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失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979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熊岳高级中学于菊超重和失重一、 教材分析 超重和失重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条件。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感受超重、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超重、失重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实质。教学难点:(1)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例分析。二、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可能将超重、失重现象与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割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超重、失重只是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而已。三、教法和学法:教法: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 四、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跳楼机视频,让体验过的学生回答亲身感受,并提出疑问,从而引入本节课题。设计意图:利用贴近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出课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新课教学:(1)实验探究: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1) 人站在静止在电梯里的台秤上时,台秤示数如何?2) 当电梯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台秤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让学生先猜想,再播放视频观察示数如何变化)3) 画出受力图,并标出速度、加速度方向。利用已学的知识写出表达式分析出人对台称的压力,比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G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向上加速F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 F =ma所以F=G-maG向上减速 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 F =ma所以F=G-maGGFav向下减速, 此过程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四种状态下压力与重力关系,并请学生上黑板板书其探究过程,老师并对其内容进行点评。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超重:F拉G,或F压G 失重:F拉G,或F压 G,或F压 G 失重:F拉 G,或F压 G 条件:加速度a方向向上 条件:加速度a方向下 F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 F =ma所以F=G-maG向上减速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 F =ma所以F=G-maG向上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GFav向下减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