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653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简短的 “ 导语 ” 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 “ 综合性学习 ”“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 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 “ 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 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 “ 综合性学习提示 ” ,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最后,在 “ 语文园地 ” 的 “ 口语交际 ” 中,让学生交流在 “ 综合性学习 ” 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 “ 习作 ”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 日积月累 ” 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 “ 展示台 ”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 “ 综合性学习 ” 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67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2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些关联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 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单元课时安排: 孔子拜师 2课时 盘古开天地 2课时 赵州桥 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17、孔子拜师教学内容: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2自制生字词卡片。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2自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三)研读感悟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1)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2)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4. 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2.填写17课写字书上的字、词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朗读感悟1生自由练读。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3师引读。(三)演读感悟1分小组演一演。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五)拓展活动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六)课外实践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课文: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诲、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七)作业布置:填写17课的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盘古开天地 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揭题:18盘古开天地。(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读通课文。a自由练读课文。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研读交流。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四)作业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二)指导写字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成果展示,师生评议。(三)朗读回味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四)练习复述同座练说。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五)课后拓展、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师总结:中华神话故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光灿烂的传统文化,值得去读一读。六作业布置:写词语3遍;填写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9、赵州桥教学内容:赵州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2、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中感悟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赵州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中感悟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 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五)课后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赵州桥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2、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2、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中感悟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二、品读课文 1、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说说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 2、紧扣主线,研读课文。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交流汇报,结合课件,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上下联系,整合课文。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三、拓展活动 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总结课文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给我们留下了如此雄伟的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骄傲。同学们,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你们同样可以为后人留下你们创造的奇迹。作业布置:抄写课文2.3.段一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内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教学重点:朗读全文,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五)课外作业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怒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重点: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准备:课件(“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2、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重点:1、在交谈中中提高语文能力。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口语交际讨论交流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观摩评选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小组之间互相观摩。“代言人”向别的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资料。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集体评议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总结、颁奖课后练习: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材料。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反义词、十二生肖教学目标:1、(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2)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3)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2、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重点: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难点: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课前准备:课件(“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回忆旧知,明其特点。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出示词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词语。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二、读读背背观察与认读。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了解十二生肖。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读读与背背。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作业布置:背诵十二生肖。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读读认认教学目标:1、(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2、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重点:(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难点:(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读读认认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二、展示台学生商议展示方式。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三、布置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