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6286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杭州至瑞丽公路大理至丽江联络线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表 承包人:云南云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标 段:TJ06监理人: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致 (驻地监理工程师) 王 蜀 先生: 根据合同要求,我们已经作好 玉龙大桥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 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现要求该分项工程正式开工,请予批准。上一步工作检验结果(如果有): 申请开工工程项目: 玉龙大桥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1月16日计划完成日期:2011年11月19日此项工程负责人姓名:刘万华记事: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附件:1、劳动组织,管理人员,设备,材料等准备情况;2、施工放样报验单;3、分项工程进度计划;4、试验资料;5、其它监理员意见:签字: 年 月 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签 字: 年 月 日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签 字: 年 月 日 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杭州至瑞丽公路大理至丽江联络线进场设备(仪器)报验单承包人:云南云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桩号:k27+900k34+238.14监理人: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 段:TJ06 编号: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里程桩号k33+535玉龙大桥致 驻地监理工程师 王 蜀 先生:根据合同要求,以下设备已经进场且试运行正常,请予查验,并准予使用。项目经理: 日期: 年 月 日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1钢筋切断机台22011年1月12日良好2交流电焊机 30KVA 台22011年1月12日良好3凿毛机 台12011年1月12日良好4油泵 ZB4500台22011年2月17日良好5压浆机 2NB6-32台12011年1月23日良好6千斤顶 YCW250A台22011年2月17日良好7油压表中国红旗台22011年2月17日良好8 9 1011 12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经检查,以上设备数量能满足/不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性能可以/不可以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可以/不可以投入使用。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驻地办审查意见:经检查,以上设备数量能满足/不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性能可以/不可以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可以/不可以投入使用。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杭州至瑞丽公路大理至丽江联络线进场人员报验单承包人:云南云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桩号:k27+900k34+238.14监理人: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 段:TJ06 编号: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里程桩号k33+535玉龙大桥致 驻地监理工程师 王 蜀 先生:根据合同要求,以下人员已经进场到位,请予审查,并准予批准。项目经理: 日期: 年 月 日序号姓名性别职务工作岗位备注1李德荣男工程部部长桥梁工程师2刘万华男现场技术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3储从信男工地负责人现场管理4夏传胡男技术员测量员5尚书军男技术员质检员6杨金诚男技术员安全员7郭文旺男施工组组长施工组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驻地办审查意见: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杭州至瑞丽公路大理至丽江联络线施工技术方案审批表承包人:云南云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桩号:k27+900k34+238.14监理人: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 段:TJ06 编号:致 驻地监理工程师 王 蜀 先生:现上报下列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请给予审批。附件:1、施工技术方案(包括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措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道路保通措施等); 2、千斤顶测试证书;3、T梁张拉伸长值计算表。项目总工程师: 年 月 日工程名称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桩号k33+535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1月16日计划完工日期2011年11月19日施工方案简要说明: 本工程由第四工程队负责施工,工程队队长:刘万华,现场管理:储从信,桥梁工程师:李德荣。配备测量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试验员1人,施工人员14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K33+535玉龙大桥第1、2跨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 K33+535玉龙大桥位于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6合同海东段。本桥为跨越水塘及乡村道路而设,孔跨布置为:左幅24孔30米(路中线处)T形连续梁桥;右幅21孔30米(路中线处)T形连续梁桥。左幅采用五联(45孔一连+4孔一联)连续结构;右幅采用五联(5孔一联+44孔一联)连续结构;全桥共计12道伸缩缝。(一)技术标准:1.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2. 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2g,地震基本烈度度。3. 桥面净宽:2桥宽12米。4. 设计速度:80km/h。5. 设计基本风速:36m/s。(二)主要材料: 预制T形梁、横隔板、翼板湿接缝采用C50;伸缩缝预留槽采用C50钢纤维混凝土;桥面现浇层混凝土采用C50。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GB/T 5224-2003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所采用的锚具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正负弯矩钢束成孔方式均采用塑料波纹管及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波纹管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的规定。普通钢筋采用热轧HPB235、HRB335钢筋。二、施工准备工作: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内容马上与业主、监理及设计部门联系,及时解决,为顺利施工做好最基本的保证。2、在认真审阅图纸和现场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立即对具体施工人员或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每一位人员都明白设计及方案的编制意图并能够正确组织施工。3、加强标准计量和材料检验的基础工作,不违规计量,所有进场材料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配合比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4、所有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施工期间定期校正,以保证其应有的精度。三、进场人员及设备本段设技术队长1人、现场管理1人,测量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试验员1人。配备现场施工人员14人,其中钢筋工5人,焊工2人,混凝土工5人,电工1人,施工组组长1人。进场设备主要包括油压千斤顶2套(250T),钢筋弯曲机、切割机各1台,电焊机3台,压浆机一台(2NB6-32型)。四、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一)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场设在预制场与钢筋场之间,搭建工棚存放,并按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按所预制梁片的下料单下料、梳顺、编束、编号存放;检查预应力孔道,梁体浇筑完后,先用通孔器进行清孔,再用高压水冲洗孔道,最后用不含油的高压风将孔道中的水吹出,确保孔道畅通;加工简易千斤顶提升支架,使千斤顶在张拉时能准确对位,移动方便;千斤顶、高压油泵和油表配套标定,配套使用。(2)、穿钢绞线束时,采用卷杨机辅助人工穿束,钢绞线束两端露出锚垫板的长度大致相等。(3)、钢绞线张拉,待预制砼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90%,且养生期大于10天后方可张拉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 Ryb =1395MP,张拉时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0第1210、3条执行,张拉力和钢绞线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控。张拉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分级张拉,与人指挥同步进行,张拉时油表读数要准确,认真测量伸长量及钢绞线回缩量,并做好记录。(4)、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顺序为:N7(一次张拉到控制力的100%) N8(一次张拉到控制力的100%) N5(一次张拉到控制力的100%) N4(一次张拉到控制力的100%) N6(一次张拉到控制力的100%)。(5)、张拉步骤:桥面板负弯矩钢束张拉步骤: 初始张拉力PO(PO=0.15P) 持荷3分钟 测引伸量1 张拉到总吨位P 持荷3分钟 测引伸量2 锚固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先将钢绞线略微张拉,以消除钢绞线松驰状态,并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当钢绞线初始应力达到张拉控制的15%时,可在钢绞线上划上一个记号,作为量测延伸率的参考点,并检查钢绞线有无滑丝。、当预应力加至设计规定值,钢绞线方可锚固,千斤顶的压力在锚具和钢绞线不受振动的方式下予以解除。、张拉操作认真做到三对中,即孔道、锚固、千斤顶对中;一慢二快,即大缸充油慢,对中找平动作快。、张拉时两侧同步进行,统一指挥,分次进行,每张拉一次观察有无滑丝,滑移现象,出现异常查找原因,立即处理。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如果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张拉设备应重新校验:千斤顶漏油、油表指针不回零、调换千斤顶油表。(6)、张拉过程中的滑、断丝情况:、张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张拉工艺防止滑丝、断丝:A、当锚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时,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B、锚具在使用前须要先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C、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一般均在缓慢平移中进行。特别是要避免大缸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易发生滑丝。D、张拉操作严格按规定进行,防止钢绞线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张拉过程中的滑丝、 断丝处理: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在钢丝上作好醒目的标记,如果发现滑丝,解决措施一般是对钢绞线进行卸荷,如果是严重滑丝或在滑丝过程中钢铰线受到严重伤害,则应将锚具全部卸荷,找出原因对受损严重的钢绞线更换并解决后重新进行张拉。单根滑丝时,根据情况可以对单根钢绞线进行张拉。断丝时一般应卸荷、松锚、换束、重新张拉至设计应力值。、张拉完成后,用截割机将多余钢绞线截除。(7)、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张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熟悉掌握操作技能,了解张拉设备原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张拉现场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防止预应力钢铰线拉断或锚具弹出伤人。、油泵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螺丝。、作业应由专人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钢铰线,在测量延伸量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防止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高压油泵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已张拉完成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止预应力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8)、计算公式:(理论伸长值计算见后)A、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预应力的计算: PP=P1-e-(kL+)(KX+)PP:预应力钢铰线的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钢铰线张拉力(N)K:孔道偏差系数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钢铰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张拉端与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的切线夹角之和(rad)注:当预应力钢绞线为直线时且K=0时,PP=P,张拉力的作用线应与预应力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曲线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相互重合,不得偏移。B、预应力钢铰线伸长值的计算:1、理论伸长值:L= PPL /(APEP)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PP:预应力钢铰线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钢铰线的截面面积(mm2)EP:钢铰线的弹性模量(N/mm2)2、实际引伸量的计算:= 式中:P设计张拉吨位,PO初始张拉吨位(15%的张拉吨位),1、2分别为初始张拉吨位和设计吨位测量时刻钢绞线的引伸量。 张拉过程中采用双控,即同时控制应力和引伸量。本桥中T梁张拉过程分为三级,即初应力状态(15%张拉控制应力),50%张拉控制应力状态,100%张拉控制应力状态。张拉结束后的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延伸量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各级状态下应力值应为油表读数换算值及引伸量见后)(9)、预应力张拉后的记录及报告:每次预应力张拉完成以后,由技术人员抄录以下数据:A、每个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书。B、测量预应力钢绞线延伸量时的初应力。C、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D、千斤顶放松后的回缩量。E、张拉中间阶段测得得延伸量及相应的拉力。F、张拉时的温度情况。H、张拉过程中的滑断丝情况。二)、孔道压浆:考虑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耐久性和解决预应力孔道压浆不饱满、不密实的问题,采用真空压浆工艺。真空辅助压浆要点及要求:(1)、预应力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应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压浆。(2)、压浆除具备必须的设备外,应由有经验的熟练人员来操作。(3)、浆体由水泥、水、专用添加剂组成。浆体水灰比控制在0.3-0.35之间;浆体泌水性应满足,小于水泥浆体初始体积的1%,拌合后24小时水泥浆的泌水均能自吸。浆体初凝时间应大于3小时,小于6小时;终凝时间应小于24小时。浆体体积膨胀率应小于5%。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浆体7天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30Mpa,28天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60Mpa,流动度1318S,停止30min后流动度损失大于2S。(4)、真空压浆主要步骤:清除管道内的水和杂物 关闭其他通风口,开启真空泵抽管内空气,真空度0.80.7Mpa 在负压力下,以0.4Mpa低压力将浆体泵入管道 关闭阀门和真空泵 打开排气阀 灌浆泵继续工作,在0.50.7Mpa下,持压5分钟 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完成灌浆。(5)、浆体进入灌浆泵之前应通过1.2mm的筛网进行过滤。(6)、灌浆孔数和位置必须做好记录、以防漏浆。(7)、储浆罐的体积应大于所要灌注的一条预应力孔道体积。(8)、压浆时每一工作班留取不少于3组试样(每组为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3个),标准养生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五、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措施有: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质量管理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责。2、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做到人人关心质量工作。3、现场建立中心试验室,以便于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和调整及施工工艺控制。4、编制工程试验计划。编制各单体构筑物混凝土试件、砂浆试块和钢筋焊接试件的试验。5、组织图纸会审。设计文件下发后,认真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内容,对照核对,并将会审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分类书面报告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做到施工图上的问题施工前解决。6、遵守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要求,每道工序开工前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施工;本工序完成经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对该工序检查验收。对监理签发的有关文件,要认真整改落实。7、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通过自检、互检、专检、抽检将质量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重要质量信息要上报项目总工,对反馈的质量信息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分析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8、做好质量回访工作。施工部定期进行质量回访,作好回访记录,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方案,及时处理,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9、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方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本着为用户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质量、工期、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10 、实行法人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从项目经理部作业队至施工班组层层设立质量控制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应根据各自的职责,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及质量控制点参照表的工作内容开展工作。制定严格的经济奖罚制度,使工程质量与个人的收入紧密挂钩;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质量否决权,各级质量人员严格把关,保证不生产、不接收、不放行不合格工序,对达不到优良等级的工序及时整改,直到达到优良等级。11、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严把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关,实行质量跟踪检查,对关键部位实行旁站监督,确保各部位工程质量优良。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各部位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及实施控制计划,并将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监督。12、认真实行技术复核制,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业检),建立工序交接检验制度做到已完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开工,优良工序不成优,下道工序不施工。13、 严格工序验收13.1 原材料验收。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及合同的约定,对所购材料、设备等按其规格、型号、材质、性能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报验单,并备齐合格证、准用证、复验报告单报监理单位审批,并做到不拖报、不漏报,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13.2 施工工序验收各施工工序结束时,各作业班组首先按照标准进行自检,各施工生产单位技术负责人会同专职质检员复验合格后,备齐工序施工的全部技术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验收。13.3 隐蔽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标准的要求,会同监理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测试,经监理单位确认合格签字后进行隐蔽或转序。14、 施工资料必须与施工同步施工资料及报验单填写应规范,字迹工整清晰,杜绝错报、漏报及不经复检报验的现象。15、严格执行按规范组织施工,按规程进行操作,按标准进行检查的原则,各分项工程施工前都必须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分项工程结束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会同施工班组按照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评定,并由专职质检员进行复验,切实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与填写要求,编制施工技术资料,做到齐全、真实、准确、及时。16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各专业都应针对本专业质量通病(缺陷)症状表现情况,对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措施并组织攻关,解决质量通病问题。狠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选择工程量较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建立QC活动小组并开展活动,领导要亲临现场抓质量,促进QC小组有计划、有领导、有目标、有成果的展开。17、狠抓计量工作管理,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查认定合格后,并在检定期内使用,同时必须保证其精度等级不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18、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凡参加施工的生产人员,都必须经严格的技术培训,达到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技术水平,并熟悉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后方能上岗。19 、材料代用、设计变更,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单。20 、水泥砼生产时,项目部安排专职质检员到生产站监督混凝土拌合质量。六、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1、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组织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宗旨。2、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3、认真实施好标准化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4、认真搞好安全检查,以预防为主,把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5、加强职工的“三工”教育,克服职工麻痹、侥幸心理。6、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准独立操作。7、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尊重地方民风民俗,营造路地和谐的施工环境。七、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措施: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在施工中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部全体施工员的责任。具体在施工中作到如下几点:1、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2、不滥砍乱伐林木,不破坏草皮植被。3、不破坏河床和河道,不占河道,保护水土。4、土石方废方处理,按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处理,防止水土流失。5、合理地进行场地的布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占用。6、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系统畅通不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