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7266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开始重建其电力工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美国、阿根廷等国家。目的在于打破垄断、引入公平竞争和改善经济效率,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些导致电力工业特别是发电方的市场化,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形成。国外电力市场主要有4种代表性模式: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州。在这一方面获得成功的国家的经验表明,电力市场的建立确实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1)发达国家的英国,在建立电力市场后,无论是民用电,还是工业用电的电价都大幅下降;(2)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电力工业引入市场机制后,吸引了大量的电厂建设资金,解决了国内的缺电问题。(3)我国国内电力市场的改革取向首先是“网厂分开、竞价上网”,即将电网经营企业拥有的发电公司与电网分开,建立规范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发电实体,市场只对发电侧开放。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市场主体是各独立发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电网经营企业负责组织各发电公司间的竞争,政府负责对电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中国电力市场继续保持着输、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保留供电营业区,每个供电营业区只有一个指定的供电机构向终端用户供电,同时根据“省为实体”的方针,我国的电力市场以省级电力市场为主,各省电力公司是其省内电力市场竞争的组织者,指导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2.1 英国电力市场英国电网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三个独立电网。前者已实行电力市场运营,而后两者的用电量仅占全英国的10%,尚未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意义上的英国电网,是指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改革前,电力由国家经营,为公有制。专设中央发电局全面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的发电、输电和配电,实行高度垄断。改革后,英国电力市场中,发、输、供电完全分离。把发电厂卖给两家私营发电公司,把12个配电网全部卖给私营配电公司。为了保证所有电力市场的参与者平等地使用电网,防止电网所有者利用垄断地位限制市场贸易,英国电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高压输电网全部收归国有,由国营公司经营管理,并在电力法中明确规定,电网在满足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向所有电力市场成员开放,只留下高压输电和核电仍属国有。2.2 美国电力市场美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以佛罗里达州和加州电力市场为典型。佛罗里达电力联合集团的电力市场属于自然发育模式;加州则实行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美国加州电力市场的特点是:(1)把原来属于国营电力公司所有的电厂都卖掉,成为独立发电厂。(2)原来加州没有统一的调度中心,改革后成立一个独立系统调度中心(ISO)负责输电网的安全运行。另外再成立一个电力交易中心(PX)负责网内的电力交易。两个机构互相平衡,互不隶属。ISO和PX是非赢利单位,不拥有任何输电设备。由于将大部分发电厂出售给几家电力批发商。为鼓励供电企业之间竞争、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加州通过了一项改革电力供应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加州的电力公司必须通过电力批发市场从发电厂购买电力、然后出售给用户,零售电价实行上限等。2000年末,由于用电量连续剧增,发电量锐减,批发电价上涨,从加州外购电难(加州25的电量需外购,而州外的电力公司担心加州的电力公司无力付清电费),使加州的电力供应商叫苦不迭。因为无论电力批发价多高他们都得买来,按政府规定的较低的零售价售出。这使得几家大的供电电力公司负债超过115亿美元,难以为继。加州政府不得不动用政府资金购电,到2001年的1月29日,不到两周,州政府就用尽了4亿美元的能源紧急储备资金。2月1日,州长签署了一项100亿美元的能源救助计划,以使州政府可在市场上买卖能源。几家大的供电电力公司已濒临破产,上百亿美元的债务决不是这两家公司背得动的。2.3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澳大利亚自1990年开始对电力工业进行改革,于1991年5月成立了国家电网管理委员会。澳大利亚建立电力市场的原则是在发电和电力供应中引进竞争机制,要求开放国家电网,允许私营电厂、国有公司及公有、私有用户在大电力系统中进行公开交易,从而增加市场成员的选择范围。发电厂:负责生产电力。目前主要有8家独立发电厂,每个发电厂的容量都超过500MW,有的发电厂属于国有,有的由私人拥有。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规定,所有容量超过30MW的发电厂,必须参加电力批发交易市场。用户:只允许负荷容量超过10MW的大用户可以选择供电方,将来限制可能会逐渐放宽。零售商:从市场中购买批发电力,向用户售电。网络: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的输配电网络并没有收归国有,而是作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承担电能的输送与分配,并收取费用。发电厂1发电厂2发电厂8电力联合运营中心零售商用户大用户对于容量超过10MW的大用户,有权自由选择供应方。首先,用户必须选择是参与零售贸易还是批发电力市场贸易。如果用户进入批发电力市场贸易,则用户的选择范围很大。用户进入批发电力市场,首先要进行登记,缴纳成员费,满足咨询要求,遵守电力市场的规约。所有的批发电力交易,均需经过电力联合运营中心。可以认为所有的电力供应及消费均经过电力联合运营中心。对于小用户,则必须参加零售贸易。其所需电力由零售商供应。零售商购买批发电力并交付网络的费用,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零售商,从而获得最优的电价和供电方式。零售商为了争取用户,将千方百计降低电价,增加供电方式、服务方案、信用方案等,从而在供电业务中引进了竞争。由零售商供电的用户,虽然不经过电力联合运营中心,但此时零售商是电力联合运营中心的用户,其电力由电力联合运营中心供应。2.4 挪威电力市场挪威自1991年通过法律引入竞争机制,但这种机制并不改变所有权。原来的全国发电容量中55属于各市,30属于国家,15属于私有。改革后产权不变,只是国营部分分成一个纯发电公司,一个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电网的调度和电力交易)。配电公司则从网上购电。挪威电力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约70的电量按双边合同供电,这是由于在改革前许多水电站都是各市为了本市供电而投资兴建的,他们往往愿意签订长期双边合同,以免电价随供水量的起伏而变化。但这些双边合同必须得到调度中心的批准。2.5 中国电力市场从1998年开始,中国确立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方针,标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中国电力市场改革首先在山东、上海、浙江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6个省网进行试点。2000年1月上海、山东、浙江等省市发电侧电力市场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2002年12月29日,中国电力拆分重组成的11家公司宣告成立。这11家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电力市场真正实现厂网分开,引入了竞争机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中国现行电力市场的特点:1.发电侧电力市场: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的方针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即将电网经营企业拥有的发电厂与电网分开,建立规范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发电实体,市场目前只对发电侧开放。2.市场购买者模式 :我国现行发电侧电力市场的模式是“1+N”模式,“1”是指电力市场的单一购买者,即电网经营企业;“N”是指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独立发电企业。用户不能与发电厂签订购电合同,只能由电网经营企业采用趸售或零售的方式供电。3.部分电量竞价上网:在电力市场建立的初期,我国采用了部分电量竞价上网的方式,一般安排当年市场用电需求的10%-20%作为竞争电量,其余的作为基本电量(合同电量)。4.双轨制竞争体系:对于市场竞争,采用了“差价合约(CFD)”的结算方式,即基本电量部分按国家批准的合同电价结算,竞争电量部分按竞价电价结算,未完成的原合同电量部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一体系基本上解决了原有的合同问题。对于竞价电价,我国各试点单位大多数采用了满足负荷预测的最后一台机组出力对应的报价作为结算的竞价电价。 5.交易的方式:电力市场的交易,一般分为期货交易、现货交易、实时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输电权交易五种形式。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试点单位主要采用了前三种交易方式,辅助服务交易和输电权交易尚未开展。在单一购电者模式下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组织发电公司竞争的电网经营企业担负着保证向用户供电的义务。所以,电网经营企业为了防止严重的缺点或电价急剧升高的风险,必须与发电公司签订一定数量的长期合同。现货交易是指按照发电机组的报价,提前1天确定第2天的发电计划。现行的现货交易主要采用2种方式:一种是将长期合同视为经济合同而不是物理合同,在编制第2天的发电计划时,按照各个发电厂的申报数据,编制交易计划,如果现货市场的发电计划与长期合同不一致,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补偿;另一种是将长期合同视为物理合同,长期合同确定的电量在现货市场首先安排,其余部分作为交易电量编制计划。实时交易是指在交易日当天确定的发电计划。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发电和负荷应实时平衡。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提前1天编制的计划与实际之间总会存在差别,所以,必须建立实时交易市场。实时交易市场的作用有2个:一是实现发电和负荷的平衡;二是提高竞争的力度。辅助服务交易是电力市场中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辅助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调频、调峰、无功与黑启动。目前,辅助服务指标的量化、辅助服务成本的计算以及付费等比较复杂,世界各国电力市场的做法不尽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