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6037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归纳知识点梳理1相关概念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岁、7岁11岁、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单向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的思维是多维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可进行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4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6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其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2)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3)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考点归纳2012-03-05 18:46:26来源: 点击:933知识点梳理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3)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3联结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尝试一错溪说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把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物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强化(物)有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之分。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即正强化,所呈现的刺激即正强化物。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厌恶性刺激即负强化物。“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该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4认知学习理论(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苛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尝试错误和顿悟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型。(2)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学习论布鲁纳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他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和布鲁纳的早期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学习观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关于学习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学习的分类、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各个心理学家对学习的阐释。难点是如何运用这些研究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例如如何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矫正其不良行为等。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考点归纳2012-03-05 18:39:54来源: 点击:691知识点梳理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2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难点是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考点归纳2012-03-05 18:36:11来源: 点击:1064知识点梳理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1)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2)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一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即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3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4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1)教学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3)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4)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5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教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组织教学过程的要素。难点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012年小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考点归纳2012-03-05 18:35:17来源:知识点梳理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2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难点是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