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33765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知识梳理 时间 地域 生物 空间结构 2 物种组成 1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 2 丰富度 概念 群落中的多少 常用统计方法 记名计算法和法 物种组成 物种数目 目测估计 二 群落的种间关系 三 群落的空间结构 1 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B图 2 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 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 B图 地形的变化 的差异 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阳光 栖息空间和食物 土壤湿度 盐碱度 光照强度 辨析 山上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温度 东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水分 四 群落的演替1 演替的过程 1 群落演替 随着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代替的过程 2 演替过程 以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为例 另一个群落 时间 地衣阶段 灌木阶段 苔藓阶段 2 连线群落演替的类型 1 判断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特征的叙述 1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2014 江苏卷 2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 20年后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 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2013 福建卷 自主检测 3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 杂草 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 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2012 全国卷 4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2012 广东卷 5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2012 全国卷 6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011 安徽卷 2 判断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 1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014 江苏卷 2 在一段新建公路边坡 甲 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后 其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2013 江苏卷 3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 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 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两者演替类型相同 2013 海南卷 4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012 海南卷 5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011 安徽卷 6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2011 江苏卷 3 1 2013 海南高考 随着海拔升高 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草甸等 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 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 该地草甸 灌丛 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 丰富度是指 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 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原因是其 稳定性较低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答案 样方标志重捕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恢复力 垂直 2 2013 山东高考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 还有杂草 田螺等生物 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 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 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 从而可以减少 使用 减轻环境污染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答案农药分解者 或细菌 真菌等 无机物 3 2014 海南卷 某果园发生了虫害 该虫害是由害虫A引起的 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 小蜂把卵产入害虫A体内 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 再攻击害虫A的其他个体 小鸟特别喜食害虫A 也捕食小蜂 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中 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 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 回答下列问题 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 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A 对A种群的生存 填 有利 不利 或 无影响 理由是 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摇摆身体为小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 信息对种间关系就有 作用 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捕食和竞争 有利小鸟捕食了体内有虫卵的小蜂 减少了小蜂的数量 减少了害虫A的天敌 调节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特征 核心突破 1 群落的种间关系 易错易混 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区分1 互利共生曲线 同步性变化 同生共死 2 捕食曲线 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 竞争曲线 看最终结果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 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则必为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的重叠范围 2 群落结构类型 3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 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意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命题预测 考向预测一种间关系 1 2014 新课标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 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A项正确 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 两者不是竞争关系 B项错误 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 C D项错误 答案A 2 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曲线 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解析由图中曲线 可知 在一定范围内 猎物种群的密度越高 捕食者所消耗的猎物数越多 其食物数量就会减少 答案D 考向预测二群落空间结构的表现及影响因素3 2014 孝感统考 下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的增加而增加B 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C 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D 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解析此图说明鸽的捕食者鹰的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鸽的增加而减少 A错误 鸽的种群数量增加 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 说明两者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B正确 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即反馈信息和输入的信息起相同作用 使得输入的信息进一步加强 C错误 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内关系的种内互助 D错误 答案B 4 2014 海南卷 某池塘中 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 取食多种底栖动物 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 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题关键 解析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 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 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 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 故A选项正确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 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 故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 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故B选项正确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C选项正确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 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 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 1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核心突破 2 群落演替的结果 1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 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2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 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稳定性越来越高 易混易错 群落演替的几个易错点1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是一种 优势取代 而非 取而代之 如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优势地位 但森林中仍有灌木 草本植物 苔藓等 2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3 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 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 诸如气候 地貌 土壤和火等 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命题预测 考向预测一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 5 2014 遵义联考 贵州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 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针叶林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常绿阔叶林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B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初生演替C 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 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D 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解析据表分析 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而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故动物也存在垂直结构 A错误 在原有生物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错误 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而物种多样性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则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C错误 人类可以砍伐树木 填湖造地 捕杀动物 也可以封山育林 治理沙漠 管理草原 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正确 答案D 6 2013 海南单科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 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 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 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 若没有外力干扰 甲地可重现森林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 甲 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析甲地因森林火灾引起的植被受损 其实并没有彻底消灭植物 而乙地火山原因导致植被彻底被破坏 所以两地的群落演替应为不同类型 故A错误 答案A 方法规律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 从起点上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 从时间 速度上 经历的时间长 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考向预测二群落演替的过程 结果及影响因素7 下表为某退耕林地在恢复阶段的研究数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退耕林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群落对光能利用能力逐渐提高C 随着演替的进行 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加快D 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 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解析退耕林地中保留有植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资源 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随着乔木数量增加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对比表中数据可知 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减慢 答案C 8 南方某农田弃耕后 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 后来又出现灌木 图中曲线b 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 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 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 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 在人为干扰情况下 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 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解析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 植物物种数 曲线c 及群落所含能量增多 曲线a 但个体数减少 曲线b 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 会使相应的食物链发生改变 如果人为地植树造林 可能会加快群落的演替 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阶段 草本阶段抵抗力较弱 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 答案D 考点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实验原理 1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 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场所 2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可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3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和目测估计法 核心突破 栖息 取样器 记名计算法 2 知识归纳 3 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 1 记名计算法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 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 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 目测估计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非常多 多 较多 较少 少 很少 等等 4 基本技术要求 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 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 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 识别命名要准确 并进行分类 5 远离危险地带 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命题预测 考向预测一实验原理 过程 9 2009 宁夏卷 跳虫 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 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 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 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 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 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 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 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 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kJ 解析 1 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 身体微小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 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 属于好氧型 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 利于跳虫存活 答案 1 较强微小 2 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 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 防止腐烂 3 竞争捕食5n 考向预测二实验分析及装置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与此相关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 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 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 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D 无法知道名称 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 解析本题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一般来说 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 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如果无法知道名称 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忽略不计的话 会人为降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答案C 11 下图是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 避高温 趋湿的习性采集D 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 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由图可知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 避高温 趋湿的习性采集 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小动物的采集 而不是空气流通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 的酒精溶液中 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答案A 易错易混 比较与判断种间关系1 混淆捕食与竞争 1 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 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 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 2 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 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 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 如牛饮水 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 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 这属于种内斗争 2 混淆生存斗争与竞争的关系 1 范围关系 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 竞争为种间关系 种间斗争包括竞争 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示如下 A代表生存斗争 B代表种内斗争 C代表种间斗争 D代表竞争 2 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判断方法 简记 同斗争 异竞争 同斗争 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 如公羚羊争夺配偶 异竞争 不同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 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3 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 典例训练 1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 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丙 一段时间后 该水池甲 乙 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解题时要以曲线反映的种间关系和投放的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这一信息为突破口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 甲 乙应该为捕食关系 甲为藻类 乙为浮游动物 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 藻类 浮游动物 鱼 投放某种鱼的初期 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由于鱼是大量的 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 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 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 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 所以甲 乙 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 该种群肯定是藻类 即甲种群 答案C 生物种间关系曲线图解读 典型图示 图示解读 信息解读 1 图1表示互利共生 在关系上表现为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分开后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生存 在数量上表现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2 图2 3表示竞争关系 数量上表现为 你死我活 的非同步性变化 若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不同 竞争结果如图2所示 若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相同 竞争结果如图3所示 3 图4表示捕食关系 数量上表现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非同步性变化 图中A为被捕食者 B为捕食者 解题技法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确定生物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 再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数量关系予以判断 典例训练 2 2014 安庆质检 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银毛蝙蝠 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 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 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 三种食虫蝙蝠都在夜间活动 但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对晚 更适于夜间捕食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正确 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 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 B错误 蝙蝠夜间觅食 既可以避免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 也可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捕食 C D正确 答案B 丰富度 捕食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苔鲜阶段 地衣阶段 森林阶段 高考体验 1 2013 海南单科 甲 乙 丙是食性相同的 不同种的蝌蚪 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 甲 乙 丙各400只 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 一段时间后 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 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 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 甲 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 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 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 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竞争情况 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 乙的数量却不断增加 说明获得的生存资源包括食物或生存空间有可能增多 故题中选项不合理的为D 答案D 2 2013 江苏单科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 甲 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 另一段边坡 乙 不进行移栽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析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 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 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A错误 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 B正确 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 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 C错误 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 D错误 答案B 3 2013 福建理综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 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 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 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A正确 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 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正确 人工恢复林中植物种数为137种 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自然前者的植物丰富度低 C正确 初生演替是发生在沙丘 火山岩 冰川泥上等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 或者原来存在过植物 但却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退化林地显然不属此例 应属次生演替 D错误 答案D 4 2014 大纲卷 现有A 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 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 一段时间后 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注 表示有 表示无 请回答 1 A瓶中微生物 浮游藻类 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2 一段时间后 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3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解析 1 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 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 浮游藻类 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 会争夺光照 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 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 B瓶缺乏光照 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 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但使其数量减少 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 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 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 3 在生态系统中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答案 1 生物群落竞争 2 降低没有光照 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降低氧气与食物不足 3 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5 2014 新课标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 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 哪个属于初生演替 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 一般来说 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据调查 近5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 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 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 未发生改变 变慢 或 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 发生改变 或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2 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 保留种子 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演替速度快 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 演替速度较慢 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 3 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 诸如气候 地貌 土壤和火等 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 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 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 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答案 1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 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 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 变快未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