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39603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7 公 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导学过程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 1本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械(xi) 轩(xun) 舆(y) 犀兕(xs) 鼋(yun) 罨(tu)鲋(f) 梓(z) 褊楠(pinn) 多音字:请说之(shu) 长木(zhng) 公输盘(bn) 见我于王(xin)禽滑厘(g)通假字: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合作探究1-12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其学生对他的尊称;后一“子”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起于齐:自鲁国出发。起:起身,出发。夫子:先生,这里公输盘是对墨子的尊称。 何命焉为:(有)什么教导呢?命:教导,告诫。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藉:凭借,依靠。说:同“悦”,高兴,愉快。请献千金: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金:量词,前期秦朝以二十两为一金。义:崇尚仁义 固:本来,从来。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说,陈述,解说。何罪之有:有何罪。这里的“之”字,没有实义。2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探究质疑13-16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见:拜见。 争:同“诤”,直言相劝。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然:(既然)这样。 胡:为什么。 已:停止。见(xin):引见。 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敝舆:破车。 褐:粗布衣服。粱肉:指好饭好菜。 何若:什么样的。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文梓:梓树。长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善哉:好呀。虽然:即使这样。2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精读品析17-22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牒:书板,木札。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机变,巧妙的战术。诎(q):(办法)穷尽。 所以:用来.的方法。寇:入侵。 距:通“拒”抵御。守圉(y):守卫,圉通“御”,抵挡。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文:彩饰。 轩:有篷的车2墨子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东心,子墨子预守备。“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3、谈谈你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顽固、阴险、狡诈。在民间传说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争取楚王宠信,又要标榜自己有“正义感”。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4、课堂小结。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教学后记18 孟子两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主预习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1-2自然段,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围。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这场战争结果怎样?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原因何在?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合作交流3-4自然段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委放弃;去离开。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封疆划定的疆界。 固巩固。 (13)国国防。 (14) 威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15)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下同。 (16)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17)至极点。 (18)畔通“叛”,背叛。 (19)顺 归顺,服从 故所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1)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战争结果如何?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为什么?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3)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5)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探究质疑 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4、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主预习2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三,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1、发:起,指被任用; 2、举:被举用,被选拔; 3、士:狱官;4、苦:使.痛苦; 5、劳:使.劳苦; 6、饿:使.饥饿;7、拂乱:使.颠倒错乱; 8、所以:所做的事;9、动:使.惊动; 10、忍:使.耐得住; 11、曾益:增加,曾同“增”;12、空乏:资源缺乏,使.受贫困之苦;13、恒:常; 14、过:犯过失;15、衡:同“横”,梗塞,不顺;16、作:奋起,有所作为。 17、征:征验,表现;18、入:国内;19、出:在外面,国外; 20、拂(bi):同“弼”,辅弼。精读品析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证明了什么?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证明了生于忧患。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6、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 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勾践灭吴的故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温馨提示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教学后记19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苟得( ) 辟( ) 一箪食( ) 一豆羹( )蹴尔( ) 不屑( ) 乡为身死( )三、题解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四、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合作交流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恶】wu,厌恶,与“欲”相反。【患】祸患,灾难。【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勿丧】不丧失(其本心)3抽译本段。4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 探究质疑1、分析第一段,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7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精读品析1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尔,助词。【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四斗为一钟。万钟:指很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奉】奉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2、概括段意。 整体感知1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2提问:(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8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9、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学后记20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一、导语设计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二、资料助读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自主预习2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相(xing)梁 鹓雏(yun ch ) 夫(f) 醴(l)泉 邪(y) 吓 (h) 鸱(ch) 濠(ho)梁 鯈(tio)鱼2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合作交流1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合作交流2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引读提高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鹌鸨,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教师引申: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说说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明确: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教师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七、教学后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初三备课组 执笔:谢世文21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二、资料助读 1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生字新词预习。刿(gu) 又何间焉(jin) 鄙(b) 弗敢专也(f) 小惠未编(bin) 玉帛(b) 小信未孚(f) 公与之乘(chng) 辙(zh)夫战(f) 轼(sh) 旗靡(m) 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1】肉食者: 。 【 2】间( ): 。 【3】鄙: 。 【4】何以战: 。 【5】安, 。弗, 。 专, 。【7】徧( ): 。 【8】牺牲, 。 【9】加: 。 【10】必以信: 。 【11】孚, 。 【12】福: 。 【13】狱: 。 【14】察: 。 【15】情: 。 【16】。忠: 。属, 。 3问题探究。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2、曹刿的身分怎样?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研读课文第二段(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32】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33】败绩:大败。 【34】驰:驱车(追赶)。 【35】辙(zh):车轮轧出的痕迹。 【36】未可:还不可以。 【37】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扶手用。而:表承接。 另一种解释为登上车子,扶着车前的横木。轼:名词活用为动词,扶着车前的横木。(此时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38】遂逐:就追赶。逐,追赶、追击。 (2)提问: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3)、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1】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克,战胜,攻下。 【2】故:原因,缘故。 【3】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勇气。作,振作。鼓,击鼓。 【4】再:第二次。 【5】竭:(士气)枯竭。 【6】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7】靡(m):倒下。 【8】测:估计,推测。(2)提问: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