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885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临沂第二十七中学的王永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大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前面学习了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这一课时的内容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要求即数学要面向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进一步体验现实生活与函数密切联系。教材目标分析本节是将反比例函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前面几节课的综合应用。由于函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根据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并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节课的内容要使学生明确生活中有一类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定值的实际问题可转化为反比例函数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体验现实生活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即从实际问题中出发建立数学模型这一重要数学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求数学知识奥秘的好奇心。使学生明白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函数关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学科问题。二、教学分析1、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学习,课后复习的三步骤。每上一节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下节课的知识点,作为课前五分钟提问的内容,上课的时候引导小组讨论,交流意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与应用,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2、采用引例举证的教学方式,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三、学情、学法分析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立体想像能力较差,所以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活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促使学生通过“猜想假设验证归纳总结”等一系列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四、教学程序设计(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去年下半年,某某中学初二(2)班黄晶晶同学的爸爸诊断为肝癌,家中又突发一场大火,真是祸不单行,一下急需的10万元款从何而来,关键时刻,群众积极响应镇政府的号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结果,捐款总额比预期的还要理想。如果你是镇政府领导,你除了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之外,能不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对即将发动群众献爱心进行策划呢?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共同来学习以下两道题目。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的事出发,激起学生的爱心,为积极筹划这个活动,带着对数学的求知欲,进入例题的学习。(二)范例设计例题小华同学的爸爸在某自来水公司上班,现该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4104m3的长方体蓄水池,小华爸爸把这一问题带回来与小华一起探讨:蓄水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 蓄水池的长和宽最多只能分别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 这是个几何体积问题的应用题,我通过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分析,最后通过建立函数这种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问题(1):这是一个几何体积问题,问题中包含有哪些量? 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问题(2):在容积不变的情形下, 蓄水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为什么?写出关系式.问题(3): 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从而决定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又是怎样?问题(4):能否画出函数的图象? (指导学生画图,分析问题,多媒体展示函数图象.)问题(5):题中、两问能否利用图象来解?如何解?问题(6):题中、两问除了利用图象来解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方程解或不等式解?设计意图: 这道题是课本例1的改编,更换背景的目的是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例1采用了设计问题系列,启发学生思考,联系旧知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了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渗透了函数的思想,让学生初步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方法。最后渗透一题多解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渗透“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和“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后的再思考,将知识系统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我选择教师引导法.引导学生联系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画图象前,已引导学生探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样就化解了教学难点.(三)反馈练习华罗庚曾经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应用,我设计了例题的后续问题,让学生练习。使课堂教学能前后连贯。例题中的新建蓄水池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4104m3,某运输公司承担了该项工程运送土石方的任务。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程量(m3/天)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要的时间t(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运输公司共派出20辆卡车,每辆卡车每天运土石方100 m3,则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该任务?可以通过此类题反馈本节所学,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及时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四)回到引例,前后呼应现在大家能否利用我们刚掌握的知识来策划发动群众献爱心呢?如果每人平均捐款100元,那么需要发动多少人捐献。根据实际生活水平,每人平均捐款只能达到50元,那么至少要发动多少人捐献?发动人数与每人平均捐款数成怎样的函数关系?当每人平均捐款数一定时,捐款总额与发动的人数成怎样的函数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到课堂之初的问题中,解决问题,使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五)收获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再由教师补充归纳本节所学知识内容。(1) 通过本节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生活中有一类两变量的乘积为定值的实际问题可归结为反比例函数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2) 初步学会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3) 树立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观。(六)作业布置根据新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我的作业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选做题是一道自编题,我的目的是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复习了旧知,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愉悦.(1) 必做题: 看课本做例1、例2.做课本习题17.2 2,4 (2) 选做题:仿我的例题自编自导自演一题(说得不好请多多指点,谢谢各位,再见。)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