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意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8308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鸦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涂鸦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涂鸦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意义摘 要:涂鸦是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进行自我表现的起点,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不应逾越的初级阶段。涂鸦手脑并用,客观上增进了儿童手、脑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培育儿童自信心、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涂鸦;儿童美术;教育意义 一、关于涂鸦的解释 “涂鸦”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唐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原本指顽皮的幼童以墨涂抹,以致染污诗册书籍之意。“涂鸦”一词即从中提炼而来。后来人们便用“涂鸦”来形容作文、写字或绘画技巧的拙劣,随便乱涂乱写。 “涂鸦”在英语中作动词时一般用单词“Scribble”或“Scrawl”表示,有潦草疾书、随便写、乱写乱涂等含义;作名词时一般以Graffiti表示,意指“乱涂、乱画”。这些与汉语“涂鸦”的意思极为相似。 事实上,古今中外皆有涂鸦,儿童成人皆可涂鸦。近现代以来,涂鸦还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而涂鸦更与儿童美术教育息息相关,2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二、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外美术教育家对儿童涂鸦高度重视,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实验,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美术发展阶段,W布雷顿分为6个阶段:偶然的涂鸦画;受控制的涂鸦画;命名的涂鸦画;早期描绘的尝试;图式前期的绘画;泥工的发展阶段。其最初3个阶段皆为涂鸦(两岁半至四岁)。 (注:参见(美)W布雷顿著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0页。)赫伯里德分为个阶段:涂鸦期;线描时期;叙述的象征时期;叙述的写实时期;视觉写实时期;压抑的时期;艺术的复活时期。其中第阶段为涂鸦期(岁至岁)。 (注:参见徐建融等编著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174页。)罗恩菲德分成6个阶段: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再现的最初尝试;形态概念的成立;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拟似写实的阶段;决定的时期。其中第1个阶段亦为涂鸦阶段(2岁至4岁)。对于这一阶段,他又细分为4个阶段:没有区别的涂鸦、纵横线的或有控制的涂鸦、圆圈的涂鸦、涂鸦的命名。 (注:参见(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87-92页。)此外,中国美术教育家借鉴国外成果,对儿童美术发展阶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论说。 从中外美术教育家的划分,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涂鸦期划分为儿童美术发展的第1个时期。这足以说明,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起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初级阶段。而W布雷顿、罗恩菲德等对于涂鸦期进一步细化,还表明即便是儿童的涂鸦,也是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涂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上述涂鸦期中外儿童年龄的上下限作一比较,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上限:国外一般为2岁,中国提前至1岁;下限:国外一般为4岁,中国有提前至3岁。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细微的差别,显然与中外儿童各自的文化背景有关联。中国自古以来有毛笔书写的传统与使用筷子的习惯,毛笔与筷子较之于西方的硬笔与刀叉更为复杂多变,因而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较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才能运用自如。这种掌握复杂而精妙的技巧能力作为民族的基因,代代相传,自然会遗传给现代中国儿童并迁移到他们涂鸦活动之中。当然,不同民族儿童的涂鸦与各自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涂鸦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涂鸦期在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是幼儿园儿童美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那么儿童为什么喜欢涂鸦呢?罗恩菲德认为,儿童喜欢涂鸦首先与婴儿期早期运动经验有关。众所周知,当母亲把婴儿置于摇篮或手臂中摇晃时,婴儿对摇晃的动作产生了一种绝对的安定感。婴儿躺着时,会不由自主地晃动着手脚,并从这种活动中得到相当的满足。在某一时期,通常在2岁左右时,给幼儿一支蜡笔,幼儿会开始在纸上随意随意涂鸦。 儿童美术一般具有自发性、随意性、差异性的特点,而对于儿童美术的初级阶段的涂鸦来说则更是如此。其一、自发性。儿童涂鸦是由本能的冲动产生的,这是一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儿童在各种涂鸦活动中的表现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们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这种自发的创造性,能够反映出儿童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其二、随意性。儿童涂鸦尤其是最初阶段如偶然的涂鸦画、没有区别的涂鸦阶段,往往更具有随意性、游戏性特点。原因是,在此心智阶段中,幼儿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儿童涂鸦“既不是什么风景画,也不是什么经过推敲的抽象画,更不是什么临摹画。”即便是受控制的涂鸦,儿童也会“以一种快乐而兴奋的心情,毫无顾忌地、认真地涂画着。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用鲜艳的色彩去画,而且把整个画面都涂满颜色。”儿童涂画的形象不太准确,“尽管如此,我们却似乎没有看到一个儿童因为自己画得不象某个具体物体,而表现的垂头丧气。” (注:参见(美)W布雷顿著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儿童在随意涂鸦过程中情绪获得了渲泄,心理获得了满足,也获得了乐趣。其三、差异性。儿童涂鸦亦有不同的阶段,如前所述,W布雷顿将儿童涂鸦分为3个阶段画。罗恩菲德则将儿童涂鸦细分为4个阶段。同一儿童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涂鸦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逐渐由随意到控制的发展过程。而“每个儿童是一个不同的个体。表现在他们作画和涂颜色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儿童关心的主要是涂颜色时手的操作,他们满足于用手涂颜色时手的触觉和动觉。另一些儿童比较注重的是视觉形象。他们关心的是形象的塑造和颜色的挑选。还有些儿童则用某种象征性符号来表现某个事物。” (注:同上。)可见不同儿童在相同与不同阶段的涂鸦均有不同差异。 儿童涂鸦具有丰富的原创、偶然和可变的因素,孕育着无限的潜能。正因为儿童美术有其自身的特点,任何以成人化的标准企图超越儿童涂鸦这一特定阶段的做法,都将是拔苗助长,都将是对儿童艺术天赋的戕害。诚如罗恩菲德所言:“若在儿童尚未达到能控制其肌肉的涂鸦阶段之前,教授需要适当动作协调的活动,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害处。不仅有些家长没发现到涂鸦和肌肉不能控制之间的关系,甚至老师还经常鼓励涂鸦的儿童去画一些真实的东西,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这种超越了儿童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戕害了他们未来的心智成长,因此我们认为,每个小孩在涂鸦阶段,应尽量避免大人过多的干扰。” (注:参见(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87-92页。) 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儿童美术教育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首先应该从尊重儿童的涂鸦开始。因为涂鸦是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进行自我表现的起点,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不应逾越的初级阶段。涂鸦手脑并用,客观上增进了儿童手、脑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培育儿童自信心、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知涂鸦,全面地理解涂鸦,有效地保护涂鸦,真心地赏识涂鸦,从而为儿童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