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3955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纲解读 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 几乎总要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 不了解 就会出现答题障碍 表达技巧一般从修辞方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等方面命题 专题讲解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 是对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 对其鉴赏 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 起到了什么作用 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 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1 为形象服务 写出形象的特点 使他 她它 生动逼真 形象可感 形神兼备 2 为意境服务 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精神境界 3 为主题服务 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表达方式 一 种类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 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以高中课本中 琵琶行 和 孔雀东南飞 为代表 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 如 杜甫的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 孔雀东南飞 中对刘兰芝的描写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 价值 特点 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 秦观的 鹊桥仙 中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的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 好恶 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 有直接抒情 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哀情 托物言志等 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描写方法 点面结合 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明暗结合 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诗画结合 渲染衬托 对比烘托等描写角度 形 声 色 态 味 形 色 是视觉角度 声 是听觉角度 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 是触觉角度 二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 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一 分类 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其他类 二 分类解析1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咏史言志 借人物言志 用典抒情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即事感怀等 1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 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 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想着天地悠悠之大 而人之渺小 不禁 独怆然而涕下 2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1 借景抒情 前景后情 后景前情 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 朝雨 柳色 除了写春色外 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 朝雨 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 象征离别 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 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3 托物言志 咏物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托 寄托 借助 物 客观外物 言 表达 志 志向 志愿 寓 寄托 隐含 意 心愿 愿望 简单地说 托物言志 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志愿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析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 借古讽今 喻今 伤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5 用典用典 也叫用事 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用典的作用 能够起到含蓄 洗练 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 或是自比 或是对比衬托 在此基础上 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王勃 滕王阁序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杜牧 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 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 物 非 景 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 景 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2 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 志向 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 情 专指热爱 憎恶 赞美 快乐 悲伤等感情 描写手法主要有 白描 工笔 象征 衬托 烘托 渲染 对比 抑扬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等 1 白描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 更不用曲笔或陪衬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明快简洁的语言 朴素平易的文字 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 声响 等 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纯用线条勾勒 使用简练的笔墨 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北朝民歌 敕勒川 中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 显得简洁有风骨 写出了草原的壮美 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如 田家父耕田上原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析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公子家聂夷中种花满西园 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析 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 勾勒了锦衣玉食 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 工笔工笔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 相对于白描 描工笔也可以称为细描 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抓住典型细节 工笔细描 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 色彩迷离的氛围 3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某种概念 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 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例如蜡烛 光明磊落 焚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 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 运用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 菊 象征高洁 傲霜斗雪的坚强 被称为 隐逸之花 兰芷 象征名贵 孤芳 清高等等 如虞世南的 蝉 中赋予 蝉 特定的象征意义 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 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析 篱边菊 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析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借物喻人 咏物言志 表面上写石灰 实际上写人 写自己 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4 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正衬 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反衬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 例如 绝句二首 其二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 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以乐景衬哀情 极写春景之美 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又如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 用花落 月出 鸟鸣的动 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的 入若耶溪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 以动衬静 5 烘托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 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用于诗歌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也就是不说本意 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 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再如 琵琶行 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一句 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 与 衬托 不同 烘托 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所以 用周围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 衬托 不同 因为 衬托 是两种事物都写 6 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生查子 元夕 朱淑真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 对比鲜明 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对比 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烘托 与 衬托 不同 烘托 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所以 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 衬托 不同 因为 衬托 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比 和 衬托 的区别在于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 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 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 一方是工具 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 景物作动态 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 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正侧结合描写 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 使对象更鲜明 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在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 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虚实结合诗歌中的 虚 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李煜 虞美人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句中 故国 的 雕栏玉砌 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 也是虚象 作者将 雕栏玉砌 与 朱颜 对照着写 颇有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 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柳永 雨霖铃 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诗歌中的 实 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上阙的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雨霖铃 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如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等 1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 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我们在写景状物时 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 点面结合 烘云托月 使主体形象更丰满 更有特色 往往得到指出一点 隐括全面的效果 广镜头为面 特写镜头为点 粗线条勾勒的多为面 细笔描绘的多为点 如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为面 后两句为点 1 从对方着笔 虚写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也叫曲笔 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 而是从对方着笔 展开想象 是推进一层的写法 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 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如白居易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 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 为下文正面描写 思家 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更令读者去体会 家 的亲切 温暖 三 四两句写想家 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 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 而是换一种角度 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 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1 细节描写细节 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 最耐人寻味 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 或写人物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 一颦一笑 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 成功的细节描写 对于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抒发感情 充实作品内容 表现主题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 先分析细节的具体内容 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细节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自己被贬他乡 且在 垂死病中 当听到挚友遭贬消息时 竟 惊坐起 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 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 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 道尽了友情的真谛 情深意浓 诗味隽永 耐人咀嚼 元 白二人友谊之深 于此清晰可见 白居易在江州读诗后 深受感动 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 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 犹恻恻耳 与微之书 三 篇章结构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开篇点题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对比 1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 无病呻吟的 闲愁 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 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 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2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 第四句是主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 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另外 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 岳阳楼景观的名句 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壮阔的境界 为人们称道 欲济无舟楫 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出来的 或者说 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为了引出 欲济无舟楫 从而委婉的表白自己的心事 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3 过渡 即承上启下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遂舟行 注 泛菊 饮菊花酒 吹梅 吹奏 梅花落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 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 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4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 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 暮雨 又照应了诗题中的 送 字 5 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 使全诗结构严谨 条理清楚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 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 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 织女星写起 由远及近 视线移到织女星 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 可是终日织不成 急得泪如雨下 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 就是不能相会 诗歌由事而人 再到人的感情 情景交融 声情并茂 哀怨动人 6 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开宗明义 直接点题 这个 目 就是诗歌的主题 运用这种方法开头 就为全文指明了 航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诗开门见山 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 只有离别家乡 奔走仕途的游子 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 在这 独有 偏惊 的强调语气中 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7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例一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句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 驰骋闲放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例二 行路难 尾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注 无舟楫 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垂钓者 比喻当朝执政的人 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 喻从政的心愿 后四句表露想入仕 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 8 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 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 大场面 而是着眼于小事情 小景象 通过 小事 小物 小景 来反映大境界 大主题 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 杜牧仅摄取 妃子笑 入诗 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 千里迢迢 快马飞驰 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 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 9 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 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结构性较强 如 清明 宋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用 乞祭余 却还向妻妾炫耀的齐人和甘愿在绵山中烧死也不愿出山的介之推相比 讽刺了向权贵谄媚 追名逐利的小人 同时 赞扬了受迫害也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10 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 先从反面着笔 加以贬抑 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如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析 先扬后抑 先写少妇 不知愁 上翠搂 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 悔恨 不已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 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突出了 闺怨 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