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A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287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语 文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呆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安。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陷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 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 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昭字产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乘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蓝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独。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照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失而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章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衙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坠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朱昭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宫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今天子圣政一新矣取传禅诏赦宣读之汝辈义偷生,不异犬妻子不可为贼污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昭跃马从缺城出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座,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2)昭勒众于通衙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衙不可行。(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漠头荠茱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9.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2)无丝竹之乱耳,。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李煜虞美人)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孕妇和牛铁凝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着。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做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儿同病相怜,又有点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崇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忠诚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儿颤,宛若幸福的呓语。(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倒了,村民们拿它作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B.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她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她写的。C.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D.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地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E.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6分)(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体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寻找教育的曙光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报告团下壮实的种子。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字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你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你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你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有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山,助您呤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的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类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序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你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备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要恰当的两项是(5分)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兴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C.陶行知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家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分析。(6分)(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 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分)(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物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者。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注: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 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16.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