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657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郭 菁 昆山市蓬朗幼儿园 215333摘 要:幼儿的说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导致幼儿产生说谎行为的成因主要有他人的影响、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为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和害怕指责、逃避惩罚等。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成人作好表率作用、不随便斥责孩子等建议。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对策一、提出问题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教育在我家一书中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诚实守信,意味着互不欺骗,言出必行。它是做人的重要品德之一。然而,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说谎,几乎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对家长、老师、同伴等说过谎,这就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对于孩子的说谎行为,许多父母都对其认识不足,而且还不以为意。基于这种因素,要提醒父母,撒谎一旦成了习惯,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变成邪恶的源泉。当说谎的习惯形成后再去改变它,只会是徒劳罢了。而且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损坏了自己的形象。可见,父母千万不能把孩子说谎看成是小事,无所谓,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更受人欢迎,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获得良好的社会关系。有一个美国孩子,他父亲早逝,留给他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商品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是这个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父亲留下来的债务分文不少的还掉。后来这孩子果然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带息,分文不漏的全还了。周围的人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使他在以后的事业中,越来越顺利,最后成为美国出名的富商。二、导致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分析1他人的影响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他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谎的直接原因。教师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被幼儿视为“骗人”。父母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骗人壮了胆。1例如:在老师带领幼儿布置室内环境时,看到孩子们很积极,老师高兴地说:“下一节我们搞评小红花活动,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可是,老师只是一时高兴说说而已,下一节却在室外组织起了游戏活动。这使很多孩子认为老师在“骗人”。老师的行为是无意的,但的确又是在“骗人”,这不能不影响到孩子。 2自身心理的发展特点小年龄的孩子记忆极不精确,在回忆时往往歪曲事实,还经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起来,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进行描述。2例如,小朋友圆圆看见爸爸开车,到了幼儿园就兴高采烈的告诉小朋友自己会开车。其实,圆圆并不理解开车的真正含义,只不过是模仿大人开车的样子,想象自己非常能干。这个例子就说明孩子有时说话与现实不符,他们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混淆了想象与现实,无意识的说了假话。又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这样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3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的行为主要以愿望为主。例如:有一次,幼儿正在画画。老师为鼓励画的慢的幼儿,于是说谁先画好就可以先去玩游戏,话刚说完,好几个幼儿都说自己画好了,老师走过去一看,其实并没有画好,只是胡乱涂了一通。为了能够早点玩游戏,于是就有意说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4害怕指责批评、逃避惩罚 在幼儿说谎行为中,有一部分幼儿是因为做错了事情或者没有达到成人的期望,害怕受到他们的指责批评与惩罚,因此才说了谎。例如,在一次自主游戏活动中,有两个幼儿在“医院”当“医生”,过了一会儿,有一个“病人”过去看病,然而两个“医生”都想给“病人”诊断病情,为了这件事,两个当“医生”的幼儿发生了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听诊器”扯断了。老师知道这件事后,过去询问是谁把“听诊器”扯断的,可是问了半天,那两个幼儿都不肯承认是自己扯断的,还说是对方扯坏的。最后这件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三、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探讨成人要想教育幼儿做一个诚实的人,就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对策,对于幼儿的说谎行为,在了解了谎言背后的真实心理后,成人首先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说谎的“苦衷”,明白孩子说谎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幼儿不再以谎言为手段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而要通过正确的途径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1成人作好表率作用幼儿以模仿为主,成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能轻易许愿,不能让孩子觉得成人言而无信,从而使他们产生“说谎不为过”的错误心理。4如果成人真的是有事不能履行对孩子的诺言,那么就要及时的跟孩子解释原因并道歉,以挽回不良的影响。2减少幼儿说谎的机会其实很多孩子说谎是家长先提供了说谎的环境,所以我觉得家长要首先不给孩子说谎的理由。只要孩子有正当的需要,就应有原则地满足,一旦发现说假话,要严厉批评,要让孩子分清对错,有正确的是非观。有的家长在接孩子放学时,常问:“今天你能干吗?”“老师表扬你没有?”由于家长没办法得到及时的求证,这里就给孩子说谎制造了良机。因此要奉劝家长们不要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所提问题应能急于得到证实为宜。3创设一个让孩子诚实表达一切的气氛列宁曾经说过,不犯错误的就不是小孩子。在低幼年龄阶段,幼儿不具备完整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3即使说了违背事实的话,也不能随便斥责孩子“说谎”,应该耐心了解情况。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幼儿在做错事后,很担心被成人责备,这时,成人应保持冷静,不应责骂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并给孩子反思和改正的机会。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还可以表示谅解和宽容。孩子改正了错误,应给予肯定。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把自己的错误坦白地告诉家长或老师,而不会发展到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程度。4及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诚实表现,教育孩子要勇于正视、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谎是幼儿心理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它往往是一时的行为,并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的品性,通过不断地制止和纠正,幼儿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5当孩子有意识地“说谎”时,一定要重视。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如果幼儿说谎了,作为父母的不要对他进行恐吓或者利诱,比如对幼儿说如果再说谎就把他赶出家门,或者向幼儿承诺只要说出真话就不责打他,如果幼儿承认错误,也是一种诚实的表现,那作为父母的就应该对幼儿的这种诚实行为给予肯定。而不是要一味得批评,应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愿望,不过同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坚决不允许的,更不能让幼儿在说谎中得到好处。幼儿偶尔的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失去了诚实,只有做父母的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能以宽广的胸怀原谅幼儿的过错,才能让幼儿在说谎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5借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克服说谎的心理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狼来了、长鼻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的列宁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多听这方面的故事,自己去体会故事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以这些为榜样来约束自己。幼儿说谎的原因很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对孩子“说谎”的行为,成人应给他们更多一点理解、更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不要轻易认为孩子“定性”。只有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要给以重视,如果孩子的积极行为得到了关注,那么谎言便会逐渐消失。我们既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要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诚实,这个社会将来会多么可怕!对于孩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帮助他们,必须让幼儿增加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总之,我觉得对待孩子最好的方法是:首先,要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了解他说谎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教育,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参考文献:1 李生兰幼儿家庭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徐芳幼儿说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9) 4王敏如何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J好家长,2005(7 ) 5王小英幼儿说谎的类型及其对策J现代家教,2002(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