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594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课标要求】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7 级语法知识目标:1 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常用表达方式;2 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常用表达方式;3 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4 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8 级语法知识目标:1 进一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表达方式;2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3 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等;4 学习并掌握常见语篇形式的基本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9 级语法知识目标:在八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并能有效地运用;逐步接触和了解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和解释的能力。【教学建议】 一、语法教学内涵 (一)语法的内涵 对于语法的内涵,传统的语法概念与现代语法概念有所不同,同一时代的人对语法的认识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对语法的看法有以下几种。1. 语法是一种知识 持语法知识论观点者认为,语法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所研究的一门知识,包括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由各种语法规则组成,包括词法、句法和章法,包括词类、从句、时态和语态、情态等;程序性知识指如何运用语法完成交际任务的知识。第一种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第二种知识表现为一种能力,必须通过训练和应用才能掌握。2. 语法是一种技能 持语法技能观点者认为,掌握了语法知识不等于能说出或写出符合语法的句子,更不等于能用正确的句子交流思想。学习者要通过各种练习,要反复使用才能掌握语法。对于那些本族人来说,语法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自动的技能,因为他们很可能说不出所使用的语法规则。3. 语法是一种交际基础 很多人认为,合乎语法就等于语言正确无误。但是,语法不仅要解决语言正确的问题,还应保证意义得当,使用得体。因此,语法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句子结构和单词的用法,同时包括形态和语篇,包括语域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因此,学者提出了交际语法这个概念,语法成为有效交际的基础。(二)语法学习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同样遵循学习的最一般规律,但是语法学习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了解语法学习的一点特征,以便设计更好地设计语法教学活动。1. 语法自然习得论 鉴于母语中语法的习得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习得的,人们可以不进校门就掌握语法的使用,语法学习也是无意识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在特定教学法(如浸入式教学法)中学习的学生也可以在没有显性语法教学的情况习得语法。因此,有人提出,语法不用教,学生可以自然习得。2. 语法学习序列论 二语习得研究者发现,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教授语法,语法习得的顺序基本是固定的。因此,在编写教材时,教材编写人员一般也会考虑语法的习得顺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材中总是先简单句后复合句,先一般现在时后一般过去时,先肯定句,后疑问句和否定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也多遵循这一顺序。3. 行为主义语法学习论 语法是语言结构性的最好展示,也自然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最大。人们一般认为,熟能生巧,因此,认为语法的学习也应如此。加之听说教学法和结构性教材的使用,行为主义学习论更是受到学习者的重视。很多学习者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语法规则的背诵和练习之中,虽然这种练习还不一定符合机械训练的要求。4. 语法学习交际论 与行为主义学习不同,交际教学论认为,语法的学习是为交际服务的,语法的掌握也必须通过应用来实现。语法只是一个媒介,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在语言使用中显性的语法知识未必有效,最重要的是潜意识中促进语言使用的语法意识。因此,持交际学习论者认为语法的学习必须通过活动、交际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5 显性语法学习与隐性语法学习 语法学习的过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是显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还是隐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呢?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研究案例来分析两种学习方式对语法学习的作用。1989 年, Scott 在一个高级法语口语班进行了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实验。口语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接受显性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控制组接受隐性教学,听含有相同语法项目的故事。结果发现即使控制组多听上十遍,不论是在口头测试中还是在笔头测试中都无法超过实验组。另外 Ellis 等人的研究也都证明的显性教学的优势。 Krashen, Jones, Zelinski & Usprich (1978) 通过研究发现,显性教学对成人来说效果尤为明显。但 Flix & Simmet 1981), Rod Ellis (1984) 所做的有关代词的教学研究和 Kalia (1988) 所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直接引语的研究却发现实验组(显性教学)的同学进步比控制组的同学要慢得多。 Lightbown (1985) 的研究甚至发现显性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语法的了解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过程,但是,显性的知识很难促成自然习得,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结合。既有对语法描述性知识的学习,同时又通过各种交际活动使用语法,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三)语法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语法教学以形式结构为中心,很少注意语意和语用功能。但是,语法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除语言形式 / 结构 (form) (包括词素、语音 / 音素形式、句法形式等)之外,还应该包括 “ 意义 / 语义 (meaning)” 和语用。语意包括语法形式与结构的语法意义和内容意义,语用主要形态为功能,指语言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一定的语篇中的表意功能。语法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要使学生清楚形式的运用,赋予语法以交际意义。二、语法教学策略 1 演绎教学策略演绎学习法 (Deductive learning) 与归纳学习法 (Inductive learning) 是人类大脑认识事物、开展思维活动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就语法学习来说,归纳法和演绎法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的不同手段。演绎教学法实施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教师先是学习者介绍和讲解抽象的语法规则,以便于学习者对这些语言规则产生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借助于范例进一步对这些规则进行说明,接下来就是按照语法规则套用练习。 显然,演绎教学策略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例如,教师将一个含有助动词的问句写在黑板上,或者引导学习者注意课文上提供的范例,然后详细解释句中所包含的语法规则,包括结构形式和位置变化等。此时教师很有可能用汉语讲解,并与汉语中的类似结构进行对比,或者将新学到的英语语法结构与以前学到的结构加以对比。接下来,学习者根据一些提示信息,尝试运用学到的规则进行语言表达。 传统的外语语法教学法都是采用演绎法,其突出特点就是教师直接对语法点进行讲解,然后举例分析其用法。演绎法教学策略往往以孤立的方式来教语法,不太注重语言的意义,而且所做的练习大多是机械的替换或变换练习,例如: 练习:运用所给短语仿造句子。 green lawn clean house pretty garden nice flowers 范例: Mary has the largest house in this city. 学习者根据提供的范例,输出下列句子: Mary has the greenest lawn in this city. Mary has the cleanest house in this city. Mary has the prettiest garden in town. Mary has the nicest flowers in town. 又如,教师可以在语法讲解后,要求学习者将所给的语言结构变换为另外一种类似的结构,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所学语法知识点: 练习:运用所给的副词或副词短语将下列句子变成过去式。 Now she works in Beijing. (last year, New York) We have English and Chinese today. (yesterday, music and drawing) She usually gets up at six. (this morning, five) 学习者根据提供的范例,输出下列句子: Last year she lived in New York. Yesterday we had music and drawing. This morning she got up at five.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教学策略也有其优点,首先,演绎教学策略非常适合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者。而且,如果是所学语法规则比较复杂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演绎法能够节省许多时间。同时, 掌握了语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法讲解应简明扼要,辅以清晰的语言运用实例,并且,不可过多地沉湎于规则的例外情况。2. 归纳教学策略归纳教学过程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学习者首先接触一些含有要学习的语法规则的语言材料,以对所学内容产生初步印象。同时,学习者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该语法规则进行观察,并针对其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成规则。然后再进行大量的练习。也就是说,归纳教学策略倾向于发现性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向学习者提供包含要学习的语法规则的材料,通过听或读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归纳总结出语法的使用规则。 归纳教学策略主张,只要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含有要学习的语法规则的语言材料,学习者就能够自动掌握语法规则,教师无需讲解。如果再辅以具体的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影像等直观手段,创建一个包含运用语法规则的具体情景,学习者更容易建立语法规则与语言情景之间的直接联系,也就更容易理解语言规则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也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例如,教师为了演示 this is, these are 这两种语言结构的用法,可以指着一本书或图片说: 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picture. 然后,指者一摞书或多幅图片说: These are books; These are pictures 。 然后可以借助教师内的其它物品举出类似的例子。学习者借助于情景很容易理解上述两种语言结构的单复数关系,然后,学习者再通过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归纳出该语法规则的用法特点。接下来,教师向学习者提供一些提示,如图片或动作等,让学习者尝试使用新学到的语法规则。最后,教师也可以要求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出新学到的语法点。 许多人主张归纳法教学策略要优于演绎教学策略,原因是归纳法比较符合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积极探索的精神,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事实上,合理的方法应是演绎法与归纳法的有机结合。如果只采用演绎法,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法,不利于学习者积极性的发挥。如果只采用归纳法,虽然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但若是方法设计不当,容易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既不能只采用归纳教学策略,也不能只采用演绎教学策略,两者应当结合起来,以归纳为主,适当演绎。况且,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根据学习者特点、学习目的、语言点难易程度不同而不同。例如,如果是侧重培养学习者听说能力的语法教学,则应采用归纳法;如果是侧重培养学习者读写能力的语法教学,则应采用演绎法;如果所教授的语法点比较简单,则采用归纳法,如果所教授的语法点难度较大,则应采用归纳法。 为此,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两种语法教学策略的心理学基础。功能心理学主张应当采用演绎法来教语法;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句型教学代替语法教学;认知心理学主张应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下掌握语法等等。总之,我们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 任务教学策略学习者进行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因此,语法教学应该融入听、说、读、写任务活动中,使语法真正服务于交际。但是,由于语法教学仍然是任务教学的中心,语法教学过程实施的任务教学策略具有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特点。这类活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隐性特点的语法活动,如教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时,教师先向学习者提供下列图表,然后让学习者与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些食品和烟酒的价格、味道、重要性等,并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意见进行语言输出。 学习者根据自己真实的看法,输出下列对话: 学习者 A: I think beer is cheaper than fruit. 学习者 B: No, no, I think fruit is cheaper than beer, and is more healthy. 由于这类问题并不存在对错与否的说法,完全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真实看法的表达,因此,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思想交流的过程当中逐渐内化语言规则。 另外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语法学习任务具有显性特点,其任务内容通常是语法问题,例如,教师将写有正确与错误两类句子的卡片发给学习者,引导学习者阅读、讨论,选择出符合语法规范的正确形式,最后总结包含该语法点的语法规则。 在开展语法任务前,教师应当借助阅读材料或听力内容向学习者展示要学习的语法点,并布置学习任务,然后教师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运用语法形式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安排学习者分析一个包含 be going to 语法结构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习者讨论和认识该语法结构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然后组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想象来谈论即将到来的假期计划安排,并将那些具有相似或相同假期计划的学习者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习活动小组,以激发更多的语言输出。语法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根据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和结果展示中存在的语法问题富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训练活动。例如,如果教师发现有些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 often, usually 等词的用法不是十分清楚,就可以先通过图示表示 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等词汇之间的频度对比,然后安排学习者完成下列句子: 频度对比: 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1. Tom works hard. 2. He is on time for work. 3. He is late. 4. He is early for work. 5. He makes mistakes when he writes the file. 6. He answers the phone politely. 7. He is angry. 8. He is happy. 学习者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一系列句子,例如, Tom always works hard. He is always on time for work. 等等。如此以来,学习者在积极投入学习活动的同时,又能够进一步感知、理解和学习语法,从而促进语法技能的发展。 4. 语法评价策略为了检查语法学习效果,保证学习者能够掌握所学语法规则,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语法教学实践主张采用选择填空等形式对某一节课、某一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查。而以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基础上语法教学法则强调应借助交际活动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语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因为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如果学习者通过语法规则的学习,认识语言的规律,并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规则进行交际,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语法规则,这也正是我们的评价标准。例如,为了检验学习者对将来时态的掌握情况,教师应利用幻灯、图片、电化设备等创造真实、半真实的交际语境,设计两个公司职员商讨周末休假计划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交际者运用将来时态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下面是两位学习者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的对话: A: Hi, Mik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the weekend? B: Im going to stay at home for a rest. Are you also stay at home? A: No, Im going to Qingdao. I want to the beach. B: Oh, when are you leaving? A: Tomorrow. B: Im really happy that well have a rest. A: I know. And we really need a rest, too. Say, Im thirsty. Lets get something to drink. B: Good idea. 很显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在创设的情景中自由灵活地运用所学语法规则表达思想,交际者的反应由学习者自己控制。通过观察和录音等手段,教师对学习者语法学习效果加以评价。事实上,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策略,其目的都应包括以下方面: 促进学习者对语法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语法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学习过程中的记忆规律是记忆曲线以时间为自变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学习者为了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都会对一个阶段内的语法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促使自己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化和条理性,这必然能够促进其对语法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语法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习者掌握语法、记忆语法和理解语法的情况 了解的广度与深度与评价方式有关,有的评价方式侧重考察学习者对语法知识理解的精确程度,有的评价方式侧重考察学习者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有时又是较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信息反馈 评价虽是在某一学习者阶段结束后对该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但同时又是下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通过评价获得的信息反馈,既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也有助于发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信息。 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评价是对学习者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作一小结,为其进一步学习提供更明确的指导。例如,教师以讨论的形式与学习者共同研讨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今后学习应注意的方面:是对语法知识本身理解的不够透彻?还是在记忆上花的功夫有所欠缺?还是需要开发更多的运用语法知识的交际情景?并且,应注重帮助学习者结合评价中反映出的问题去进行自我分析。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一初步学习定语从句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2 分钟 启动教学,呈现任务 学校要举办一个 English Festival, 我们需要一个英语主持人。给学生机会,看看谁可以做这个主持人。 并提出了做一个好的主持人的要求。 听教师讲解,了解任务要求。 以真实的任务启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更有效的学习。 第 3-4 分钟 呈现语法项目 告诉学生作为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方法。 Ladies and Gentlemen, here comes the next actor/ who is . 并邀请一个学生扮演嘉宾,教师作为主持人,来介绍嘉宾。 了解介绍嘉宾的方法。 学生首次接触定语从句,不宜讲解过多语法内容,而应该让其明白语法项目主要是让其运用的。 给学生一个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注意语句语调。 第 5 分钟 操练语法项目 让学生跟着教师朗读介绍嘉宾的句子。 跟着教师朗读句子。 让学生跟读,使学生掌握定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 第 6 分钟 操练语法项目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了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陈述句子。 陈述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陈述上面的句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这个句子。 第 7-11 分钟 运用语法项目 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自己想要介绍的嘉宾。然后到讲台前表演,一个扮演嘉宾,一个作为主持人,然后互换。 教师在学生扮演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讨论自己想要介绍的嘉宾,然后合作做介绍嘉宾的活动。 让学生在互相扮演活动中运用语法项目。 教学案例二归纳表达喜欢的理由的不同语言结构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2 分钟 导入 提供给学生一个新的选修课 English stories, 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一课程。 发表对于 English stories 选修课的喜欢与否或看法。 发表对事物的看法。 第 3-5 分钟 呈现新语言项目 把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句式丰富的表达法。 第 5-7 分钟 学习新的表达法 请学生分析黑板上的句子,找出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用粉笔勾画出一些不同表达法的用词部分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的句式特点。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句式特点,找出不同的表达法。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表达法。 第 7-10 分钟 总结新的表达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语言表达法。 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总结巩固,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第 10-11 分钟 练习新语言项目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利用新学的表达法发表对于其他选修课程的看法。 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尽量运用多种表达法。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精神。 第 11-12 分钟 展示运用新语言 请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评价学生的新语言表达应用情况。 运用新所学的句式对本学期的选修课发表喜爱或不喜爱的意见。 运用新语言,让学生学会使用新语言。 教学案例三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习定语从句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5 分钟 导入 要求学生阅读 PEP 第 26 页的文章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回答以下问题: How far is Tangshan from Beijing? How many people died and injured in the earthquake in Tangshan? What happened to the hospitals in the city? What was the degree of the second earthquake after the first big one? Who did the Army dig out? 了解阅读要求,进行阅读。 逐个回答问题。 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其答案都包含有定语从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第 6-10 分钟 呈现 讲解 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特点,都使用了定语从句。 逐题询问学生为什么使用定语从句。 观察句子的特点,回答教师问题。 观察句子,对定语从句的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定语从句的使用目的。 教学案例四运用定语从句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2 分钟 呈现任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人, China Today 杂志开设了一个专栏介绍中国人。现在请你用定语从句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中国人,至少用一个定语从句写一篇 150 词的英语书面材料,投寄给杂志。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子: Hes the man who you are looking for. Betheune left for China in 1938 when the wa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as under way. 了解写作的要求,准备写作。 以真实的任务开展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更积极的学习。 第 3-6 分钟 完成任务 让学生进行写作,并让其中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作文。 根据要求进行写作。 锻炼学生运用定语从句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 7-8 分钟 评价 观察学生所写的句子,找出使用定语从句的句子。并评价学生的作文。 观察黑板上的作文,对其进行评价。 根据作文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 教学案例五纠正语法错误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 分钟 Daily report 让学生做 Daily report ,可能在做 Daily report 时会犯些错误,提醒学生陈述时所犯的语法错误。 一个学生做 Daily report ,其他学生听其陈述。 让学生做 Daily report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容易犯错误,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 3 分钟 纠正错误 询问学生是否听到 Daily report 中的错误,说明是哪个地方出错,并纠正错误。 回答教师问题。 先让其他同学纠正 Daily report 中的错误,锻炼学生的语法意识。 第 4-5 分钟 指导 ing 形式的语法项目 让学生在课文(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中找出 ing 形式的动词。 在课文中找出 ing 形式的动词。 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进行纠正、指导。 第 6 分钟 总结 告诉学生 like to do 和 like doing , forget to do 和 forget doing 是不同的。 听教师总结。 提醒学生在以后使用的时候注意不用的用法。 教学案例六基于运用复习动词时态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4 分钟 呈现语法项目 阅读课文 Superhero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到黑板上写下来。 和学生交流,询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阅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在黑板上。 采用一个小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至于使语法项目复习变得枯燥乏味。 第 5 分钟 Reading 让学生读自己所选择的句子,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拼写错误。 读自己所选择的句子。 读完句子后,其他同学都对这些句子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后面的教学。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调。 第 6-7 分钟 分析语法项目 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对句子中的谓语进行划线。并对他们进行分组。 对所写句子的谓语进行分组。 让学生自己观察,对这些句子进行分类。锻炼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第 8-9 分钟 复习总结语法项目 对时态的语法结构进行简单复习。 复习时态的语法结构。 在学生观察总结后,再简单复习语法项目。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也变得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