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之四.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747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之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之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之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学海乐苑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训练试题(四)命题人: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郭建设第卷 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疏浚 逡巡 唆使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B. 侠士 脸颊 海峡 狭路相逢 汗流浃背 C. 供给 烘托 哄骗 山洪暴发 垂拱而治 D. 浪涛 狼藉 酝酿 书声琅琅 豁然开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讴歌 气慨 色厉内荏 投笔从戎 B嘉宾 贬值 过犹不及 相辅相成 C蜇居 商榷 仗义疏才 优柔寡断 D曝光 坐落 利令智昏 磬竹难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吃了亏还以为占了便宜。 B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C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是这种态度了。 D演讲报告中,他的话微言大义,使听众频频点头,颇受启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量锐减。 B正如“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一样,自从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以来,东北这块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C他虽然是电子专业的高材生,但这次也没看懂电脑屏幕上那条显示错误的命令。 D杭州西泠胜迹不同凡响,不说别的,只举1919年著名学者康有为所题“湖山最胜”石刻,可知它是杭州景点中的一颗明珠。5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 )“菜篮子”反映市场,反映供应。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上街,也能买到菜。“菜篮子”反映改革,反映物价。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上街,也能买到菜。在服装工厂里,男女工人使用同样的机器,缝制同样的衣服,干同样多的活,可是当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女工们从老板那儿领到10元工资,但男工们得到的却是18元。在服装工厂里,男女工人使用同样的机器,缝制同样的衣服,干同样多的活,可是当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18元工资,而女工所得的却只有10元。A B C D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众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都曾在这里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叠叠的殿字楼阁,气象非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的风物,最能使那些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 也可能是它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包括“小乔初嫁了”在内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询问当地百姓知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竞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莫可能更加增添诱惑。一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秋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 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6对“王安石深感寂寞”一句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因百姓对历史人物的无知感到非常失望。B曾建赫赫功业的周瑜尚且湮没无闻,初来此地做官的王安石增添了失落感。C王安石追思古人,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现象感慨万端。D王安石觉得自己功业无成,深感老来孤独。7以下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天柱山即古之南岳,它与后来称为南岳的衡山不是同一个地方。B天柱山自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有可能成为高品位文人的精神皈依点。C天柱山那层层叠叠的殿字楼阁,一直是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D游天柱山而对乔氏姐妹发生兴趣的,不过是一般文人。8对上面的文字综合分析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 )A汉武帝、司马迁、李白、苏东坡等看重天柱山,是因其宗教气氛和历史魅力。B天柱山确有使文学艺术家获得“解脱”、受到吸引的人文景观。C文学家们的悟性和追求,往往使他们并不重视自然景观的好坏。D文学家们对山水景观喜爱与否,原因各不相同,难以历数。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一12题。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梁为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梁武帝尝谓庾肩吾曰:“卿是文学之士,吏事非卿所长,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其见知如此。侯景之乱,不害从简文入台。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景兵士皆羌、胡杂种,冲突左右,甚不逊,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搞侍侧不动。及简文为景所幽。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之。不害供侍益谨。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简文曰:“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因将家属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于别所督战,失母所在。于时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壑。不害行哭道路,远近寻求,无所不至,遇见死人沟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阅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尸。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辄气绝,行路无不为之流涕。即于江陵权殡,与王褒、庾信俱入长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节选自陈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父忧过礼 忧:(父亲的)丧事B仕梁廷尉平 仕:做官C因将家属西上 将:将要D号泣不辍声 辍:停止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BAABA 多见纳用 不害从简文入台 君幸于赵王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DBACBA 士大夫以笃行称之 行路无不为之流涕皆以美于徐公 粪土当年万户侯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不害)性至孝”的一组是( ) 居父忧过礼 勤剧无所不至 其见知如此 不害供侍益谨 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 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辄气绝 A B C D 12下列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殷不害之所以深得梁武帝的赏识,是因为他长于政事。 B殷不害是简文帝的心腹,当简文帝被侯景囚禁的时候,他得以和简文帝朝夕相处,侍奉简文帝更加恭敬。 C简文帝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吞下了一块土,心里很不高兴,殷不害借用晋文公的经历解梦,从而去除了简文帝的心病。D殷不害有孝行,“居父忧过礼”;老母死于战乱,他历尽艰难,寻得母尸,之后长达七天粒米未沾,悲伤过度,日渐消瘦。第卷(共114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 译文: (2)远近寻求,无所不至。 译文: 14阅读下而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从军行 陈 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绝句,全诗写得十分 (不超过两个字)美。诗中顾“ ”二字,使画面生机勃然从军将士的高昂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跃然纸上。(2分) 答: (2)试析诗中“横笛”“红旗”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在表达效果的积极作用。(4分)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括号内的横线上填朝代(中国作家)、国别(外国作家)、作者名字。如:英、莎土比亚;清、龚自珍。(任选两小题)(4分)(1)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滕文公章句下(2) ,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忧劳可以兴国, 。 ( 、 怜官传序)(4)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 。( 、 西风颂)五、(2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生,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呜,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的跳过来,滑过去;叉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的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关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而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的向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象。在那样的生活里,人属于自然。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笼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祥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宁静。这宁静,事实上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水垮垮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临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浑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是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到近年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太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做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16一般人觉得麻雀外貌丑陋,声音难听,可作者一开篇却把它“轻俏的哨音”写得很美妙,请用最简洁的语言(15字以内)说明作者这样写的原因。(3分) 因为 17作者写鸡啼,写田园生活,着意突出这种生活环境的特点,请用一个词概括出这个特点:(4分?) 18如果说作者描写流泉,流泉的声响表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的话,那么请指出作者描写海潮、海浪所表现的意图(概括不超过8个字)。(4分)表现了一种 19作者在文末抒发了自己热爱大自然,喜爱自然的声音,崇尚田园生活的情感,请说明作者抒发感情所用的方法(说明不超过8个字)。(4分) 20 请概括本文的主旨(概括不超过40字,请注意语意要连贯)。(6分) 。六、( 13分)21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分别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3分) 人们常说, ,我们若能预先作准备那将会避免很多麻烦。但是现在有些人做事没有计划,到最后,往往是 ,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22记者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通讯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阅读此表,归纳出两点结论。(4分) 调查对象 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固定电话 8537 9732 9452 移动电话 1252 3306 9746 Email 1478 5496 9862 书信 317l 3057 2812 23某学校团委准备创办一个以“保护鸟类”为主题的专栏,请你为专栏拟一个题目,并写一段前言。(6分)要求:1题目新颖、形象。 2前言内容紧扣主题,语言得体,不少于50字。题目: (2分)前言:(4分)七、(60分)24题目一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目二 以“直面缺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