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市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824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商丘市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商丘市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商丘市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上学期月考语 文 试 卷(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A、百舸(g) 忸怩(n) 漫溯(s) 卒起不意(z)B、彳亍(ch) 阻遏() 寥廓(lio) 夜缒而出(zhu)C、颓圮(p) 团箕(q) 叱 (ch)骂 变徵之声(zhng)D 淬火(cu) 氾(fn)南 刀俎(z) 共(gng)其乏困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戮没 笙潇 凄婉 百舸争流B嗔目 斑斓 穤米 挥斥方遒C火钵 濡缕 偏袒 漫江碧透D箕踞 荡漾 寂寥 鱼翔浅低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B不阙秦,将焉取之C秦王还柱而走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位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教版语文新诗单元选录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旧体诗词。B.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C.今天我们学校来了大约一百多位参观者。D.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6、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_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每小题4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68题。(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C、君知其难也 D、又欲肆其西封8、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B、/C、/ D、/9、下面四个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以其无礼于晋 D、夫晋,何厌之有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面911题。(12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0、与例句中“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前而为歌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赵王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C、皆白衣冠以送之D、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11、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C、嘉为先言于秦王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2、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和宾客 “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B、“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三、默写与翻译(16分)13名篇名句默写。(每空分共6分)(1)曾记否,_,_?(2)_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 。(3)在雨的哀曲里,_, 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1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分)(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20分)小鱼与波浪 林清玄(1)一条小鱼浮出水面看蓝天,偶然间遇到了波浪。(2)小鱼便与波浪在海面上游戏,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汹涌前进。(3)小鱼在波浪里兴奋得大叫:“你每天都过着这么刺激的生活吗?简直太棒了。”(4)波浪说:“岂止是每天过这样刺激的生活,几乎每一刻都这么刺激呀!不有更刺激的,要有潮汐变化,或者狂风暴雨,那才真是兴奋得心脏都会跳出来!”(5)小鱼说:“真希望我也_,每天随着风雨、潮汐流动,不知道有多么好!”在波浪中游戏的小鱼,很快就累了,他对波浪说:“波浪,我想到海底安静安静,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呢?”(6)波浪还来不及回答,就被一个大浪冲到很远的地方,小鱼只好自己潜入海底,休息去了。(7)小鱼每天都上来和波浪游戏,每次都邀请波浪到海底去,但波浪总是没有回答,就被冲走了。(8)这一天,小鱼下定决心要问明原因,他问波浪说:“我要到海底安静安静,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呢?”问完话,小鱼就紧紧牵着波浪的裙子,被冲到很远的地方。(9)波浪无奈地说:“我也很想到海底安静一下,可是不行呀!波浪只能活在海面上浅浅的地方,进了海底就死了。而且,我们波浪是不自由的,被后面的浪推着前进。一起风,跑得快累死了;潮汐一变,又被拖得全身发颤。真希望我能变成小鱼,潜入深深的海底,休息休息”(10)波浪还没说完,突然被一个大浪打到几丈高,小鱼吓得一溜烟钻进平静无波的海里。 (11)小鱼心里_想着:“像波浪这样生活,实在太可怜了,连一刻也不能安静,又不能自主。还是做一条小鱼比较好呀!”15、根据前文,补出第(5)段中横线上小鱼的话:_(2分),这说明小鱼想追求_(2分)的生活。16、第(7)段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是_(2分)所用。小鱼“很快就累了”,要到“海底安静安静”和第段前半段形成了_(2分),说明_(2分)。17、(9)(10)两段主要突出“波浪”的_(2分),从而引出它对_(2分)的渴望。18、(11)段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A、勇往直前B、无拘无束C、不由自主D、情不自禁 19、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还是做一条小鱼比较好呀”? _ _(50字左右)(4分)五、语言表达(6分)20下面是一首小诗。读后请仿照相应的句子,把(1)、(2)、(3)三条横线上空缺的句子补齐。要求想象合理、顺畅、连贯。(6分)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1)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2) (3)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六、(60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门,我们每天进进出出。人的一生也会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有时却入不了“门”,有时又出了“门”;有时摸不着“门”,有时打不开“门”;有时希望关着“门”,有时为了开着“门”它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多少烦恼、多少启迪、多少警策。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运用联想和想象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B 2. C 解析:A笙箫 B瞋目、糯米 D鱼翔浅底3. B解析:A知通智 C还通环 D振通震4. D 解析:末两句表达诗人对生她养她、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5. D 解析:A句式杂糅 B介词淹没主语 C不合逻辑6B解析:本语段的题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句把才能与耐得寂寞并列,未能突出本语段强调的重点(观点)。C句内容不够合理,为了突出耐得寂寞而否认了才能的作用。D句中把耐得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语段的中心。7. B解析:B为语气词 , ACD为代词8. A解析: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义,结构助词“的”代词9. B解析:例句与为B被动句 A为判断句 C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D为宾语前置句10. C解析:例句与C名词作动词 AB名词作状语 D形容词作名词11. D解析:例句与D为定语后置 A为判断句 B为宾语前置句 C为介宾结构后置句12. D解析:全文情节的高潮是后文的“荆轲刺秦王”。13. (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14. (1)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荆轲。15、能变成一个波浪;充满刺激、兴奋(意对即可;“刺激”不少)16、转折(或“承上启下”、“过渡”)对比一味的追求刺激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还必须有休息和安静(意对即可,注意与“怕苦怕累”无关)17、匆忙、没有自由;必要的休息和宁静(无“必要的”应扣1分)18、C. 19、波浪虽有刺激、兴奋,但没有休息和宁静,更重要的是没有自由。而小鱼有自由,可以追求刺激、兴奋、快乐的生活,又可以享受必要的休闲和宁静。20.答案示例:(1)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2)还有绿洲在不远的前方等待 (3)只要明天还在解析:句式一致,内容基本能够上下衔接即可。适当注意所填内容中“意象”的选取应符合整个语境,适当注意押韵。主要从句式内容角度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