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754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儿童外伤出血的家庭急救 一是消毒(医务人员用肥皂洗净消毒手),取干净的棉花沾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液洗净伤口污物。二是涂碘伏(红药水和碘伏不可同时使用)如表皮剥落者,可贴硼酸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用绷带包扎。出血的性质动脉出血:颜色鲜艳,呈喷射状,出血量多。 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持续性流血。微细血管及脏器出血:其色介于动、静脉血之间,由伤口涌出,但不如动脉喷得远止血方法。1、 一般止血:小伤口的外伤出血,可用生理盐水清理,冲洗局部,以不出血为度。2、 指压止血法:身体的某些部位的动脉出血,用拇指按住伤口的伤口上端(近心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3、 加压包扎法:当伤口大,出血多可用纱布等作为软垫放在伤口上,紧紧绷扎止血。4、 止血带止血法二、儿童异物入耳急救:1、如系小虫入耳,可用(1)窒息法:用手指紧紧塞住外耳道口以断氧。(2)光诱法:到暗室用手电筒照射耳孔,虫子喜光,会顺着光线爬出来。(3)淹毙法:耳道口朝上,滴入麻油35滴,几分钟后虫子会被淹死,再耳道口朝下,死虫随油液流出。2、如是水入耳,可用脱脂棉球把耳内水液吸出,或让进水一侧的耳道朝下,单脚跳跃,水珠即可流出。3、小豆粒、小弹丸之类东西入耳,使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跳跃艰难险阻可。4、以上方法无效时,切勿用尖锐物品入耳掏挖,而应赶紧上医院就医。三、烧烫伤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注意:起水疱尤其是皮肤破损,不可用水冲。预防:1、教育幼儿不玩火。 2、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安全的地方。 3、手提开水时提防幼儿冲跑过来。孩子喉咙烫伤怎么办?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咽喉烫伤不容忽视。引起咽喉烫烧伤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儿童性急,在外玩耍感到口渴后,回家端起水杯就喝,不管里面是不是刚倒好的开水;或是拿着刚沏好的茶水壶,用力吸吮;吃饭时忽然喝下一大口浮着热油而无蒸汽逸出的汤;吃汤圆过急,以致粘贴在喉部等。这些情况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儿童咽喉烫伤后,局部很快会发生水肿,在48小时内可达到高峰,并伴有呼吸不畅、喘息、哭声嘶哑,严重者还会引起发烧,甚至咽喉水肿,阻塞气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有可能造成儿童咽喉烫伤的事物,都应积极避免和预防。若发生咽喉烧烫伤,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一是不给孩子吃硬、热食物,应以软、凉食物为主,注意休息,避免哭啼;二是可用中药大青叶、荆芥、薄荷、黄连、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晾凉后让儿童缓缓服用。另外,儿童幼稚,难辨药液。家中应避免存放硫酸、强碱、酒精、氯液等高浓度腐蚀性液体,以免被儿童误食,引起严重后果。切记对咽喉水肿严重,已明显影响呼吸者,或误服有毒液体并同时引起中毒反应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四、鼻出血时要注意什么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当鼻出血发生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一忌惊慌。老师要镇定,可引导孩子做缓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放松。二忌仰卧。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相。要让孩子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更要指导孩子把流入口的血液尽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后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孩子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三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反而会引起炎症。四是要紧压鼻翼。医务人员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节紧紧压住孩子的双侧鼻翼,因为孩子的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压迫双侧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孩子的额头以助止血。鼻出血停止也要去医院检查,首先要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出血是因鼻腔粘膜破裂,小血管外露的话也可以及时处理,避免再次出血。五、儿童踝关节扭伤急救立即脱下鞋子,举起伤脚。如果足部肿胀无法脱鞋时就用剪刀剪开脱掉。迅速冷敷。用冷水毛巾或冰袋放在伤部或将伤脚放进盛满冰块的桶内,其效果会更好。千万不要在冷敷前揉擦或按摩,否则会使伤部变大。固定。冷敷后用弹力绷带扎紧扭伤部位。方法为先在足踝部绕1圈,接着绕至足背和脚底后,绕回足背,再在足踝部多绕一圈扎紧;如果伤部疼痛剧烈,说明有骨折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处理。将伤部抬高,减轻疼痛并保持安静。经过24小时,肿胀和疼痛过后,没有发现骨折征象,可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血肿及时吸收。儿童骨折急救法:1、骨折时,举高并固定住肢体。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孩子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会自行消除。如果2至4小时内,孩子感觉活动或走动时疼痛更加剧烈,则父母应考虑带孩子去医院骨科就诊。2、显而易见的折断则需要及时治疗。父母应立即给医生打电话。不要移动孩子,如果可能,把孩子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纱布或细绳子,这些都可能阻碍血液循环。六、小儿手指夹伤如何救治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学校的门户、铁闸、窗框、抽屉或者汽车门等,最容易夹伤手指,伤者多是活泼好动的儿童。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切断、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因此,儿童在玩耍或出入门户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出现意外夹伤,可以按下列方法救治:1、家长不必惊慌,先安慰小孩,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2、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3、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4、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5、治疗夹伤期间避免入浴儿童暑热症的急救症状1:夏天气温低、湿度大,如果通风不好,肌体散热功能可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头疼、眩晕、疲乏、高热、呼吸加快。急救措施:用冰袋敷额头或温水浸湿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注意不能使体温骤降至38度以下,以免出现抽搐。同时,每10分钟监测一次,必要时送医院治疗。症状2: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通过体表蒸发的体内液体丢失量大。患儿容易出现大汗淋漓、虚脱、四肢冰凉、体温低于正常值、血压偏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急救措施: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平卧或将头部放低,可以饮用微凉的淡盐水,边做上述急救,边准备送医院治疗。症状3:夏季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头部,没有任何遮阳措施在太阳底下玩耍的孩子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和嗜睡。急救措施:立即将孩子转移至荫凉处,用凉毛巾或凉水袋进行头部降温,一般可很快恢复正常。痉挛紧急处理1.出现呼吸停止时,要马上作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碰到高热痉挛、抽搐的病人,首先将病人移至凉快的地方,解松衣服,在头、颈、腋下、大腿根部用冰袋冷敷,并给病人喝冷盐开水。以失去意识或抽搐剧烈者,要使病人呈昏睡体位,叫救护车送医院处理。2.经常反复发作抽搐要作详细检查,反复出现抽搐症状的,除了癫痫外,也可能由脑血客障碍或脑肿瘤的原因引起的。高热引起幼儿抽搐症状是很普遍的。反复抽搐时要作全面检查。癫痫是由脑机能障碍引起的,有障碍痉挛、抽搐等。出现抽搐、摔倒在地是发作的典型症状,但其间也有瞬间的意识消失、腹痛感等。癫痫的症状随年龄、病因而异,要送医院作神经科检查。儿童头部外伤 如何急救儿童头部外伤较常见。最危险的就是颅内出血了。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差错,家长要留意头部受伤孩子的状况,并作一些简单的检查和观察。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二、用手详细地检查孩子的头颅,头皮隆起的包一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用手摸清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若有则意味着颅骨受外力冲撞而破裂或下陷,有可能损伤脑膜或脑实质,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观察。三、注意观察孩子外伤后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当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变化,例如出奇地静、呆滞、不愿动、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四、外伤以后出现呕吐,是一个危险信号,可能是颅内出血引起颅内高压所致,须立即送急诊检查,切莫拖延。否则,病孩可在几十分钟内发生昏迷,并有生命危险。五、注意观察孩子的四肢活动是否对称,若发现孩子的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或不能活动,有可能仅仅是肢体损伤,也有可能是头颅外伤的严重表现,而且往往是后期出现的症状。为保险起见,应将孩子及时送医院检查。扎刺了怎么安全处理如果是大刺或已深入皮肤,切勿自行取出,应该找医生或到医院的急救部门求诊。肉眼看得见的小刺一般可以用镊子拔出,但要注意卫生,动用前必须洗净双手。切勿对着伤口咳嗽或者打喷嚏,以免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镊子必须用火柴、打火机或煤气炉烧过,进行消毒,冷却后才可以使用。消毒后不要拭去镊子上的烟垢,也不要触及镊子的末端。如果小刺扎得较深,就得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动手,以免弄巧反拙,小刺更难取出。肮脏的小刺刺进皮肤,或无污染小刺留在皮肤内久未拔出,都可能引致破伤风。刺伤、烧伤、动物咬伤、交通事故以及农耕意外的伤者,都可能患破伤风。小儿消化道异物的应急方法。当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需想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再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尤其儿童更易发生。误吞异物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形针等带尖、带钩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在一般情况下,异物进入消化道后,除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异物外,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钮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的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为防其滞留于消化道,可多给患儿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过两三天,也有不数经三四周后才排出。每次患儿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直至确认异物已排出为止。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必须去医院急诊治疗。若经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则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处置。如果在给小儿测体温时,不慎咬断口表将水银吞入,家长不要慌忙给小孩喂牛奶、豆浆鸡蛋清,以期使水银与这些食物中的蛋白结合,防止水银被吸收而中毒。而应立刻让小孩用清水漱口,清除口内的碎玻璃,只要没有大块碎玻璃被吞下就不会有任何危险。通常情况下,误咽口表内的水银后,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即可从粪便中安然排出。当然,水银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成气态汞,被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中毒。所以,对于散落在地的水银要及时清除,以防吸入中毒。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形针、碎玻璃等光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象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