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4272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策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 潘国和 2009年9月20日摘要社会的复杂性的加深,使得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日渐多样化。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分析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努力解决。本文分析了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不足使小学生产生了各种问题行为。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解决思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的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让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淡化分数竞争,增强班级团结;以表扬鼓励为主,以适度惩戒为辅。关键字小学生 问题行为 表现 产生 对策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人学文化打基础的时期,还是一个公民形成怎样看待世界、社会、祖国、家庭、事业等观念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绝不能等闲视之。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求知欲弱,无心学习;缺乏团结,仗力欺人;是非不分,行为无德;畏苦怕难,意志薄弱;胆小怕事,恐惧社交;小偷小摸,拾物自用;沉湎游戏,不能自控等等。我国心理学家左其沛等对520余例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等4个基本类型。其中小学生中过失型占77.5,攻击型占3.2,压抑型占63.4,品德不良型占12.9。从其严重性上来看,我认为可以分为:品行问题行为,如:自私、怕苦、怕累,追求吃、穿、玩,说谎,厌学、逃学,胆小、孤独; 违纪问题行为,如:攻击他人、辱骂同学,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早恋,出入三室一厅,沉湎于网络;违法问题行为,如:偷窃、赌博。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产生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各种历史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丑恶现象都在或重或轻地在我们身边表现出来。1、权力至上、权钱交易、关系万能等不良的社会风气,扭曲了小学生的社会价值观。2、遍布大街小巷的迪厅、OK厅、游艺厅、网吧等庸俗低级的文化场所把一些是非观念不明,没有自控能力的小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了,不仅荒废了学生的学业,还使一些学生走上窃、枪的犯罪歧途。二、家庭原因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预期的共同富裕,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家庭收入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民工潮的兴起导致了巨大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隔代培养或无人管束的现实严重导致了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具体表现有:1、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原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着变化。离婚率的提高、家庭不和睦、下岗职工的增多造成家庭经济拮据,缺乏父(母)的爱等各种家庭情况的出现,致使一些学生没有安全感,个性冷漠,行为粗暴放纵,喜欢打架,经常违犯校纪校规。据某省的抽样调查,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中,出现情绪和性格缺陷的占98.6%,存在品行障碍的占这63%,有学习障碍的占39.6%,社会适应不良者占39.2%,这些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使用暴力。2、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一方面过分溺爱,养成子女懒惰、骄横,没有义务感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只关心学习成绩高低,不过问学生品行发展的好坏,一旦出了问题,不分析原因,要么非打即骂,要么到学校无原则的庇护,逐渐形成孩子不遵规守纪的错误观点。3、父母品德修养差。俗话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本身的行为不端为学生的不良行为的滋长提供了温床。例如我校一名学生的父亲平日不务正业,有了钱就赌博,大吃大喝,很少关心教育孩子,致使这名学生违纪现象屡屡发生,老师多次家访找不到家长。4、由于父母打工在外,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或祖父母,是学生要么严重溺爱,要么放任自流沾染上了各种恶习。三、学校原因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产生是与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分不开的。其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德育教育模式单一,封闭、简单、老化、过时。其二,教育手段陈旧,还是批评、停课、写检查、请家长等老一套,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其三,小学教育还没有转到各种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来,不能让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希望一个小学生没有一点问题行为,全面优秀是不现实的。对于小学生业已存在的问题行为,我们必须根据问题行为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矫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理论创始人华生在20年代做过实验后认为,我们无论成为什么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且人类习得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设法消除掉。模仿学习理论的代表之一班杜拉也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这些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要有信心去矫正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根据本人近20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从以下方面来矫正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都是爱自己的学生的,不管是慈祥的老师,还是严厉的老师;不管是年迈的老师,还是年轻的老师;不管是俊美的老师,还是矮胖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爱并没有多少区别,有区别的是有些老师的爱学生能够感觉到,有些老师的爱学生却充满怀疑。而只有走进问题小学生的心灵天地,才能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因为被父母放弃、被老师嫌弃、被同学歧视,自暴自弃,心灵封闭;一些学生由于畸形的家庭,残疾的身体,极端自卑或自傲、对老师抱戒备、对立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想校正他们的问题行为就必须用无微不至的关心,细语轻声的交流,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你的爱,相信你是真心为他好。我教过一个学生名叫翟国才。他是一个在班上年龄最大,个子最高,力气最大,智力最差,小偷小摸,屡教不改的学生。为了改变他小偷小摸的坏毛病,我仔细分析他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因为智力差,所以成绩差,所以其家长放弃对他的家教,他自己对学习没有了信心,没有了兴趣,从而不注意力转移到了盗窃上,再加上几个校外的,高年级的问题少年、问题学生对其进行诱惑,进行胁迫,使其对盗窃欲罢不能。针对这些原因,我首先进行家访,要求其家长不要用暴力教育,要多做思想工作。然后我找到那几个问题少年,警告他们不要再找该生做坏事,否则就到警局举报他们。最重要的是我花时间对他进行补差,把他的成绩从十几分提高到及格线以上,让他的注意力从干坏事上转移到学习上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翟国才同学完全接纳了我的教育,以后几年再也没有听说他小偷小摸过。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中比例最大的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引起的,周恩来总理教育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然而时过境迁,今天人们学习的目的就现实多了,不外乎金钱和职位。社会大环境让很多家长和学生胸无大志,兴奋点全在在吃喝玩乐上。学生学习不感兴趣,常常是无事生非。但但是这样的问题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老师如果把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就能取得 “磁石吸铁,驷马难掰” 的教育效果,与问题行为告别。为了矫正学生的这些问题行为我在班里尽量多举行一些文体活动,竞赛活动。使各种特长的学生都有发挥所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弥补学习不佳的遗憾。三、让家长与你共同努力教育是一个综合活动,对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校正必须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用力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一名教师要求社会力量作出努力也许是不切实际的,但让学生家长与我们共同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所差的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和我们共同努力,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从小处做可以给每一学生发一本家校联系簿,从大处做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传授。四、淡化竞争,增强团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为了学生的未来不惜血本。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心理压力传到学生身上就是巨大的精神压迫,再加上应教育的顽固发展,使得学生对于考试成绩分分计较。成绩好的学生固然是欢呼雀跃,学习兴趣高涨,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兴趣转移、厌学、逃学的心理和行为。同学之间也会因分数的竞争貌合神离,四分五裂。对于由于应试教育而引起的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既要向上呼吁,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也要尽量不进行排名式的考试,尽量多组织小组活动,班级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培养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友谊,让学生的相关问题行为渐渐消失。五、表扬鼓励,适度惩戒对于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严厉批评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如果编制一套表征奖励系统,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矫正以后予以的肯定和奖励,往往能受得意料之外的效果。奖励的表征可以是各种筹码(物资、荣誉、操行分、象征性物品)。当然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前,须先向学生讲清楚表征奖励系统与行为的相应要求。心理学称这种办法叫“强化菜单”。菜单的内容是开放的,改正问题行为的途径也是开放,行为者可以按规定自由地选择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达到自发地矫正的目的。我们提倡表扬鼓励,并不是说放弃一切惩罚,适度惩戒还是需要的。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它与体罚有着本质不同。适度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牢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主动地了解行为边际,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总之,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矫正是每一个小学班主任,每一小学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都应该学习相关知识,积累有关经验,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好。参考文献1、李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缓北京妇女联合会现代家教报2000年9月129期2、李俊班主任与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浅析德育信息2000年9月第四期3、王洪武等主编:学生越轨行为管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版。4、中国德育 2003年7期如何走进问题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