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营养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38462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营养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的营养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的营养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的营养 适用年级 初二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6 课时,每周2 课时,课外共用1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生物圈中的人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最。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明确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来源、缺乏症状,认识食物是如何消化,营养物质如何吸收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好方法和思想的铺垫。关注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为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三个专题。专题一通过资料分析认识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然后分别认识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缺乏症状,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与初一学习光合作用固定能量俩系在一起,通过资料阅读拓展知识面。专题二明晰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如何利用消化系统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关注当前食品安全和合理营养。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源于鲁科版生物学教材,不仅覆盖了教材的全部内 容,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当参考其他版本教材,进行了拓展和提升。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六大类营养的功能和食物来源、缺乏症状;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难点是三大类食物的消化的动态过程、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本单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组实验、思维探究、列表比较、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作用;通过活动体验、通过绘图制作、列表比较、折线图、思维探究、分组实验、模型制作等方式,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作用,解释消化吸收的概念、说出三大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关注合理营养与不合理营养的现象与原因;关注食品安全,真爱生命,关注健康。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和他们的主要作用及食物来源,人体缺乏各种维生素的症状。 (2)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解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说出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举例说明怎样才能做东合理营养;关注食品安全 过程与方法: (1)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学会运用列表方法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消化吸收过程,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科学家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中前进的。 (2)通过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3)通过调查分析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培养真爱生命,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应课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5.关注食品安全 6.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7.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8.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人体如何获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2 课时) 专题二:消化和吸收 ( 3 课时) 专题三: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1 课时) 其中,专题 三 中的 关注食品安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专题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所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2 课时,每周2 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所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名称 2.说出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和食物来源 3.说出人体各种无机盐的作用 4.说出人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 的症状、食物来源等。 5. 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6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7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专题问题设计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缺少症状如何?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白板软件,视频、图片 常规资源: 常规实验室用具、自己保温隔热易拉罐、清水、水果、高锰酸钾等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问题引领:人体所需六类营养物质是什么?有何作用?所含食物种类?缺乏症状? 1.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动手搜索,以小组为单位统一观点6 分钟,只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调查的结果。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惑。 2.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后,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抽检的方式一个小组展示一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分别从作用、食物来源、常见事例展示。展示的小组可用白板或ppt 辅助讲解。其他小组评价、质疑、补充 3.交流完成后,教师解答学生展示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或质疑的共性问题,补充同学们没有提到的知识点,播放有关知识的视频,拓展学生所学。 【活动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问题引领:不同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一样吗?你能否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2.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学生多半都提出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哪个更多? 3.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学生以小组制定探究计划,并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减少实验的误差和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后进行实验分享和交流、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 如:误差大的进行反思。 【活动3】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问题引领:不同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一样吗?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不同蔬菜水果中所含维生素C 含量不同,确定问题:甜橙和黄瓜中的维生素C 含量哪个更多。 2.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问题,学生以小组制定探究计划,班内交流计划科学性、严密性达成共识,整理到白板课件上。 3.各小组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减少实验的误差和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后进行实验分享和交流、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 1.探究实验过程 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量筒、温度计、酒精灯等基本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实验仪器组装合理、规范、科学、有效性,在实验探究中,是否得出预测的结论。 善于合作,配合的默契程度等,是否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实验的秩序等 2.能区分六类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缺乏症状 评价方法:(1)利用白板学生到白板上、填表、连线。 (2)小组间展开竞赛互相出题评价。 (3)集体小测验5 分钟、小组交换统一答案。 学生进行互评自评并修改完善,完成课后检测题。 评价指标:1.答案规范、科学、正确,无错别字。 2.检测题得60 分合格,80 分为优 专题二 专题二:消化和吸收 所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3 课时,每周2 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功能。 2.说明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3.概述口腔和小肠的主要功能。 4.解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5.说出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变化的曲线图。 7.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专题问题设计 1.人体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位置如何?各有何特点和作用?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如何?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白板软件,视频、图片 常规资源: 常规实验室用具,自己教具的彩纸泡沫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消化系统的组成。 问题引领:人体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位置如何?各有何特点和作用? 1.复习六大类营养物质作用、缺乏症状导入。 2.人体要获得这些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吸收的过程,完成此过程的结构是消化系统,人体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位置如何?各有何特点和作用?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教材p35 和36 两页的插图和文字解释。解决相关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交流总结出。 3.交流完成后,教师解答学生展示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或质疑的共性问题,补充同学们没有提到的知识点,重点补充胆汁、肠液、胰液流向小肠,唾液流向口腔,胃液流向胃内。 【活动2】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吸收过程 问题引领: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部位在哪?消化液?消化腺?产物?最终的消化部位在哪?消化液?消化腺?产物?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在什么部位吸收?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相适应的特点是? 1.学生根据白板课件上的表格要求,进行小组学习,填写表格,最后交流总结。培养学生总结、比较、整理表格的能力。 2.学生阅读教材p37 的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然后找一个小组填写,其他小组评价补充,总结小肠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特点,学生第三个特点总结不出来老师补充,培养学生建立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食物为什么要消化?消化的目的?口腔能消化淀粉,淀粉都在口腔中消化了吗?其他物质呢?把同学们引向更深层知识,从而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并对物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搞清楚,同时解决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常见疾病和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活动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问题引领:馒头变甜与什么有关?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馒头变甜与什么有关?并作出假设。 2.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问题,学生以小组制定探究计划,班内交流计划科学性、严密性达成共识,整理到白板课件上。 3.各小组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减少实验的误差和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后进行实验分享和交流、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 【拓展活动】自选材料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 1 建立小肠结构模型 评价方法:范例展示 评价说明:将学生课下完成的作品,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评价要点:模型能准确全面体现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模型制作精致,不粗陋 模型选材经济易取,有创造性 2.说出不同器官你能消化、吸收什么营养物质?过程?产物? 评价方法:(1)利用折线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小组间展开竞赛互相出题评价。 (3)集体小测验5 分钟、小组交换统一答案。 评价指标:1.答案规范、科学、正确,无错别字。 2.检测题得60 分合格,80 分为优 3.探究实验过程 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滴管、水浴锅等基本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实验仪器组装合理、规范、科学、有效性,在实验探究中,是否得出预测的结论。 善于合作,配合的默契程度等,是否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实验的秩序等 专题三 专题三:关注食品安全,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1 课时,每周2 课时;课外用1 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专题问题设计 你认为合理的膳食应该如何? 你能说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隐患? 我们应该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白板软件,ppt 软件、视频、图片 常规资源: 学生自制ppt、宣传图片、手抄报等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合理膳食 问题引领:你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你认为合理的膳食应该如何? 1.同学们本着诚实的原则,谈自己的饮食习惯,其他同学评价。总结出不合理饮食的常见情况,以及可能引发、或已经引发的健康问题。 2.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调查的社区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以ppt 方式展示,展示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观看,并与自己或家人比较,引起警惕和重视。 3.教师用白板课件展示合理膳食有关知识,使学生懂得科学、合理饮食才能给我们健康的生活。 4.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动手设计活动给妈妈设计午餐,给糖尿病人设计午餐给冠心病人设计午餐等设计活动,然后交流,设计内容,原则,好处,做到活学活用,然后周末亲自下厨实践自己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妈妈每天给我们做饭付出的心血和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2】食品安全 问题引领:你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隐患?我们应该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1.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调查的餐馆、路边小摊、市场所卖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调查社区家庭在购买、烹饪、饮食中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情况,搜集报纸、网络有关食品安全引发的案例,以ppt 方式展示,展示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观看,并与自己或家人比较,引起警惕和重视。 2.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有关食品安全的手抄报、宣传标语、漫画等作品。组内、组间进行相互评价。 3.大家出谋划策展示应对食品安全小窍门。 4.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和自己对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看法和观点。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 1. 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评价方法:完成ppt 演示文稿制作和手抄报(小组内+小组间+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1)内容丰富、设计精美 2)贴近主题、形象生动 3)层次逻辑鲜明 4)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2. 设计午餐 评价方法:完成设计方案作(小组内+小组间+教师点评) 评价指标:1)方案环节齐全、科学。 2)语言描述清晰、插图、图表设计合理。 3)层次逻辑鲜明 4)实用性、经济性、可操作性。 3.研究性学习 评价方法:课外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能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形成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