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394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积雨辋川庄作兼山水田园诗特点的教学设计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 郑许英1、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学习过一小部分诗歌,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没有深入。相对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收集其它诗歌而言,这首诗的难度要小,但相对一般课文阅读,难度要大些。总体而言,因为学生以前也学过王维的作品,所以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2、学习内容分析积雨辋川庄作是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收集的第一首诗,它是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节课既要让学生读懂积雨辋川庄作的基本思想内容,也要让他们了解山水田园诗“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特点。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思想。 鉴赏富于文采的诗歌。 欣赏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诵读、比较,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鉴赏的诗歌,教师作点拨、补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热爱山水田园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教学的难点:品味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初步感知进一步感知朗读明确意象讨论思想感情知识拓展讨论、交流分析、归纳练习巩固教师总结5、教学流程图6、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由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解读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导入新课1分钟问:同学们,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文学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诗词的创作达到了顶峰。现在我们说到唐宋文学,常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学生回答)教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笔重彩浓墨。今天我们来学习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王维的一首诗作积雨辋川庄作,并由此解读山水田园诗的写作特点。回顾旧知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答案:唐诗宋词导入新课创设氛围投影:军旅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诗、咏怀诗、讽刺诗,哲理诗复习旧知2分钟问1:我们先回顾一下诗歌的分类,有哪个同学能说出“山水田园诗”是从什么角度来给诗歌分类的吗?(学生回答)问2:大家能说出从表现内容的角度给诗歌分类还有哪些类别的诗吗?(学生回答)学生回顾旧知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答案1:是从“表现内容”的角度。学生回顾旧知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答案2:还有军旅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诗、咏怀诗、讽刺诗,哲理诗等。复习旧知,明确诗歌类别范读:积雨辋川庄作投影:作者和背景初步感知1分钟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语调和停顿。学生打开课本,并边听教师朗读边在书本上注音和作语顿、轻重音标记。了解作者和背景。通过听朗读让学生获得诗歌语言方面的美感。自由朗读进一步感知3分钟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朗读2分钟,注意几点:1语调和停顿;2这首诗选取了什么意象,描写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巡视,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学生朗读,可以放声朗读,也可以的闭上眼睛尝试背诵。让学生自己体会诗歌的语调和停顿,加深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投影:雨、林、烟火、藜、黍、水田、白鹭、夏木、黄鹂、木槿、露葵诗人自己鉴赏诗歌明确意象10分钟问1:通过朗读,大家能否找出首诗选取了什么意象?(学生回答)问2:大家认为野老、海鸥不能算意象? (学生回答)问3:谁能说说这两个典故吗?问4: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目的在于抒写什么样的心境?问5:课本的注解说“野老”是诗人的自谓,所以应该还有一个形象是什么呢?教师归纳:我们知道: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王维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而我们在分析一首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思路,如: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答案1:雨、林、烟火、藜、黍、水田、白鹭、夏木、黄鹂、木槿、露葵。明确答案2:不能,因为那是用典,不是实写眼前的景物。明确答案3:“野老”这个典故是说杨朱去跟随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完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海鸥”这个典故是说有个人与鸥鸟很亲近,每次他到海边,海鸥都飞到他身上来。但是有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边时,海鸥却飞得远远的。明确答案4:是说做人有平常之心、淡泊之心。明确答案5:应该还有诗人自我的这个形象。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鉴赏的答案和教师的完全一致,要给学生足够的信心;课前教师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板书:情景交融投影:欣赏诗的画面美:一是物象的组合;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板书:诗中有画讨论、交流10分钟问1:下面请同学们按前后位置,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和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问2: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首诗有没有体现其这种的特点呢?如果有怎么看得出来?大家现在从老师所给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和前后的同学讨论讨论。教师归纳:这句确实写得很精彩,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在动态和静态方面,更确切地说,白鹭飞行,取动作;黄鹂鸣啭,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讨论、明确答案:这首诗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到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与生活,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以及向往田园生活、追求自由的心志。诗人写景旨在抒情,情景交融显而易见。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1)有体现这种特点。(2)这首诗句所选取的物象共组成三个画面,首联、颔联和颈联各是一个画面。如颔联:这一句子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在广阔的水田和茂密的丛林这样的背景中,白鹭在自由地飞,黄鹂在轻快地唤。色彩表现鲜明,白色和黄色都是很“抢眼”的颜色。动态和静态方面表现在“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是静态描写,“白鹭”和“黄鹂”是动态描写,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静态知识的描述、再现,激活动态知识的重组、转换。学生鉴赏中,教师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批判质疑,使问题解决具有批判性和个体创造性。背诵、记忆2分钟教师:我们已经对积雨辋川庄作有较全面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进行记忆训练,在一分钟内将诗歌背下来。(教师再用一分钟抽查了两个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背诵积雨辋川庄作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生这时候的记忆效率是最高的。投影: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知识拓展讨论、交流5分钟问1:刚才我们在学习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时,对山水田园诗突出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已略见一斑,那么,在我们学习过的或者是积累的山水田园诗中,有没有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呢?”请举例说明。问2:我们就大家较熟悉的过故人庄分析一下:(1)诗人来到农家,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景色呢?(用诗中原句回答)(2)写了哪些景物? (3)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明确答案1:王维的山居秋暝、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等。明确答案2:(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诗歌展现了一幅由绿树、村舍、青山、城墙组成的优美画卷。(3)表现出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家生活的恬静舒适,更表现着诗人倾心于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策略性知识问题解决可通过个体之间合作来提高效率。板书:方法归纳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分析归纳5分钟教师:我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时常会出现已意会却不懂如何言传、辞不能尽意的尴尬。所以我们有必要归纳一下分析诗歌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特点的几个步骤。根据已学知识,与教师一起分析、归纳。归纳是将零散知识系统化投影:阅读王维的新晴野望这首诗,然后分析其“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特点。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该诗出现在2007年高考全国卷2中)练习巩固5分钟教师:为了让全体同学都有发挥的空间,也为了让大家巩固所学的方法,请同学们现在完成一个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总结1分钟教师: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盛行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所以诗多具有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写作特点。鉴赏诗歌,能使我们获得情感的愉悦,智性的满足;当我们能对宇宙万物永远怀有一颗神圣而又神秘的童心时,我们就能诗意地生存,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因为高科技的发展而变得乏味,我们的心灵也不会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而变得冷漠这就是本课主旨所在。至于鉴赏的见解是深是浅,是对是错,是全是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我们在整个鉴赏过程中,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用诗意的眼光解读诗意,用诗意的文字再现诗意。教师:布置作业听总结发言7、教学效果课后拓展酬 张 少 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1)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 王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2) 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酬 张 少 府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王维两首诗:1、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东溪: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体现的思想情趣: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8、教学反思:2004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其中必修语文共5册,随后又编写了14册选修课,教材的变化使课程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新课程强调要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作为语文教师,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而且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教师越是喋喋不休,生怕学生对作品理解不准确、不深入,学生越是兴致索然。相反,一些看似简单但却能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作品的问题设计,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讨论,学习兴趣盎然。如教学形式上 ,我们在“品读体悟拓展”诗歌鉴赏的教学环节中,要强调一个“悟”字。“悟”就是思索,就是想象,就是透过字面,探得底蕴,这确是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应该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学内容上,基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好文化底蕴的目的,我们要抓住“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这一鉴赏要点,由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拓展到其它的山水田园诗,点面结合,安排才会合理。可以说它是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有效的教学理念”(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后,我想,新课程下的有效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寻找一种适于学生的学习方式。9、开发的课程资源见课件10、创新点对答题步骤的方法归纳,学生开始摸不着头脑,后来经引导,可以归纳得与教师参考答案接近,在完成课后作业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