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标培训专题三第一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5124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课标培训专题三第一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课标培训专题三第一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课标培训专题三第一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第一讲: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专家介绍:廖伯琴教授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物理教学探讨主编 杜明荣博士 河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高忠明博士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 邓磊 博士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物理教学探讨编辑邓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又和大家共同讨论有关高中物理新课程的问题。邓老师:在上一个专题当中,我们对高中物理的共同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进行了解读。在本专题中,我们将继续讨论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是老师的一项日常工作,它是在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学生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新课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做好教学设计,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共同讨论。首先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就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些中学的一线老师,下面让我们看一下采访录像:高老师:李老师,您好!李老师: 您好!高老师:请问您在备课中,主要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李老师:在中学物理备课当中,我主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首先应该把本章节涉及的知识能够比较完美地传递给学生;第二个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这个章节他本身有什么样的基础,然后在讲课当中,如何从他的基础开始,能够比较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再一个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当中,如何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主要就这样的问题。高老师:通过刚才的一段录像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 所特别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这一维目标。那么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同时他们所反映出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去, 那么这就为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创设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杜老师:在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正像高老师所说的,老师们特别关注的是知识技能这一维目标。但是除了这一维目标之外,其实老师们也关注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一些目标。就是在非课改实验区尽管他们还没有亲历新课程,但是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各种媒体已经使他们了解到这个教学目标,除了知识与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他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如果我们翻看一下他的教案,他的教案里其实也有三维目标在陈述,只不过在这个陈述的三维目标当中, 他们更关注的还是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目标。邓老师:对,其实老师们更加熟悉的还是知识与技能,这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对一线的物理教师来说,知识与技能目标对他们来说是可以测量、可以评价的。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维目标对他们来说好像是虚一些。因为他们不太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测量,怎么样去考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逐步推行过程当中所必将面临的问题,也必将去攻克的问题。廖老师:正像大家所说的,一线老师他在讲课之前,应该都有教学的目标设置,这个目的有可能写在教案里,有可能在脑海里,无论以什么形式来呈现,但是他一定会有教学目标的。从目前你们调查的情况或者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老师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更擅长对知识技能做比较具体确切的一些教学目标,但是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希望能够对过程与方法或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对课改实验区的话,他以这三个维度来界定、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但同时如果是非课改实验区的,它也有不少的老师试图以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纬度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现象,他们擅长的是知识技能,其它的两维显得不是那样的确切。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原因,比如说刚刚你说到考试的原因,它比较好评价,所以老师们就比较关注,这也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但同时还有观念的问题。可能还是有那么一部分老师认为学物理就是学知识,而这个知识是比较狭义的知识,比如就是物理的概念,物理的规律等等。那么像这样的一些老师,其实观念是有一定问题的。我们的学习,学物理不仅仅是学知识而且还有其它的东西,比如另外的维度的一些目标也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所体现。那么这是第二个方面,我认为他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还应该加强的。再有一个,就像刚刚你也谈到,他们可能还不太擅长做这方面的目标设置,因为他们做得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目标界定。但是后面的两维,比如说能力与情感、或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两维目标的确定,他们还不太清楚怎样去制定,怎样做的比较实在、恰如其分。那么我想可能这是我们一线老师面临的一个问题。邓老师: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块来讨论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杜老师:刚才邓老师问到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想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不是说在新课程中才有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其实在以前的课程当中我们也会确定教学目标。我曾经教过十年的高中物理,在教学过程当中,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新课程,还是大纲教材,那个时候我们也要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我想我们在一线教学的实践当中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来确定教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还要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再一个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是学生在学这一节课前他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那么这几方面呢,可能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但是我们作为高中物理老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高考,或者说高考的考试说明当中或者说考纲当中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什么,这个考纲当中对知识点的要求是我们更加关注的一个问题, 根据考纲的要求,那么考纲当中一般来说对知识有两个等级的要求:一个等级是知道与了解,第二个等级是理解、掌握与运用。如果我们看到这节课的知识点在考纲当中属于一级要求,我们可能是在教学当中花的时间就要会少一些,或者确定的目标可能会低一些。如果是二级要求,我们就会讲得更多一些。比如说牛顿第二定律,在高考当中这属于二级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理解与运用的这样一个要求。所以在确定这个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确定,比如说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以及它的含义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方式,以及它的文字表述、含义、内容这些。还有一个关键的目标就是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在这三个目标当中,我们可能还会确定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这样一个问题上。究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之后,会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们考虑的不多,这是实在话。高老师: 对,是这样的,根据我在中学里面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在当时的时候使用的是教学大纲。在参考书里边,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都给陈列出来。那么,那里边所缺少的,我当时就记得很深的就是缺少的是它只是说要达到啥,而没有说通什么达到什么,缺少的是这个。那么,我想我们在制定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时候,肯定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怎样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落实这些目标,这可能是最关键的。杜老师: 高老师刚才所说的通过什么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可能就说的就是过程与方法。高老师: 对,是这样的。邓老师: 其实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要考虑,那就是学习者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也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学习者的因素包括了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年级、科目、生理特征、学习的准备状态以及学习风格等等的内容。这里我们看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知识之前,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备状态是怎么样的。廖老师:对于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教师而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如果要进行高中物理课改实验,首先我们参考的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应该是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里,对每一个模块,每一条相应的内容,都做了相对比较明确的要求,所以到底某一个物理内容他要求到什么程度,因为现在是一纲多本,我们有一个课程标准,有五套教材,所以仅仅看教材是不够的。以往老师们更多参考教学大纲,但也很多时候是参考教材,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时候,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参考的,就是我们要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应该是课程标准,看看课标里是怎样讲的,然后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你再研读教材,看看教材对这条标准的落实,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呢? 你还要研究你的对象,就像你说的, 研究我们的学生,你的学生情况怎么样?他的程度怎么样?他整体学习物理的欲望怎么样?他们的能力怎么样?这些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你的教学环境或者具备的一些实验器材等等这些都应该有所了解,在这些条件下,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当然这个教学目标,说起来呢,比如每节课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个阶段比如说一周或者一个月应该有一个中期的教学目标, 但整体我们还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算比较微观的了。然后比如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这叫相对比较长一点时间的教学目标,那么整体我们这样分阶段的教学目标,最终追求的是我们让学生们学了物理之后,希望达到的总目标是怎样的,这个老师们也应该很清楚。这样的话,有可能在有些堂课里,他侧重的是某个方面的目标,在另一些课堂里,侧重的是另外的目标, 但总体来讲,他实现的是一个总目标。邓老师:刚才我们是从理论上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讨论,那么接下来我想替非课改实验区的老师提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用具体的案例,或者说具体的课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杜老师:高老师搜集了很多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加速度的,我来展示一下这个案例。加速度案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方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3)会用图像求加速度。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频及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推理,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杜老师:关于加速度这一节,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分析以及学习情况分析,之后他制定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他是分三维来设计这个教学目标的。首先是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在这个维度里他设计了三点目标。第一点目标是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第二点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方向的确定方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第三点会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加速度。然后第二个维度的目标,这个目标它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视频及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推理,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个目标通过两点来阐述:第一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点是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那么,对这样一个三维目标的确定,或者说对加速度这节课三个目标的确定,请各位老师谈谈他这样确定是合适还是不合适?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改进之处,请大家谈谈。高老师: 好的,刚才呈现的第一个教案,他很显然地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了。那么这三维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呈现,我感到比较迷惑。杜老师:我想高老师是这样一个问题,也有好多老师反映如果每一节课都是用三维的形式来呈现目标,有点八股文的感觉。这是老师们可能也经常提到的,在私下里这样说每一节课这种八股文的形式像做填空一样,都要填出三维的目标。我是觉得这不是填空,也不是做形式,表述每一节课的目标我觉得还是应该分三个维度去表述,只有在三个维度的表述过程当中,老师才会从心理去理解这样一个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个目标。他在心理有这样一个表述,有这样一个认识,或者说加深了这方面的理解, 他在具体的课程实施当中才会不自觉的或者说自觉的利用教材、内容、各个载体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当然实施过程当中,这三个目标可能是分不开的, 但是表述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可以分开的。邓老师:我比较赞同杜老师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 现在大多数的中学老师,对知识与技能这样的一维目标他们把握的非常的好。为什么呢?因为和考纲联系和高考联系或者和中考联系, 但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因为他们不太熟悉,因为他们觉得比较虚,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它放置在一边,如果说我们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有了一个比较所谓八股的这样的一个硬性的规定,会在他们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当中慢慢的习惯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他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一不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在将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的老师慢慢的实现对学生三维培养目标的达成, 这是我的观点。高老师:我感觉对这三维目标来讲的确每一节课里边都应该有,但是好像现在有些地方就是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如果你备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三条的话,或者说这里边缺少某一条,就是不合格的教案,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一般的课程里的确应该有三个目标,但是有些课程,对应某些章节来讲,它不一定有。比如说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在有些具体的内容里,可能我们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说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内容,我觉得不一定把它完全分开来。廖老师:假设我们针对具体的这个教案而言。那么你认为后面两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它的问题在那里呢?高老师: 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来讲,他利用了这一个多媒体课件以及生活中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它来感受,我觉得这一维是可行的,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边我感觉有一个维度显得不具有针对性,或不明确,似乎在其它课里边都行,比如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我觉得这个维度,似乎是在凑数, 我放在任何一节课里好像都可以,那么我的意思就是说,在制定这些目标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着重去考虑我们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达成这些目标。杜老师:我想高老师的意思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一节课的内容很难说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当中,高老师的意思是说在每节课如果写上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好像有点空的那种感觉,其实我觉得它尽管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但它也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没有每一节课的培养,他就很难说最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了。邓老师:不是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如果没有每一节课的点滴积累,那么想要说达成三维目标,应该来说是一句空话。廖老师:既然是我们课改实验区老师们的一个教案,那么我们就要以课标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课程标准里,关于加速度这一块,是在我们物理一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中,而且在第一个专题里,是运动的描述, 在这个运动的描述里呢?关于课标一共有四条,其中与加速度相关的就有两条。这两条是这样的,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是其中一个与加速度有关的条目。再有一个条目是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一个模块是40个学时,在这个模块中的第一个专题里,与加速度有关的条目就占了两条,本来这个主题只有四个条目,与加速度相关的就有两个条目,所以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我们就看知识技能这个维度,这个维度里涉及到加速度的概念,涉及到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以及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等等。还有V-T图,求解加速度。那么如果是一节课,要讨论这样多的问题,可能在知识量上,也偏多了,这是一个。就说实际上我们一堂课到底加速度相关的内容我们要落实哪几条,应该进一步的明确下去,这是知识技能,再有一个就是过程方法这个目标,在我们的课标里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在课标里是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那么显然这就和我们过程方法这维目标有关。 下面有两个样例,一个是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它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显然这样的一个样例是提示老师在做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可以参考,那么这里的过程与方法呢,肯定要涉及到探究性的实验, 要用这样一个实验来完成相关的内容的话,可以用比如说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法或者其它实验方法,但这里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在这个方面体现的还不是那样的具体,可以进一步的与课标加强联系,把相应的条目具体地落实下去。当然你们刚刚说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这个维度刚刚你们讲到,比如说第一条,显得有一点空。第二条比如说交通安全意识与加速度概念有一定的联系,像类似于这样一些条目而言,确实要一节课完成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话,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所以这个案例无论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待进一步调整改进。邓老师:刚才廖老师的解读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廖老师从课程标准上对加速度进行了逐条逐条地分析,从分析当中就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教学目标而言,他在知识的量上是比较多的。第二呢,刚才廖老师说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时候谈的更多的是知识获得的一个过程,要让我们获得这个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从而建构得到的这样的知识, 可是从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教学目标当中,我们看到的可能仅仅是物理学当中一些特殊的学习方法,而这样的方法和它的过程之间的联系显得不是那么的紧密,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刚才廖老师也谈到了,它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积累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我们任何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都应该有目的地渗透。高老师:是,我感觉对具体的某一节课来讲,最主要的应该是找到实现他的途径,具体通过什么来达成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这节里边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那么你在本节课中要达到这一点,要通过什么方式,恐怕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杜老师: 我想这里,它的具体实施在这节课当中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尽管说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在这节课里边,它可以为这样一个长期的目标做一点贡献。比如说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当然这是整个物理教育的一个大的目的, 在这节课里边它可以为这点做贡献。加速度比如说这个我们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汽车不同的加速性能,以及刹车加速度这样一个不同的这些问题或者说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在这里边让大家或者让同学们去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这样一些感受比如说分析生活中刹车加速度,分析生活中以及这个路面就是高速公路上以及不同的路面上,不同的汽车有一个最大时速限制的问题,以及在这个交通当中比如说交通事故的分析,通过刹车痕迹,刹车距离的分析,进行事故调查,这些问题可能都与加速度有关系。在这里通过加速度与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或者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应该说这两个目标看起来空,其实它也不空。廖老师:对,总体来讲你们提供的这个案例,这个老师能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尝试去制定教学目标,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而且我相信这个老师也会逐步到位。只是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无论知识技能还是过程方法或者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要根据要讲的内容把这些目标具体化。可能有些课更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可能某节课更强调的是通过探究型的实验在过程方法这个维度的能力目标的达成,可能有的课更好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他们更充满激情地来学习物理,所以每节课它都有一定的侧重点,然后只要把住这个的话,我想我们这个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会逐步逐步地越来越完善。杜老师:正像廖老师所说的,各种课例它的内容特点不同,在三维目标的侧重方面也是不一样的。邓老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一个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设计。我现在有一个疑问,你们有没有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他们就同样的教学内容提供的教学设计呢?高老师:好,我这里有一个非课改区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的教案。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目标案例(旧课):知识目标: 一 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二 会用准确的文字描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三 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四 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合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五 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的问题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高老师:他的教案对教学目标是这样陈述的:他分了三个方面,一个是知识目标,在知识目标里面他提出了5条;再一个是能力目标;再一个是情感目标。关于知识目标,他是这样列出的:第一,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第二,会用准确的文字表达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第三,通过加速度和质量与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第四,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之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第五,能初步应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这是他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上他提的是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这是非课改区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杜老师:我这里有一个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也是写的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的教学案例。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目标案例(新课):一知识与技能维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认识到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 过程与方法维度根据所学知识及日常经验初步分析加速度、力、质量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加速度、力、质量三个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运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第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体验探索牛顿第二定律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杜老师:他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是这样的:他也是分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他的描述是这样的: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认识到实验在物理中地位和作用;第二个维度是过程与方法维度,这个维度他的描述是这样的:根据所学知识及日常经验,初步分析加速度、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加速度、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应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第三个维度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一个维度,他的描述是这样的:体验探索牛顿第二定律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他对三维目标的描述。那么比较一下课改实验区这个老师对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刚才高老师所提到的非课改实验区老师他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看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或不同呢?高老师:我感觉对非课改实验区来讲,在他那个目标里,知识目标就有五项,这五项里边特别体现了一点就是定量化的比较多,你看定量关系、数学表达式,都是这个定的关系。事实上它更加体现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知识结构啊,特别是定量计算上。而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来讲,又显得单薄了些。邓老师:我也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对于非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这方面的目标,相比课改实验区的老师来说并不逊色,但是他们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维目标上就显得比较的空洞。这个空洞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以前他们所用的教学大纲和我们现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上,本身文本上的内容所存在的差异;另外的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新课程的培训。杜老师:我也觉得就是刚才高老师所举案例在知识目标这一块,他描述了一、二、三、四、五,五点,从知识技能目标来说,应该说是在一节课要完成这样五个知识技能目标,它显得有点比较繁重,或者说高老师:是要求比较深。杜老师:对,要求是比较高的。他在后面的两个目标就是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他只是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习惯。那么他这个目标就是一个笼统描述、不太具体。他不像实验区这个老师描述的,他说是体验什么、探索什么,或者是学会什么,就是他非常具体的有这样一些要求。廖老师:正像大家所说的,这两个课例各有所长。一个来自课改实验区,一个来自非课改实验区。大家可以从他的分段可以看出,来自非课改实验区的呢,他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显然这三维目标来源于我们的教学大纲。课改实验区老师的案例他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形式上显然来自于我们的课程标准,应该说这两者与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标还是比较对应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两个案例对应的具体的条目。先看非课改实验区的,非课改实验区的正像大家所说的,他在知识目标这个层面上涉及到相当多的内容,一共有五条,而且这五条是层层递进。这也反映这个老师的思维还是很严密的,只是他在这里关于知识目标的这些内容,我想它可能是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总的一个目标,而不是某一节课的目标,如果是某一节课的话,他很难实现这五条知识目标,这是一个方面;再有一个方面就是能力和情感方面,这两个维度的目标正向刚刚你所说,他比较宏观、比较原则上的这样一个界定,那么我们还是认为这样的一个界定,与教学大纲还是对应的,因为在教学大纲里,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要求就是这样要求的。牛顿第二定律B类要求,强调的是对这个知识本身的理解,当然它也有实验,但这个实验是演示实验,所以这个老师在能力目标里,或者在前面的知识目标里特别提到了演示实验。结合教学大纲的话,这个老师在制定这个教学目标的时候,它和教学大纲还是对应的。那么我们课改实验区,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的案例,它和我们的课标有一些对应,刚刚你讲到从知识技能维度、过程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它都有相应的一些内容。如果我进一步地深入看一看,首先看它的知识与技能维度,这个维度,它在这个里面,有一些与过程、方法相关的维度他放在这里了。我们的物理课程标准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放在一块整体性的要求的,那么这个要求是这样的,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那么在课标里是这样一个要求。如果这个实验区的老师,他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他对内容的界定可能还有另外的考虑,如果他的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的目标是整体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要求的话,那么我认为,他在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上还应该加强,他没有凸显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其中包括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所以这个课改实验区的老师,如果他针对的是牛顿第二定律整体的一个教学目标的话,应该把这一块加强。那么接下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呢,相对而言,它还是有一定的具体的要求,还是有它的长处。所以无论是课改实验区还是非课改实验区的这两个案例,它们对应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它们都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同时也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高老师:我感觉有时候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有些目标正如廖老师刚才所说的,在知识与技能里已经渗透了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我觉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有时候过程与方法它必须体现到知识与技能里面去,并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廖老师:对,这就是与我们教学有关的,虽然我们在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这样分开写出来的,但实际上我们教学的时候这三维目标是融在一块的,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行为的。我们不要说这一段在凸显知识技能,这一块教学在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话就相对比较生硬了一些,应该把这三维很好的融在一块,渗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杜老师:我也认为三个目标或者三维目标是不可能分开的,或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或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在教学当中一定是在渗透当中实施的,而不是单列的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老师:对,是这样的。事实上,是通过某一种途径它就能够把这三维目标都能够落实,而不是知识与技能要通过一种途径,过程与方法要通过一种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通过一种途径,不是这样的,是吧?我们只要通过某种途径,适当的措施或者适当的路径,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它都是融在一起的。廖老师:对,这也是我们,尤其是实验区的老师们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它过分地生硬地分开,而应该把它融在一块。邓老师:前面我们讨论了在教学设计当中的目标确定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讨论教学设计中内容选择的问题,首先还是让我们看一段访谈录像。高老师:邱老师,您好!请问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教材中的内容、顺序不妥当或者不适合您的学生的时候您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邱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学生接受起来可能还是有一点困难,但是我们不会做很大的调整,只是对有的地方做一些微调。比如说讲到原子核物理那个地方,因为按照物理学史的话,先是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然后才是原子核和它的内部结构。但是按照教材的话,先讲的是原子、中子,然后才是天然放射性现象。我们考虑如果让学生按照物理学史的顺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话,可能对他们了解物理比较有好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先提出来人类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然后再通过这个现象来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现中子、质子。但是在我们做这个调整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先把天然放射性现象作为一个重点,只是先给学生讲有这样一个事实,然后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再来讲原子、中子,学生会觉得很自然。虽说编教材的都是一些专家,但是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还是有点不一样。所以,一切为了学生着想,他们怎样能够最好地理解,我们可能就会做一点微调。但是一般没有大的调整,因为教材毕竟是很有经验的专家经过研究形成的,整体上的结构,顺序还是很好的,只是有一些很细小的地方做一点微调。高老师:从刚才这一段采访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他也考虑到这个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他有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具体这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该怎么进行呢?杜老师:我想在新课程理念当中应该说是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所以说面对教材,我们不应该说是把教材当圣经,我们教学内容选择多数情况下是来自于教材,这是一个常规的做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内容一字不变的、或者说顺序、内容所有的都是一个非常死板的方式搬到课堂上,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这应该说是老师的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这相当于再生成的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里对新课程来说或者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来说都不应该把教材当圣经一样看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或者根据当地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对教材内容再创生。高老师:是这样的。其实关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来讲,我的感觉是有些内容它的呈现顺序是死的,你是无法更改的,比如说我们要讲加速度,先把速度讲了才能讲加速度,如果我直接讲加速度肯定是不行的。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有这样一个严格的逻辑关系,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对它的顺序进行调整,比如说我们教材的安排就是这样的,以往的教材是先讲力学,再讲运动学,我们现在把它改成先讲运动学,再讲力学,这也是可以的。那么具体到一节课的时候,教学的呈现顺序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一点就要针对具体的学生、你的资源,怎样可以呈现出比较合理的教学顺序。同时这里还有一点就是,我选择内容的时候究竟选多大范围的、选多大深度的,这也是一个问题。邓老师:两个老师都说的非常的好,我从你们的谈话当中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你们对老师的要求非常的高,但是一线老师现在对教材也就是对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是把教材作为依赖。他们非常的依赖教材,教材怎么说,他们怎么教,教材说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教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只可能比教材教得更深、教得更难、教得更全,不可能是比教材教得更少,这是一线教师非常强烈的教学体会。但是通过对课改实验区老师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同样的课程标准下面有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个版本中的内容在其它版本中可能没有涉及,或者说在这个版本中的内容是放在第一章,而那个版本中放到第四章,而在最后考试的时候如何来呈现这样的内容是他们心中非常焦虑的问题,他们心中没底。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把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把它整合起来,然后这个版本没有的,那个版本有的,他们就把它往深加,往难加,往全加,不断地搓揉,不断地扩张,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样会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负担会很重,老师的负担也非常地重,这其实真的是体现着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廖老师:你刚刚说的其实确实有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就是我们对实验区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个调查,其中有一个结果显示课改实验区的老师和学生们普遍反应负担加重了,这里的负担加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比如说我们研制课标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比较,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标准不应该导致这样的负荷加重。那么这里边除了课标的原因以外,如制定课标的老师们就应该反思,是否课标出了问题;同时教材的编写者也应该反思,是否教材在课标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比如说一个知识条目或者一个物理内容的要求在不同教材里,它有不同的呈现,有的教材可能还有进一步的拓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可能在这个上面又向前走了一步;那么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刚刚你说到老师们担心高考,所以他把几乎所有的版本包括以前的老教材涉及到的内容都揉进了自己的教学,那么应该讲这是导致教学任务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因为实验区的老师确实有这样一个困难,我认为我们实验区的老师和非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应对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比如说一个现实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长远的终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在一堂课的设计中,选什么样的内容进入我们的教学,比如这节课在教材中选什么样的内容进来呢?因为各个版本的教材在课标的基础上都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有进一步的拓展,那么我认为对老师而言,你教学中的重点就是我们课标中的内容。你这节课什么是你的重点,什么是根据你的时间灵活调整的内容,依据是什么?依据我们的课程标准。凡是课程标准里做了硬性要求的,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就一定要纳入我们的教学,但是由于教材它很丰富,有的内容也有进一步的拓展或者延伸,那么像这些内容,有的版本的教材做了特别的注释,比如说以星号的方式,或者以变字体的方式告诉老师这些内容可以根据你的教学时间灵活处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除了看教材里的标记以外还应该对照我们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地做取舍。正像你刚刚说的,我们老师教学的时候确实不能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上面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要讲深讲透,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时间肯定就不够了。所以我们取舍的其中一个依据是我们的课程标准。高老师:事实上正如廖老师所说,我感觉对于实现某一个具体内容目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深度把握好,也就是说我们课标要求到什么程度,我们不能随意的加深加难。我们新课标里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针对原来的偏难偏旧而进行的,如果我们再回到原来的教材上,再把原来的内容加进来,那我们的课改还有什么意义啊?同时我感觉有一点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我们在第一次接触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时,不要贪图完全搞清。如加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事实上它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节课就要把它完全吃透。我感觉在高中物理里边一个最是逐渐认识的一个概念就是“力”的概念,“力”的概念事实上一直到高中毕业甚至到上大学还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所以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或者说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分层次的,这一节在新授课的时候达到什么,或者说初讲它的时候达到什么层次,我们单元复习的时候达到什么层次,我们年级毕业的时候达到什么层次,一定要有所体现,不能一次性就把它达到高考的要求,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杜老师:课改实验区的老师们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新课程存在很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可能呈现的内容或者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他们就面临怎样取舍教材内容的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我注意到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它里边有很多的栏目,比如说有信息窗、迷你实验室以及讨论与交流等等栏目,那么这些栏目的内容是不是都要讲呢?其实不是的。这个教材它在这些栏目的下边有很明确的说明,说明这些栏目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取舍。高老师:对,对于各种版本教材内容的取舍来讲,事实上我们在教学时最基本的依据就是课标。那么不同版本教材在课标原则的指导下它的基本内容应该是没啥区别的,可能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案例和呈现方式不同。那么这些案例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学生不同的这种体验来取舍的。廖老师:对,刚刚我们谈到,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而言,我们不能把它所有的内容都罗列自己的教案中,但是对于我们这次课程改革而言,一纲多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老师们可以参考多版本的教材,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所以整体来讲,对老师而言,我建议老师尽量参考一下不同版本的教材,你在取舍的时候不仅仅参考你自己使用的教科书,还可以参考一下其它的教科书,它们在呈现方面、案例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然后你再根据课程标准、根据你学生的情况、根据你们学校实验器材的情况,从中做出选择,只是一堂课不要太饱满。我下去跟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一堂课里融进了很多内容,有知识的内容,有过程方法的,而且跟过程方法相关的,比如说做实验,与实验器材相关的,他可能会罗列不同的实验在一堂课里完成,那么这样的话这堂课的内容就太饱和了。其实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好我这堂课到底什么样的内容进来,我选什么样的实验进来,尽管可能相关的实验器材有多种,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最好的、最恰当的、学生们最能够接受的那样的实验仪器,那样的实验,或者那样的内容进入你的课堂,这也是一种取舍。邓老师:从刚才的讨论当中,我们涉及到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想比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有理有据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需要我们各位老师不断地经历、不断地去体会。本讲比较详细的和大家讨论了这方面的问题,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学习与实践,一定能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一定能够整合出新的教学设计的特色,本讲就讲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