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进化中的生物》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754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进化中的生物》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进化中的生物》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进化中的生物》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 进化中的生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资料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关系;能够应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和桦尺蠖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简单的解释。2、能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能举例说明达尔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敢于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3、能明确指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4、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分析资料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关系。2、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教学过程:一、达尔文的故事活动目标:1、能够明确说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2、能举例说明达尔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体现了什么地方。3、能将自己的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实施过程:1、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让学生阅读达尔文的故事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险。2、学生阅读完达尔文的故事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明确资料中介绍了达尔文的哪些科学研究方法,就学习达尔文哪些精神。3、活动结束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搜集一些有关达尔文的学习资料。二、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长颈鹿进化的大致过程,说出环境的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2、能选择一种同学们都熟悉的动物,考察其进化的大致过程。实施过程:1、长颈鹿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动物,研究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那样长的问题,会使学生很感兴趣。活动时先问学生是否见过长颈鹿,古代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为什么现在的长颈鹿脖子很长。2、学生谈过自己的初步想法后,再让学生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观点进行解释。3、教材中间的一段话是对自然选择的简要解释,以此为基础,适当联系上一单元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鼓励学生分析环境的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明确长颈进化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4活动后的交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资料,找一种动物的的进化过程给学生展示。三、关于桦尺蠖活动目标:1、能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角度推测两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2、能准确记录大家的发言要点。3、能有根据地评价大家的观点,并能说出自己评价的依据。4能搜集一个人类活动影响某种生物发生变化的实例。实施过程:1、有了上一活动的基础,本活动就尝试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完成。2、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促进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环境遭到破坏,无数的烟囱向空中排放着黑色的烟尘,使曼彻斯特周围的树木颜色发生了变化。3、引导学生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角度对两种体色桦尺蠖数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解,进一步体会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4对于小鼠标最后的问题:现在,英国曼彻斯特的灰色桦尺蠖又占大多数了,你能解释出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这时借此例自然而然地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学生将会感悟到人类的活动不仅影响到环境,还会影响到相应环境中的动物。桦尺蠖能生存下来,并不代表所有的动物在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时也能生存下来。 5此课的活动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有条理、有依据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6科学在线以金鱼的来历为例,向学生介绍了与自然选择不同的人工选择。拓展知识自然选择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达尔文虽借用了人工选择中的“选择”这个词,但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说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进行选择。按照达尔文的意见,自然选择不过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进化的观点看,能生存下来是最适者;又考虑到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现代综合进化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修正了达尔文的看法,认为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频率的过程。四、课时总结五、布置下课时任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模拟化石的形成活动目标:1、能根据自己设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各种化石进行分类。2、能举例解释“化石”的含义及其作用。3、能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化石形成的模拟实验。4能根据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推测化石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总结第一课时内容二、导言入新三、教学新内容1、活动开始时问学生是否了解化石,请学生先谈谈对化石的认识。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2、让学生观察所能提供的化石及教材中的插图,按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具体地观察化石,只要能说出道理,从教材提供的化石图片来看,可分为遗体化石和遗迹化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3、对于教材中小鼠标的话: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让学生在充分调动观察过化石的基础上畅所欲言。4 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按教材的步骤要求,用此种方法得到的化石与学生观察的化石不同,属于印模化石。 5 让学生尝试利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有一定难度,这时给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会相应增加。 四、教时总结。 五、布置下课时任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恐龙的灭绝活动目标:1、能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设计制作成恐龙档案卡。2、能举例说明科学家是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的。3、能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对假设说出几要理由。4能将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总结第一、二课时内容二、导言入新三、教学新内容1、学生掌握的有关恐龙的信息不管多少,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料。通过制作并交流恐龙档案卡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对研究恐龙的兴趣,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2、恐龙档案卡的交流活动只作一般性的要求。3、对于恐龙的灭绝问题,学术上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这可以给学生的讨论思考提供了空间。4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学生要懂得根据已知事实进行有根据的推测。5教师对学生的各类推测都不考虑其对错,鼓励任何一个观点。四、课时小结。五、全课教学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