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627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历史中考模拟试题(5)一、单项选择题1.在奥运会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升起的激动场面,请问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国旗、代国歌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为西藏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殚精竭虑、不懈努力。下列史实可以为上述两个观点佐证的有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在抗美援朝的同时,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A. B. C. D. 3. 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4.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大庆油田建成A. B. C. D.5.(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7. 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 A.1949年 1954年 B.1954年 1956年 C.1956年1982年 D.1954年 1982年8.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思想对外开放农业生产合作化( )A.B.C.D.9.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10.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1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颁布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缩小城乡差距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13. 邓小平,这个令国人敬仰、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旗帜,他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下列选项中的会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一届人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七大14. 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清朝统治被推翻 B抗日战争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15.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深圳16.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常任理事国会议,成员中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始于:A.1949年 B.1954年 C.1971年 D.1978年17.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18.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澳门十年来的繁荣稳定得益于( )A. 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9. 右上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20台湾中华总商会会长廖正豪先生在海峡两岸关于文化旅游节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乐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搭桥人”,责无旁贷地维护和珍惜两岸这种骨肉亲情 这充分地说明了( ) 海峡两岸人民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信仰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心愿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A. B. C. D.21. 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 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时间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提出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决策 C“973计划” D“863计划”22. 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领导身着唐装集体亮相,之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唐装热。这次会议是 ( )A.26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世贸组织会议23. 右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运剧照,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奥运,说明了(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旧中国贫穷落后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A. B. C. D.24.右图记载了我国一项伟大的科技成就,我国爱好和平,却依然研制此种核武器,原因是( )A.为世界大战做准备B.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C.加强国防力量,打击霸权主义 D. 针对美国反华势力25.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以下贯彻了邓小平此种理论的举措有( )实施863计划启动“安居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颁布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等教育“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A. B. C. D.二、辨别改错题(每小题有两处错误,请写出错误并说明理由)26、1959年,刘奶奶从北京回到家乡,她看到广大农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经营农业生产,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植着高产的籼型杂交水稻。错误:理由:错误:理由:27.小明学习了中国抗日战争史,深有感触地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错误:理由:错误:理由:三、根据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28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是:( )29、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中的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30、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他是:( )3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就是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被概括为:( )四、图片分析题32、“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1)下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图1图2图3图1:名字: 被称为:图2:名字: 被誉为:图3:名字: 被誉为:(2)从上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33、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会见吴伯雄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分别五十载姐弟喜相逢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登上长城材料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是什么?(2)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材料一中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3) 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4)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来一些好的建议。(5)综上分析你认为台湾问题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试简述你的理由。34、材料一: 今年是抗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美国政府经过了短时间的眺望,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相互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开始试探和接触。材料三: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从15日深夜11点在雨中抵达上海,到18日下午5点飞离北京,奥巴马在中国停留了约六十六个小时。期间,两国领导人在北京就中美关系及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发布了中美联合声明。另外,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的对话,以及游览故宫和长城等花絮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1)结合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为什幺敌视中国?为此它采取了哪些敌对政策?(2)结合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请谈谈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大事。 (3)结合材料三谈谈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摩擦,但是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请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五、开放题35、“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感动中国主题曲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请结合本册内容,推选出你认为合适的三名候选人物,来参加某校八年级三班主办的“中国现代史感动中国”活动。2010年“中国现代史感动中国”人物推荐表 中学八年级三班主办历史人物主要事迹颁奖词(预设)一选择题1.A 2.A 3.A 4.A 5.C 6.C 7.D 8.D 9.B 10.A 11.C 12.C 13.C 14.C 15.A 16.C 17.A 18.A 19.C 20.D 21.D 22.C 23.B 24.D 25.D二、辨别改错题26、错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经营农业生产。理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错误:籼型杂交水稻。理由: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才由袁隆平培育成功的。27、错误: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理由:直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才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错误: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理由:新中国的成立,才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三、根据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28、毛泽东29、邓小平30、雷锋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图片分析题32、(1)王进喜-“铁人”;邓稼先-“两弹元勋”;焦裕禄-“人民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榜样”(2)爱国、拼搏、奉献、科学等精神33、(1)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促进文化教育的交流;涉外上共同维护民族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两岸同根同源,海峡两岸本一家;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4)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实现三通;加强两岸人员往来。(5)必然趋势: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任何阻碍、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为,必将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坚决反对。34、(1)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使美国失去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封锁禁运、包围威胁。(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因苏联的争夺和深陷越南战争已处于相对衰弱之中。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3)提示: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5、示例:历史人物主要事迹颁奖词(预设)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他在田间书写着人类最壮丽的篇章!孔繁森援藏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邓稼先对研制“两弹”做出贡献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