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327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D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人在高为h的地方,斜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人对这个物体做的功为( )Amv+mgh BmvmvC. mvmgh Dmv 3有只船在水中航行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现在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航行,若保持牵引力恒定,经过时间t1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1,最终以2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若保持牵引力的功率恒定,经过时间t2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2,最终也以2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 )At1=t2 Ba2=3a1 Ct1t2 Da2=2a14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估算出的物理量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5如图所示,两物体质量m1=2m2,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u2=2u1,当烧断细线后,弹簧恢复到原长时,两物体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均不为零; 两物体原来静止,则( )A两物体在脱离弹簧时速率最大B两物体在脱离弹簧时速率之比v1/v2=1/2C两物体的速率同时达到最大值D两物体在弹开后同时达到静止6质量相同的两个摆球A和B,其摆线长度不同,当它们都从同一水平位置,而且摆线都处于水平不松驰状态由静止释放,如右图所示,并以此位置为零势面,到达最低点时,以下说法正确的应是()A它们的机械能 B它们的动能C它们的加速度 D它们对摆线拉力7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是:A可以定点在东莞市上空B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肯定是同步卫星C同步卫星内的仪器处于超重状态D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第8题图8、2005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绕地球飞行77圈,行程约325万公里。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沿椭圆轨道运行如图所示,地球的中心位于椭圆的个焦点上A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B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则飞船从A点开始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个周期内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9、如图所示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图象,由图可以推断,振动系统( ) A. 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 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 C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 D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10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中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如果要在这个星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A B C D二、实验题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所用学生电源的输出端有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情况。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右图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的纸带,同时接通电源打出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答卷下行上,并简述其原因 1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较准确的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和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练成折线-1530451O20 40 60 80CBA1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 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为 m/s。(g取10 m/s2)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ABCs5ROR14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能回到高处A 。求男演员落地点C 与O 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m1=2m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 , C 点比O 点低5R。15如图所示光滑的桌面上有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11kg,m22kg,它们共同压缩一个弹簧。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两个木块离开弹簧,在桌面上滑行,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木块1到桌面的水平距离S15m,桌面高h1.25m,g=10m/s2.求(1)木快2落地时的速率(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121 16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h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又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表质量。17质量为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的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0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因数为求: (1)在滑块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前,平板车滑过的距离d; (2)滑块滑上平板车在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前相对平板车滑过的距离s;(3)在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前滑块滑行的时间t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参考答案1B 2C, 3B,C 4BD 5BCD 6CD 7 C 8C 9B 10A11(1)C没有必要进行,该实验与重锤质量无关;(2)B操作错误,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3)D操作不恰当,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再释放纸带.12A C E 13 2, 214解:设分离前男女演员在秋千最低点B 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1+m2)gR=(m1+m2)v02设刚分离时男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v0相同;女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2,方向与v0相反,由动量守恒,(m1+m2)v0=m1v1m2v2分离后,男演员做平抛运动,设男演员从被推出到落在C点所需的时间为t ,根据题给条件,由运动学规律,4R=gt2 s=v1t根据题给条件,女演员刚好回到A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2gR=m2v22v2v1v2gt已知 m1=2m2,由以上各式可得 s=8R15由平抛运动规律 h=1/2gt2 t=0.55s (1) s1=v1t v1=10m/s 弹簧弹开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m1v1=m2v2 v2=m1v1/m2=5m/s v=2(2)由系统机械能守恒 Ep=1/2m1v12+1/2m2v22=7.5J16解: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 L=v0t-竖直方向- 星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17(1)滑块滑上平板车至与平板车相对静止过程中动量守恒:mv0=(m+M)v-v=由动能定理,对平板车:fd=Mv2-f=mgmgd=Md= (2)由能量守恒,对系统有:mgs=mv02-(M+m)v2- -解得: s=-(3)此过程中滑块与平板车滑行时间相同,由动量定理,对平板车:ft=Mv-0 -t=- - 滑块滑行的时间也为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