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历史热身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7662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三历史热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三历史热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三历史热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三热身试题1一、选择题24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B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考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文明 【解析】“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不是局限在“宗族间”层面上,而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故A项错误;“中华民族的盛典”,体现了中华文明传承,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文明,故C项错误;“海外华人华侨”拜祭黄帝陵是弘扬民族精神,不等同于国家的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B25后汉书西域传载:(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B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C西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D罗马共和国和东汉并峙东西【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代丝绸之路 【解析】西汉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从此开辟”于东汉,故A项错误;记载中未涉及“基督教”,故B项错误;班超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派属下甘英来到西亚的安息,但未能到达罗马帝国,而“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来,究其原因据后汉书西域传是“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这印证了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故C项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66年的“大秦”已不是共和国,故D项错误。【答案】C26南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封驳,因为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术官法”。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从之”。材料表明()A宋代机构重叠效率低下 B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C宋代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D高宗是遵法守纪的明君【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政治制度 【解析】高宗想破例封御医为“武功大夫”但未成功,与“机构重叠效率低下”不符,故A项错误;“高宗想封”,但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从之”说明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故B项正确;“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术官法”,表明从根本上是维护皇权,而不是构成威胁,故C项错误;“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恰恰不能说明高宗遵法守纪,故D项错误。【答案】B27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这句话旨在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农民的狭隘性 B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D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农民是最好的公民”,与“排斥农民”不符,故A项错误;由 “农民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推导,可知亚里士多德对农民失望,主张应由少数贤人来管理国家,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必须从事生产劳动”,故C项错误;“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极少参加”,表明财产少影响了公民从政的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放参政津贴能保障从政,故D项错误。【答案】B28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构成基本情况表,这表明()英烈来源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联军党政工作人员国民革命军陆军外籍抗日英烈其他群体和个人所占比例(%)329710290021298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八年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D国民政府军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结合所学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故A项错误;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故B项错误;仅仅根据“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无法体现巨大的民族牺牲,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军陆军”占29%,结合所学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故D项正确。【答案】D29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他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这表明()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德国国家结构形式具有联邦制特征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国【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 【解析】德意志统一,才有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的信息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故B项正确;“确保自己的权利”,但不能体现“地方权力过大”,故C项错误;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难以说明有“深刻影响”,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30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解析】该公司的“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而司法部长“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意在整顿秩序,故A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而不是“1901年”,故B项错误;起诉“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像“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故C项错误;不能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简单的理解为限制,垄断资本主义的法律也是规范保障其健康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311941年5月下旬,美国国务卿赫尔在致中国外交部长的信中表示:“希望在和平状态恢复的时候,能和中国政府以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的程序,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美国政府这一行为()A表明美国开始改变中立立场 B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C履行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约定 D鼓励了中国的抗日斗争【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美国提出租借法案 【解析】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租借法案,允许美国可以以租借或贷款的方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等各种方便,从此,中立法名存实亡,而不是“1941年5月下旬”“开始改变”,故A项错误;“能和中国政府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是对中国有利,而绥靖政策是对法西斯的纵容,故B项错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与“1941年5月下旬”不符,故C项错误;“1941年”美国所“希望在和平状态恢复的时候”,结合所学可知应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之时,美国提出希望在华“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32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再次改变态度,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 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 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考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解析】据题干材料“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直接反映”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直接反映”超越生产力,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一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故D项错误。【答案】A33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 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 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34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 B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C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 D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1969年还没有“放弃抵制中国”,故A项错误;美国是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不是“旨在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但未达到“慑于中国强大”的程度,故C项错误;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3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亚投行 【解析】美国取得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在发挥作用,与“瓦解殆尽”不符,故A项错误;亚投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但“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不是区域性集团,故B项错误;“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故C项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兴起,目前还不能使世界经济格局“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富人成双结对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材料二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级阶位置1960197019801990非所有者1、经理2、监督者3、专家经理4、专家5、技术工人6、蓝领工人750136638735313464459757148644145314084513795152350654912924405825148259969012774138所有者7、小资产者8、雇主554786409533453477519471(注:上表中15为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相对,亦称“白领工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汽车流水线作业带来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影响因素。(10分)(3)根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的。(6分)【考点】(1)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流水线作业)(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解析】(1)据材料一中“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得出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材料一“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得出汽车消费趋于平民化,据材料一中“穷人乘坐福特而至,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得出自由平等思想。(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蓝领阶层”分布“从4513%降到4138%”,得出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据材料二“表中15为白领阶层”分布数据变化,得出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福利制度、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等。(3)据材料一中“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得出提高生产效率,据材料一“穷人乘坐福特而至,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得出推动社会平等,据材料二“表中15为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得出优化社会结构,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1)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汽车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推动汽车消费趋于平民化;使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人人心和社会。(9分)(2)趋势: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4分)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福利制度;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管理阶层壮大;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方面: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平等(弱化等级差别);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结构。(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81年2月,针对“滞胀”,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以下为计划的部分要点:(1)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至1984年实现预算收支平衡。(2)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里根总统经济复兴计划提出一条补充建议,并说明理由。(12分,要求:建议明确,史论结合)【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经济【解析】建议,根据“补充建议”的要求,先排除材料中“削减财政开支”、“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再结合所学美国总统里根“针对滞胀”的措施得出其他两个角度:建议一是大规模减税或降低税率,建议二是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另外建议一可进一步说明减税的作用,建议二可进一步说明放松对企业规章限制的作用,注意史论结合。【答案】建议(4分)建议一:大规模减税或降低税率(4分)建议二: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4分)理由(8分)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使市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4分)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使市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4分)减税的作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放松对企业规章限制作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影响。(8分)【考点】明清时期改土归流【解析】(1)据材料中“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得出统治残暴,据材料“对中央叛服不常”得出威胁中央,据材料“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得出对汉族的侵扰,据材料“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得出长期战争,据材料“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从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等角度回答。(2)据材料中“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得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据材料“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得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得出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据材料“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答案】(1)背景:土司贵内实行残暴统治;土司政权威胁中央;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扰;土司之间长期战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任意4点7分)(2)影响: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8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代表人物主张影响斯宾诺莎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认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学说其分权理论经孟德斯鸠改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理论,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卢梭“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卢梭的思想是在反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阎照祥英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共同内容并指出其对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产生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6分)【考点】(1)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2)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宪章运动【解析】(1)第一小问共同内容,据材料一“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提出社会契约学说”、“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得出都具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论;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认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出是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据材料一“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得出政治蓝图,结合所学分析即可。(2)据材料二“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得出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据材料二中“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并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据材料二中“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合理推理并结合所学,可从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角度回答。【答案】(1)内容:都具有天赋人权的精神;都包含社会契约的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论。(6分)作用:成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政治蓝图。(3分)(2)影响: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 “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并迫使中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必须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9分)【考点】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山东主权问题【解析】(1)据材料一中“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得出不可分割,据材料一“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得出地理位置重要,据材料一中“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得出是文化发源地。(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得出实力太弱,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日本强,据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得出列强相互勾结;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引发了五四运动”、“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得出激发中国五四运动进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据材料二“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得出政府失去民心,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答案】(1)原因:山东人民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一部分;山东重要地理位置;山东是中国文化发源地。(6分)(2)原因:中国实力太弱;日本是列强之一;列强相互勾结。(5分)影响:激发中国五四运动进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使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任意两点4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梁启超的的活动。(7分)【考点】梁启超【解析】(1)据材料中“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得出维新变法,据材料“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得出宣传西方思想,据材料“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得出推动清政府宪政,据材料“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出反对袁称帝,据材料“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得出探索传统文化救国。(2)据材料中“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得出是进步的,结合所学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可知是爱国的,据材料“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得出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答案】(1)贡献:推动维新变法;宣传西方思想;推动清政府宪政;反对袁称帝,推动孙中山革命运动;探索传统文化救国。(8分)(2)评价: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背景下,梁启超站在时代前沿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这些活动是爱国的,进步的;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7分)2015年高三热身试题2一、选择题13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D“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解析】君有礼,臣尽忠,就是君臣大义,强调君主的重要,与B、C观点相近,故A项错误;人民只有国君才能领导他们,做臣下的要帮助国君管理他们,强调君主的重要,与A、C观点相近,故B项错误;君主是制定法令的,臣子是执行法令管理老百姓的,强调君主的重要,与A、B观点相近,故C项错误;出来做官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君主,是为了老百姓,但不是为了一姓,否定君主专制,与A、B、C项观点不同,故D项正确。【答案】D14元吴文正公集载:“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 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其民往往机巧趋利,能喻于义者鲜矣。而近年为尤甚,盖非自初而然也。”由此可见,当时的泉州()是福建行省的政治中心 海外贸易发达商业氛围浓厚 儒家义利观受冲击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元代泉州商品经济发展【解析】福建行省的政治中心是福州而非泉州,故错误;据材料“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可知海外贸易发达,故正确;据材料“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可知商业氛围浓厚,故正确;据材料“其民往往机巧趋利,能喻于义者鲜矣”和“而近年为尤甚,盖非自初而然也”可知儒家义利观受冲击,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15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解析】据材料“(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和“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可知商业通讯渠道不畅,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盛极而衰,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禁止中国与海外贸易,并未涉及国内贸易,故D项错误。【答案】A16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考点】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解析】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为实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康有为维新变法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7下列对图7所示货币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行的货币B其中的汉字字体为隶书C“宣统”是皇帝溥仪的庙号D武昌起义爆发当年发行【考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解析】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图示货币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行的货币,故A项错误;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与材料字体不符,故B项错误;宣统是年号,而非庙号,故C项错误;据材料图示“宣统三年”可知应为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故D项正确。【答案】D181938年中共在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这一决定()A促成了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B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C使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19下列关于表1中数据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表1 中国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法币)年份支出收入19371167870194110933202419451268031216519A战争导致支出增长迅猛 B民族工业发展增加政府税收收入C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D收支增长与货币发行量增加有关【考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 【解析】据材料时间19371945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争需要,支出增长迅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增加政府税收收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中国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可知1937、1941和1945年政府入不敷出,支出与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中国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收支增长与货币发行量增加有关,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20“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毛泽东的这段谈话()A标志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C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D推动了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社) 【解析】题干材料提到合作社,所以应该是发生在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后的事情。1953年,三大改造的开始标志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故A项错误;1958年,全国大办人民公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可知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故C项正确;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1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一包则灵”的现象。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D发展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据材料“包字进城,一包则灵”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城市国企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1984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建立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故B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包字进城,一包则灵”,与乡镇企业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22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A坚信君权神授 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C主张君主立宪 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考点】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 【解析】材料信息未涉及君权神授思想,故A项错误;据材料“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社会契约论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张君主立宪,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中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为维护专制统治,不可能信奉人民主权学说,故D项错误。【答案】B23图8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一张1899年手绘草图。其设计原理运用在交通工具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草图的作者应是()A史蒂芬孙 B莱特兄弟C福特 D富尔顿【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发明) 【解析】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与材料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1894年,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4“(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 B普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英国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战争,两国均属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俄国在一战后,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二、非选择题38(36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汉书朱博传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12分)(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10分)(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6分)【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行政监督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行政监督制度(2)雅典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解析】(1)第一小问基本内容,据材料一“,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可知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据材料一“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可知汉朝派遣刺史监察郡国,据材料二“(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可知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据材料二“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可知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据材料二“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可知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第二小问时代特征,据材料二“(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和“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第一小问是谁,据材料三“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和“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可知制定者为克利斯提尼;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三“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可知特点为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第三小问目的,据材料三“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可知维护民主政治。(3)第一小问原因,解读政府第四部门,首先需从美国政府的构成角度可知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据材料四“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和“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知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四“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行政监督主体上以公民大众为主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行政监督主体以监察官员为主体。(4)据材料一、二、三和设问“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联系所学可知加强监督立法,维护法律权威,官员监察和民众监督相结合,健全预防和惩戒机制,重视媒体监督作用,借鉴吸收政治文明成果。【答案】(1)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4分)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6分)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分)(2)制定:克利斯提尼。(2分)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目的:维护民主政治。(2分)(3)原因: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6分)不同:前者以监察官员为主体;后者以公民大众为主体。(4分)(4)谈谈:加强监督立法,维护法律权威;官员监察和民众监督相结合;健全预防和惩戒机制;重视媒体监督作用;借鉴吸收政治文明成果。(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41(16分)历史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易法有“平物价,通有无”、“抑兼并”的初衷,但机制的实质恰是减少商品流通量,剥削商人,将商人的利益“归之公上”。作为王安石发展商业的一项长期政策,政府财政的压力迫使市易法走向商业垄断的官营道路。大规模的官营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官营垄断如要运营下去,就不能亏本,就只能依靠超经济的行政力量剥削消费者和商人,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低水平。周筱赟、陈志广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材料二 由于日本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军事工业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加之经营庞大的国营企业经常亏损。1880年,明治政府决定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 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目的。(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政府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及其主要措施。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官(国)营经济弊端的整体认识。(10分)【考点】(1)王安石变法(2)日本明治维新【解析】(1)据材料一“市易法有平物价,通有无、抑兼并的初衷”可知稳定物价,抑制大商人等兼并势力,据材料一“但机制的实质恰是减少商品流通量,剥削商人,将商人的利益归之公上”可知发展商业(促进商品流通),据材料一“作为王安石发展商业的一项长期政策,政府财政的压力迫使市易法走向商业垄断的官营道路”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第一小问出发点,据材料二“由于日本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军事工业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加之经营庞大的国营企业经常亏损”可知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决定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和“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可知将国营工矿企业廉价转让给私人;第三小问整体认识,据材料一“大规模的官营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官营垄断如要运营下去,就不能亏本,就只能依靠超经济的行政力量剥削消费者和商人,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低水平”可知造成政府垄断,压制私营经济,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可知经济效益低下,增加财政负担,据材料一“大规模的官营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官营垄断如要运营下去,就不能亏本,就只能依靠超经济的行政力量剥削消费者和商人,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低水平”和材料二“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可知扰乱正常经济秩序(违背经济规律),不利经济健康发展。【答案】(1)目的:稳定物价;发展商业(促进商品流通);抑制大商人等兼并势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出发点: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经济效益。(4分)措施:将国营工矿企业廉价转让给私人。(2分)认识:造成政府垄断,压制私营经济;扰乱正常经济秩序(违背经济规律),不利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效益低下,增加财政负担。(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