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梯形的性质说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93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梯形的性质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梯形的性质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梯形的性质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梯形的性质(说课稿)党店一中 张 晓 娇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 “梯形的性质”是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三节的内容。梯形是学生早已认识的平面图形,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梯形性质的系统学习。教材把本节安排在“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之后,主要是因为我们常通过做辅助线以及平移、旋转的方法,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解决,故本节知识既是前面知识应用,又是对四边形知识体系的一个完善,使学生对四边形分类有一个全面了解;另外,由于下册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即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因此,我认为对本节教材不能拔的过高。我所担任的班级共72名同学,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简单的计算和说理。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说理意识。 2、经历探索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 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情和自信心。3、重、难点:重点:梯形及特殊梯形 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特征。难点:梯形特征虽比较简单,但解题方法、思考角度与平行四边形稍有不同,且 解法往往不唯一,故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根据本班学生的接受情况,我 认为运用梯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二、教法的运用 由于本节内容梯形概念、等腰梯形特征非常适宜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得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几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适时点播,这也正是所新课程倡导的。三、说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上海世博会中含有梯形图案的几个实物的照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观察,从而导入本课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小组交流的教学方法,这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总结过程中感受到梯形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受实物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结合旧知,探索新知在回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归纳梯形及特殊的梯形的定义,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寻找生活中的梯形本。建立初步的梯形的概念系统,发展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这个阶段我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围绕学习目标前进)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让学生画、剪等腰梯形,通过折叠,测量、观察,交流认识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其它的性质,能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发现,体现科学发现并不神秘,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相互合作成功的快乐。(这一环节是以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同时,教师围绕梯形的性质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分析,同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小组合作意识。另外,通过直观演示及自己动手在获得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数学推理创造条件。)4、例题学习,应用新知 师生共同分析例题,教师只是起点拔作用,处理内容为课本节两个例题,可以让学生体会解决梯形问题常用方法,(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学生们对于梯形及等腰梯形的性已经是心中有数,此时就是在老师的有效点拔下,让学生灵活的对知识进行合理应用,强调学生书写要规范)5、自主探索,巩固新知。 这是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思考参与课堂,老师不再参与,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已比较多,因此练习不适合多,要少而精,书上的两个练习就是很好的素材。(第一小题填空题,我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做题思路,引导其语言精炼性、准确性;第二小题我让三个学生进行演板,并让其它学生对他们的做题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学生说理能力,另外它还充分地暴露学生学习中盲点、易错点。便于老师及时纠正和指导)归纳小结,提高认识由学生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收获进而归纳本节学习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后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作业布置:教科书P111习题16.3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