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131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儒学在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为救世而奔走于各诸侯国,整理编纂“六书”整理编纂的同时,孔子吸取了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使儒学成为“显学”从诸侯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变革、大转型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议论的热门话题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董仲舒经过“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创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现实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自汉末至唐,由于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理论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尽管如此,在儒释道三教长期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思维、礼乐制度,获得了生命的意义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出入佛道,“尽究其说”他们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兴盛于汉代、幽沉于六朝的儒学,焕然大明于世由于理学家的创新,儒学不仅获得新生命,而且发展到顶峰儒学之所以得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赋予了儒学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指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超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而是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自己讲,讲自己在当代,若要开创儒学的新局面,赋予儒学新生命,必须借鉴宋明理学的经验,建构“自家”哲学理论的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若仍是唱唱老调子,就会使儒学愈唱愈衰落,愈唱愈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若执著于对儒家文本的照着讲,或者以秉承衣钵的方式接着讲,就会使儒学愈讲愈枯燥,愈讲愈贫乏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儒学得以新生,必须“自家”创造出新理论体系、新核心话题、新诠释文本,激发新儒学的生命智慧(节编自张立文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1下列对于“儒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整理编纂“六书”时吸取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B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些热点问题引发了当时法、道、儒各家学派的议论,促进了儒学的发展C董仲舒吸收名、法、道等各家思想入儒,建构了新儒学的理论思维体系,提出现实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D自汉末至唐,儒学未能找到化解现实冲突和危机的方法,原因在于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儒学不仅获得了新生命,而且发展到了顶峰B儒学的开创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往圣和诸子,而是强调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去超越他们C在当代,若要使儒学获得新生命,必须在全盘接受宋明理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家”哲学理论思维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D儒学如要在当代得到发展,必须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而不能仍是唱唱老调子,否则就会愈唱愈衰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自私的父亲凤凰男孩的父亲突然全身发抖,肌肉萎缩母亲急忙把父亲送进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先住下来,观察几天,如果需要,可能会动手术,叫母亲准备好钱家里穷,母亲急得四处借钱母亲还没有凑够给父亲治病的钱,男孩也全身发抖,肌肉萎缩母亲吓得赶紧把男孩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跟他父亲是一样的病,可能是遗传两天后,医生告诉母亲说,他们都得动手术,但是,动手术并不一定就能救活他们母亲很着急,很伤心借的钱,也许还不够一个人的费用,两个人,怎么办呢?更何况,动手术,还不一定有救!母亲急得团团转,母亲泪流满面这样倒霉的事,怎么就摊在了自己的身上?母亲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不能救两个,至少要救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试一试可是,救谁呢?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儿子母亲对父亲和男孩说,对不起,实在没有钱,只能先救一个你们说说,先救谁?父亲说,先救我!先救我!我是你丈夫,我跟你最亲!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转到一边,悄悄地流泪什么是亲情?这就是亲情!在最关键的时候,父亲居然要先救自己,放弃他,父亲太自私了!母亲沉默了她想,我真的就只是救丈夫,不救儿子吗?她知道,她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另一个人她说,我想,谁的身体强,就救谁吧因为身体强,希望才最大,你们说呢?父亲说,也是啊,好吧,就这样吧!男孩说,好吧,我同意!在此之前,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他想自己没有报答父亲的机会,这一次,就把生的希望让给父亲吧可是现在,他不会放弃,他要活下来,因为父亲太自私,他不配当自己的父亲,他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男孩大口吃药,哪怕再苦,他都不皱一下眉头男孩大口喝水,大口吃水果,大口喝粥,他要让自己的身体强壮,他要让自己的精神抖擞,他不能输给父亲输给父亲,他就只有死两天后,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男孩的身体和精神都比父亲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有医生,都决定救男孩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放弃父亲父亲依然住院,依然吃药,依然观察,母亲依然四处求人,只要有足够的钱,依然会救父亲男孩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说情况很好,只要不出意外,他活几十年都没问题男孩的身体一天天恢复,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萎缩最终,男孩能大口地吃饭,能下床走路而父亲,骨瘦如柴,目光呆滞,跟死人没多少差别医生告诉母亲说,没救了,抬回家去吧!男孩出院那天,父亲也出了院男孩是自己走回去的,父亲却是让人抬回去的每天,男孩蹦蹦跳跳,说说笑笑,好像他不曾得过疾病而父亲,在一个早晨,终于死去那时的父亲,只剩下一把骨头父亲的去世,男孩一点也不悲伤,因为,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他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既然不是自己的父亲,那么,他就没有理由悲伤母亲对男孩说,孩子,你爸死了,你怎么一点都不伤心呢?你给他磕几个头吧!男孩摇头,他说,他不是我爸!我不给他磕头!母亲说,我知道,在医院,你爸说过救他的话,显得很自私,你恨你爸可是,孩子,我要告诉你,真相并不是那样的其实,一开始,你爸就要放弃自己,就要让我救你可是我不同意后来,实在借不到钱,只能救一个人,我才只好答应他救你可是,他担心因为救你而放弃他,让你内疚一辈子,才不得不说出那样自私的话来那些话,可能会伤害你,但是却能让你与他比赛,激发你活下去的信心,增强你与命运抗争的斗志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把自己的药省给你吃他说只要你活着,他就是死了也值如果不是为了救你,我想,他现在可能还活着!男孩早已泪流满面他走到父亲的棺木前,“咚”地一声跪下(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3.下列对父亲说出自私话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父亲认为妻子和自己最亲,理所当然应先救自己B父亲出于无私的父爱,想要放弃自己,先救孩子C父亲不希望因为自己放弃治疗而让孩子背上包袱D父亲希望孩子与他比赛,激发孩子活下去的斗志4.下列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母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为了给二人治病,她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到处借钱,希望至少要救一个B母亲总是心怀希望虽然借不够治疗父子二人的费用,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选择放弃C母亲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她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如果只能救一个,先救谁让她难以做出决定D母亲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当男孩的身体明显比父亲强壮的时候,母亲果断地决定放弃父亲5.下列对小说中男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起初,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因为他觉得父亲身体比他强壮,治愈希望应该比他大B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转到一边,悄悄地流泪这是因为母亲放弃自己的做法让他伤心绝望C男孩开始想先救父亲,后来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他要活下来,因为他觉得父亲太自私,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D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男孩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但父亲去世的时候,男孩还是有一点悲伤E.男孩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泪流满面,并且在父亲的棺木前跪下,因为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6.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以“自私的父亲”为标题,为读者留下悬念,父亲为什么自私,父亲怎样自私,引发了读者心中一连串的疑问B男孩的身体变得强壮,而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这些情节为下文男孩康复、父亲去世做了铺垫C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父亲的话让人觉得他很自私,但小说最后揭示了他的慈父情怀D塑造男孩这一人物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多种描写方式,这些描写凸显了他的性格特点E小说的结尾在母亲叙述事情真相后戛然而止,对儿子的反应一字不提,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曹利用,赵州宁晋人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真宗幸澶州,射杀契丹大将挞览契丹欲收兵去,使王继忠议和,择可使契丹者枢密院以利用应选,遂授阁门祗使,奉书诣契丹军帝语利用曰:“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军中,耶律隆绪母见利用饮食毕,果议关南地,利用拒之耶律隆绪母曰:“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其政事舍人高正始遽前曰:“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利用曰:“子盍为契丹熟计,使契丹用子言,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非国利也”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章献太后临朝,中人与贵戚稍能轩轾为祸福,而利用以勋旧自居,不恤也凡内降恩,力持不予,左右多怨,太后亦严惮利用利用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时,何敢尔邪?”内侍罗崇勋得罪,太后使利用召崇勋戒敕之利用去崇勋冠帻,崇勋恨之会从子汭为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诣阙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勋请往按治,遂穷探其狱汭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杖死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又坐私贷景灵宫钱,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以暴卒闻(选自宋史&12539;列传第四十九)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奉书诣契丹军诣:前往B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德:感激C利用不敢以闻闻:听说D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息:停止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晋人以地畀契丹圣朝以孝治天下B遂命利用迎劳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言利用与之为朋党不欲与廉颇争列D遂穷探其狱其孰能讥之乎9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曹利用“慷慨有志操”的一组是(2分) 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果议关南地,利用拒之 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凡内降恩,力持不予 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 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AB.CD10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2分)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A我指引军队前来,是期望恢复我们的故土你让我停止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会愧对我们的国人B我率领军队前来,是期望收复我们的故土如果仅仅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就会愧对我们的国人C我率领军队前来,是期望收复我们的故土你让我仅仅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会愧对我们的国人D我指引军队前来,是期望恢复我们的故土如果停止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就会愧对我们的国人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利用年轻时很喜欢与人辩论,情绪激昂,有志向节操父亲死后,他曾任殿前承旨、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等职B曹利用担任出使契丹使者,以阁门祗使身份前往契丹兵营议和,最终两国达成了和议,且没让契丹的企图得逞C曹利用因为功绩显赫被朝廷封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后来他恃功益骄,最终因内侍逼迫而上吊自杀D曹利用因侄, 子曹汭犯罪而被牵连,被贬做随州知州,后又因宦官诬陷他私贷景灵宫钱,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6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12对这首宋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是说色彩缤纷的鲜花已经凋谢,芳草也不再幽香,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远去B第二句,诗人因为春天的消逝而愤懑不平,但此时并非无风景可赏,夏天的池塘正吸引着他的目光C第三句,诗人告诉我们:看花不如看叶尽管艳丽花朵吸引人们,但是绿叶更值得我们去尽情欣赏D第四句,是说池塘花木枝叶茂盛,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别有一番情趣,它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1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诗人用“红紫”来比喻花朵,生动形象,而且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读到“红紫”就能联想到花的缤纷色彩B“携杖”两个字,刻画了一个拄着手杖蹒跚走向池塘的老人形象,表现出了诗人去欣赏池塘美景的辛苦疲惫C第三句既承接上文对鲜花凋零、携杖池塘的描写,又开启下文对绿影扶疏的感叹而且“看叶”二字照应标题D此诗寓意深刻我们可以理解为:鲜花红紫短暂易逝,没有那么鲜丽的绿叶却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而人生也是得意时短平淡时长三、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凹陷(o)叨扰(do)违约(wi)所向披靡(m)B谙熟(n)嫉妒(j)投奔(bn)枹鼓相应(f)C栖止(x)脑髓(su)殷红(yn)拈轻怕重(nin)D戏谑(xu)谄媚(chn)一瞥(pi)锲而不舍(q)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迟钝嗑碰摩挲缉拿B褴褛惺忪虐待贿赂C契据嘈杂焦酌怜悯D秸秆赘述游说咳漱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翻云覆雨,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B在巡回演唱会上,王菲配合着红豆天空娓娓动听的旋律,和观众分享了她成长岁月中的点滴记忆C继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3号机组发生爆炸后,日本核电风波便一发而不可收,其2号机组又传出爆炸声D“俄罗斯间谍案”曝光以后,俄罗斯的高层人员对此案三缄其口,大家都不愿意对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边城这部优秀小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B这个单元学习自然科学论文学习中,我们要归纳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C对于建筑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学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D如果不加强网络道德,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正常社会秩序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地域的分布上看,北京、广东和上海上榜的品牌是最多的,分别有32个、22个和11个B邯郸的西调、平调、唐山的评剧、张家口的二人台、口梆子,在这次汇演中都极为引人注目C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D最年幼的大熊猫宝宝被命名为“阿宝”,名字取自电影功夫熊猫里那个圆滚滚的武林高手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怎样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达尔文的发现,怎样使人类认识了自己并使生物学跨进了新的境域 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群众集体所创造的 试想:爱迪生的发明,怎样改变了全世界人类的生活面貌 对个人的作用,作出过分夸大的估价,谁都知道是不当的 但是个人行为只要顺应历史潮流,却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只要举出几件普通的事情就足够说明了A BCD20.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比喻)B让孩子们过一个怎样的儿童节?对此问题,我的回答是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反问)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声地吟唱,蟋蟀在这里弹琴(拟人)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排比)21对下列对联所写作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归隐田园称元亮,赋诗五柳是酒仙 忍腐刑著千秋史,通古今成一家言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A陶渊明左丘明范仲淹杜 甫B孟浩然司马迁辛弃疾李 白C孟浩然左丘明辛弃疾杜 甫D陶渊明司马迁范仲淹李 白2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两项是(4分)A赵明见到老同学,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前些日子,令尊大人身体不适,还动了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了?”B李蕾蕾给晚报投稿,过了几天,她写信询问:“编辑,你好我的稿子您已经拜读了吧!希望您不吝赐教!”C父亲的朋友远来本市,父亲想请他吃饭,请柬写:“今天中午12点在洋洋酒店略备薄酒,为你接风,敬请光临”D张小兰三天没来上学,返校后,老师十分关切地询问情况,张小兰说:“老师,这是我的隐私,你无权过问”23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战国策荆轲刺秦王)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四、写作(4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花样游泳队的姑娘们虽然表现出色,但还是不敌实力超群的俄罗斯队放眼奥运赛场,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的是“神一样的对手”,比如,面对林丹的李宗伟,面对博尔特的布雷克奥运赛场如此,人生的竞技场不也是如此吗?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感受,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立意自定,(2)符合文体要求,(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