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设计(薛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5528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教学设计(薛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征教学设计(薛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征教学设计(薛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 薛玲 教材简析:七律长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诗用词凝练,对仗工整,截取了长征途中几个重点的场面,寥寥五十六个字,却概括了长征二万五千里的伟大征程,充分地展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罢让人赞叹不已,感慨万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字词,理解诗意,背诵课文。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法与学法】 运用“读悟说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及朗诵。教学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长征的资料收集与交流 3飞夺泸定桥视频 、 歌曲声音文件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前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自学字词,读通课文。3. 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课,走进长征1、出示课题,师生共同板书长,提醒笔顺。 师:长征这一段历史全都浓缩在这首词里了,谁来介绍一下作者?2、简介长征师:对于长征,你又有多少了解? 课件出示路线图,老师补充长征基本情况。二、创设情境,领悟诗境1、创设情境,范读全诗。师:作为杰出的诗人,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何尝不知道长征途中险恶重重?这是1935年9月的一个深夜,长征即将取得胜利,他回首漫漫长征,不仅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配乐范读)2、领悟诗境。(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掌握读七律诗的窍门。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窍门,这首词的二四六八局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叫韵脚,读的时候拉长一点会更好听!课堂上最美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自由度,把印象深的多读几遍。(2)师生交流生字词语,疏通课文。(3)找出中心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三、走进诗歌,品悟诗情1、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抓住关键词“难”“只等闲” 初步感悟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及本句在全诗中起到的总领作用。)师:是啊,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2、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板画“五岭逶迤” 与“ 细浪” “乌蒙磅礴” 与“泥丸”体会此句的精妙。)1)运用对比、画示意图来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哪儿是五岭?哪儿是乌蒙?从哪儿看出来的?师:书上说“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各能换个词,怎么说?师:谁能来画一下,“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你是怎么理解的,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师:(画细浪和泥丸)。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师:有疑问吗?(预设:我不懂那么高的山为什么把它比做细浪和泥丸?)师:五岭连绵数千里呀!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细浪?乌蒙山高4200多米,为什么在红军眼里是泥丸?师:多么豪迈的一件事,对着大家大声读。(生读。)师:难吗?(难)可红军却把它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板书:难、平常)师:这都是因为红军战士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深入感悟“暖”师:读读第3句,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一对反义词:寒、暖。师:上句写什么暖?为什么暖?能读出这种暖吗?(生读。)师:(出示金沙江图),(师介绍故事。)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又会怎么读?(生读。)师:我觉得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样读?师: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聪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兴?我们胜利了(读)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恶极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2)深入感悟“寒”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心头暖洋洋的,我们再来看泸定桥。(出示泸定桥图片十三根铁链高悬河面图。)师: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当时桥上就剩什么了?桥下桥头的敌人怎么样? 红军怎么样?那场面真叫人用个词来表达。师:真的是望而生畏,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中吧!(生读。)师:是呀!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写下的一首七律诗,当他回想起那惊心的场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仿佛看见:面对十三根寒光闪闪的铁索浴血前进(读)攀着寒光闪闪的铁索,红军勇士们浴血前进,(读)后有追兵,前有顽敌,红军勇士们攀着寒光闪闪的铁索浴血前进,读(4)男、女生分读写“暖”、“寒”的诗句,读得很动情。(板书:难、平常字体比前一组大)师: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一“寒”一“暖”,一“喜”一“悲”,这正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示“雪山” 背景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感受战士们战胜长征途中最后一大困难后的喜悦之情。)四、诵读诗歌,感悟诗魂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全诗,说了最想说的话,学到这儿,你又想说些什么?2、师:听着你们深情的话语,我也说两句。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世流芳。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出示:长征是什么?)3、师:让我们在激昂的七律长征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这一课!(一段歌曲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惧挫折、勇往直前!板书设计: 21、 七律 长征 难 只等闲 难 乐观 难 大无畏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朗读指导,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我也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再现诗的情景,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回味着这节课,欣慰之余也生几许遗憾,课后一回顾,不仅漏掉一些知识点,比如诗句中的对偶、比喻,而且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不扎实,比如长征精神的意义,所以,我想今后的备课不要太过求新,更要求实,不要太过追求形式的花哨,更要注重有效互动的生成,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