引导孩子们去阅读第二自然段来解决?基于上面的美中不足,建议你在第三次上课时,在策略上作如下的调整:1、师:春天是美好的,人人都向往的,是我们通过眼睛来感受到的。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成“触摸春天”呢?你能从文本中找出触摸春天的句子,进一步理解文本吗?(这段话立即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是啊,为什么是触摸春天呢?为什么不写成“感受”春天呢?)生:孩子们通过小组内展开独学、对学、群学,深入研究“触摸”的内涵。生:孩子们在小组交流展示和学习成果汇报中,找到了答案。由于盲童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所以她对环境非常熟悉,所以“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悄然合拢”手指,“拢住了那只蝴蝶”,蝴蝶在“扑腾”,安静充满了“惊讶”,她用“全新的经历”“体验”春天,“感受着春光”,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蝴蝶飞走时划过的“一条美丽的弧线”,理解“飞翔的概念”。因为只有春天才有这美丽的蝴蝶,盲童安静通过触摸蝴蝶的“扑腾”、“飞翔”,以她全新的经历去感受到了这美好的春光,所以,对于盲童女安静来说,“触摸”一词用得很妙,很得体,换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表达对盲童女的春天感受。(孩子们通过交流、展示、质疑,终于解决了老师在引题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同时抓住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字词句的阅读和理解,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语用”能力)2、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抛出问题:安静她为什么会在花丛中穿梭时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呢?你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吗?然后小组讨论,待两三分钟之后,抽小组汇报,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习文本,前后联系,原来是在第二自然段里“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已经告诉我们了,从而学习词语“流连”,是“依恋不舍”、具有“连续、反复”之意,正因为是这样,对环境非常熟悉,虽然眼不能见,但已熟记于心,所以她“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在议课中,还对其他问题进行了再设计。或者是:师:安静她为什么会在花丛中穿梭时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呢?你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吗?让学生独立学习。个人汇报(强调:这里一定不要“合作学习”了)教师引导:在第二自然段里“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已经告诉我们了,从而学习词语“流连”,是“依恋不舍”、具有“连续、反复”之意,正因为是这样,对环境非常熟悉,虽然眼不能见,但已熟记于心,所以她“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师:同学们,我们来结合生活情景来“表演性的解释”,闭上眼晴,伸出双手感觉“流连”(强调:这时候是绝不会出现课堂上的“拘谨”、“胆怯”样子的)。师:再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你手中感受到什么?余老师,这是课改达人课堂展示“一课三轮”活动,如果在第三次上这课时,建议你结合你自己的思考,进一步调整你的教学思路,从“触摸”着手,理解全文,突破双基,解决语用,其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高效。总之,你的课是一节丰实的课,是一节实在的课,你教得快乐,孩子们学得快乐,从中看出了你的专业得到了很大地提升。祝你更加成熟,更加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