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825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 华南虎备课时间:开学第13周 上课时间:第15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3、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4、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把握全诗主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理解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2、培养自己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的人格。教学重点、难点:反复朗读诗歌,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感悟诗的语句。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 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 2、激趣引读: 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诗歌朗诵,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 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老虎。(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讨论明确)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四、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明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五、诗歌比较,诵读提升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在从比较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4、齐读两首诗歌,在朗读中体会。 六、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2、拓展延伸: 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板书设计:华南虎象征意义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莾莾的山林向往自由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血淋淋的沟壑勇于斗争教学反思:通过施教华南虎这篇文章,我在深深的思忖一个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将运用怎样的教育理念,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实实在在的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既不能上成说教式的政治课,又不能上成单是知识传授的训练课。原先,在上课的理念上曾遵循16个字,也是平日上课与听课的心得之悟,我觉得一堂课语文课应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沉思默默,情意融融。”当上完这节课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想给它充加了八个字,那便是“妙语连连,感受深深”我想这30个字将成为我今后施教的座右铭,也会让这样的语文教学观落实到今后的语文课堂之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兴味盎然、丰富多彩,充满文学的气息。也让语文的味道更加的浓郁隽永。同时,让批注式自学和随笔杂谈式练笔与博览群书有机结合,让课外量的积累推进课内质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