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第07题专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5834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选择第07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选择第07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选择第07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专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射线法、铜丝燃烧法、钠熔法、李比希燃烧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B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131I与137Cs,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我国自行研制的“神七”航天服是由新型“连续纤维增韧”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氟氯烃是一种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7-2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汽化、风化、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乙醇汽油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C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化学反应的中间体等方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重要手段D科学家已从石墨晶体中剥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而制得了石墨烯,石墨烯是迄今发现的强度最大的高分子化合物【7-3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海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可以使海水淡化B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都是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D除氢气外,甲醇、汽油、氧气等都可以作燃料电池的燃料【7-4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B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糖类C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利用红外光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法均可鉴别两者D石油主要是由各种液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不含气态烃和固态烃【7-5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B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味剂,它属于多羟基化合物,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C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鉴别l-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7-6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菲公司在渤海泄漏的大量原油能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因此不会导致生态污染B“低碳”生活就是生产和使用不含碳或含碳量低的生活用品C现在铝合金被大量使用,它主要由焦炭还原氧化铝而获得D分类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物质研究的常用方法【7-7专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其中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有核能、太阳能、氢能等B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世界。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舍勒发现氧气CNa、Mg、Al都可以通过电解其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得到D光导纤维、玻璃纤维、硝化纤维都是高分子化合物【7-8专练】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的范畴B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世界。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原子分子论的问世C氢氧燃料电池要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制是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D光导纤维、玻璃纤维、硝化纤维都是高分子化合物【7-9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但不包括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动物粪便等B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糖类;硝酸纤维、铜氨纤维都属于酯类D工业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中有石灰石,而工业炼铁的原料中没有石灰石【7-10专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含五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四个碳碳单键C分子式为C8H6O2的芳香族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有羧基D汽油、煤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7-11专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化学反应的中间体等方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重要手段B化学家合成和分离了超过4500万种物质。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奠定了物质基础C科学家从石墨晶体中剥离出单层的石墨片制得了石墨烯是迄今发现的强度最大的高分子化合物D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可推广使用“石头纸”(主要成分是CaCO3),能达到保护森林和环保的目的【7-12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但不包括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动物粪便等B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糖类;硝酸纤维、铜氨纤维都属于酯类D工业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中有石灰石,而工业炼铁的原料中没有石灰石【7-13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B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C“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与氮氧化合物或CO2有关D汤姆生、卢瑟福、道尔顿和玻尔提出原子结构模型,依次为揭示原子奥秘作出巨大贡献【7-14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加以鉴别B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种类,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与氮氧化合物或CO2有关D汤姆生、卢瑟福、道尔顿和玻尔提出原子结构模型,依次为揭示原子奥秘作出巨大贡献【7-15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2 年环保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1 微米=110-6 米)的颗粒,“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C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D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7-16专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是三种常见的化学电源B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C人造丝、人造棉、铜氨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玻璃【7-17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高纯度二氧化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硝化甘油、火棉、TNT均是硝酸酯化反应以后的产物C煤中加入生石灰、汽车中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都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D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同位素示踪法等都是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w常用方法【7-18专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B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7-19专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阴极射线和-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7-20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某些离子为带电的原子团,此类原子团结构稳定,能够独立存在B通常人们把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称为低聚糖,那么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C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胶体后,再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会破坏这种胶体结构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并有沉淀析出D李比希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均可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空间结构【7-21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可以将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漂白粉、钢、水玻璃、液氨都为混合物B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火棉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大豆蛋白、鸡蛋白分别溶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在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都会改变并发生变性D李比希法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机理【7-22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7-23专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牙膏中含有甘油,起到保持湿润和杀菌的作用;添加的二氧化硅则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D纤维素、PLA(聚乳酸)、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7-24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不相等B淀粉、纤维素、蔗糖、纤维二糖等水解后的产物中全部都有葡萄糖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和滴定法不能用于测量盐类物质溶液的浓度D石油裂化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7-25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7-26专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二醇的水溶液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可用作保湿剂且是生产火棉等烈性炸药的原料之一B现代仪器分析中,常用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C铵盐都是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分解的产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7-27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肽、油脂、纤维素、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7-28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生物活性首先取决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滴定法不能用于测量盐类物质溶液的浓度D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稀硫酸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7-29专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均为粒子间的作用力B固体氨基酸,其晶体熔点较高,不易挥发,主要原因是存在分子间氢键C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乙醇汽油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7-30专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Mg、Br、I在海水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1.81015t、11014t、81010t。由于海水中镁的储量很大,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因此,镁元素被成为“海洋元素”B明胶是胶原的水解产物,和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一样都是蛋白质,但明胶可用于食品工业的添加剂,而三聚氰胺不可用于食品加工C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增大氮气浓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D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不同的氨基酸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pH各不相同,利用这一差异,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氨基酸【7-31专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B凯库勒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可用于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色分析仪器D乳糖、人造丝、油脂、PE、淀粉、醋酸纤维均为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7-32专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B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7-33专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硝化纤维、铜氨纤维、玻璃纤维的主成分都是糖类B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C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1H核磁共振仪可确定H所处的化学环境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到达水果保鲜的目的【7-34专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B我国自行研制的“神七”航天服是由新型“连续纤维增韧”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及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