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十(教师备课版)-第10周测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3640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十(教师备课版)-第10周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十(教师备课版)-第10周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十(教师备课版)-第10周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高考资源网KS5U.COM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咽喉/哽咽 慑服/嗫嚅 蛊惑/余勇可贾B矗立/抽搐 荟萃/猝然 臧否/否极泰来C拓本/落拓 解数/解甲 徜徉/逢场作戏D潜水/掮客 囹圄/聆听 对峙/有恃无恐【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 yn/y sh/ ni g;B ch cu/c p;C t/tu xi/ji chng/chng;D.qin ln zh/sh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 必需品 以德报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B慈祥 满堂彩 平心而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防碍 蘸水笔 悠哉游哉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D赈灾 度假村 功亏一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 “防碍”应为“妨碍”;“悠哉游哉”应为“优哉游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高考资源网B旱情仍在持续,人们在祈望上苍普降甘霖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积极的办法应对灾难,比起古人只能诉诸宗教力量以祈风雨的做法已不可同日而语。C王教授开设考古专题课,普及考古学的知识,引起考古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他那坐而论道的风度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D洪水、地震、沙尘暴,这些灾害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的沧桑,人物的浮沉,激发我们自问自答。欲问:“谁是真正最可敬的人?”答曰:“当推孔夫子”。B我国自古有以香草美人设喻的传统。在艺术手法上,它是以物比德;而在精神上,它强调树立人格风标。C宝玉娶谁才会有幸福?贾府女儿各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读完红楼梦,让人禁不住要生出各种各样的疑问。D清代书法鄙弃遵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 “当推孔夫子”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B全国总工会4月5日决定紧急拨款200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C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D政治分析师亚采克说,坠机灾难影响深远,它将对选举产生巨大影响,现阶段难以详细评说,但选举结果可能出人意料。【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项杜绝是制止,消灭的意思,与“在一定程度上”矛盾;B项“遇难矿工”无法“慰问”;C项偷换主语,“出台一系列政策”的主语应该是“中央”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时常为论者所忽略。书会才人加工整理或者创作的杂剧,其作者究竟是哪些才人?数个作者合写的一本杂剧,何以有异同之辨?“正本”“次本”“旦本”“末本”的作者如何辨析?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其实,元杂剧是“万人糕”,是多层宝塔,不管塔顶是谁耸立,都并非仅只今之所见署名的某一作者。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的,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靠艺人口耳相传加以承续,后经书会才人参与整理加工或者创作,才渐有剧本流传。北宋时期,教坊就罗致才人编写杂剧。南渡之后,教坊废置,杂剧唯靠艺人传唱。端平年间,临安等地书会纷纷涌现,这本为书生聚读之所,显系民间书塾。其中书生,亦参与市民文艺活动,渐成民间艺人为主体的行会组织,才人也为勾栏瓦舍演出的杂剧、讲史、唱赚、诸宫调等通俗文艺撰写脚本,故有杂剧剧本得以流传。于是,下层文人和书会艺人也就成为杂剧作者的主体。至元代科举的长期停滞,迫使不少文人学士投身书会。录鬼簿所记前辈才人和方今才人,录鬼簿续编所记70多位曲家,大半为书会才人。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的坚实基础。由此可知,元杂剧的作者有变化流动而并非固定为某一作者的特点。再者,古代诗文,绝大多数出自作者一人之手,数人联句之诗仅是酬和之作中的特例。而元杂剧中,数人合作一剧者,并非罕见。鲍吉甫、汪勉之合写曹娥泣江、范冰壶、施君美、黄德润、沈珙之合编鹔鹴裘,都是有案可稽的。如果说,这种数人合作一剧,主要反映出元代杂剧作者彼此协作的一面,那么,同一题材的杂剧,常有不同作家署名的多个剧本,则主要显示出元代作者又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次本”。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都有“次本”。有的杂剧,还标有“旦本”或“末本”。“次本”与“二本”到底含义如何,至今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都有与“次”“二”相对应的其他本子存在。“末本”“旦本”也是如此,有“末本”就有“旦本”与之对应,有“旦本”同样有“末本”与之对应。这说明在杂剧创作中,相互合作、竞争、借鉴、模仿现象的并非罕见,决定了作者的特殊性,与诗文作者的单一性有所不同。 元杂剧不同于重在抒发作者个人感情的诗文,也有别于明清的“案头”之作,主要是作为“商品”用于演出的,不能不更多地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并据以不断在演出中加以修改,而要消解掉作者的独特个性。因此,剧本创作之时观众已经参与进去,成了“意图”作者。观众既是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也是创作是否成功的检校者。“票房价值”的制约作用,自杂剧产生之日起,就是“铁的规律”。元杂剧剧本是书会人才与教坊或者露台子弟等艺人相结合的产物,元代文人进入勾栏瓦舍,并非像前代文人抱着“补充”或者“聊寄”的心态走向文坛,而是为生活所迫全身心地投入市井文化,以其文学修养提高了杂剧的文学水平,而艺人的舞台实践经济,使其剧本变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场上之作。6下列选项中关于“杂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杂剧由教坊罗致才人编写,南渡后,杂剧唯靠艺人传唱。B南宋时,杂剧都是由逐渐形成的行会组织中的主体民间艺人创作的。C元杂剧与诗文不同,其演出具有商业性质,更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D与两宋杂剧不同,元杂剧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和创作是否成国的检校者是观众。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元杂剧最初形态为框架式,用以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其传播方式为“口耳相传”,后文人参与才有剧本流传。B元代科举长期停滞,使得文人学士投身书会,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坚实基础。C古代诗人因酬和出现数人联句仅是特例,而元杂剧数人合作一剧的现象并不少见。D元杂剧中“次本”情况亦非罕见。如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无有“次本”。【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原文为“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而非“元杂剧”。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於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注】 人主:即武帝。汙:亦作“污”,弄脏。论议:议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说:劝说B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 怀:揣在怀里C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据:趴着D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难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东方朔博学和佯狂的一组是 ()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A B C D【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是说汉武帝左右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是别人的评价,不是东方朔的表现。是他对隐居和为官的看法。是说博士先生们听了东方朔的申辩后都无话回答了,不是直接表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高考资源网KS5U.COM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他的奏章武帝在宫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疯子”,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疯子”。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了他对武帝的忠诚。 (2)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译文:_【参考答案】 (1)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2)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参考译文】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侍郎,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侍郎,又做侍谒者,常常奉命出使。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诸侯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留传后代,子孙长享荣华。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回答了。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和乐平易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是说好话的人吗?”对此感到很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们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吟笼莺清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栖栖(xx):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4分)(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组)(6分)(1)子曰:“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 ,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后之视今, ,悲夫 。(王羲之兰亭集序)(3)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参考答案】(1)君子和而不同 术业有专攻(2)嘈嘈切切错杂弹 亦由今之视昔(3)悠悠我心 不坠青云之志(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回首向来萧瑟处【试题解析】课外课内相结合,诗词文相结合,以考查后句为主,是课本中重点。五、(12分)16、请你以于丹支持者的身份,仿照下文中画线的句式反驳对方的观点,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即可。(4分)2006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7天播出“于丹论语心得”,收视率颇高。于丹一路蹿红,被人们冠以“美女学者”的头衔,而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已经远远超过了易中天、韩寒这些畅销作家的首印数量。掌声纷至沓来,但口水也接踵而至。网络论坛众说纷纭,几组关键词也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有学者批评道:于丹娱乐论语,把论语变成了励志故事,既不足以言说夫子之道之精深,又不足以阐述夫子之学之丰富,更不能显示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而我却要说: 。18、阅读下表,概括表格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三条)(4分) 某市初中一年级学生每天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调查项目家庭作业情况睡眠状况吃早餐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百分比Ks5u.com2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8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吃早餐不吃早餐1小时以上1小时以下84%16%275%725%70%30%21%79%答: 【参考答案】作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不足,体育锻炼不够【试题解析】概括图表的主要信息,首先要了解调查者的目的。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除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基本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有碍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很明显看到,除了早餐问题不大,基本能保证不影响健康外,课业负担、身体锻炼、睡眠时间都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母亲的来信 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象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3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19.小说详细叙述母亲来信千篇一律的开头与没有什么区别的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22.人物的语言、动作往往折射出人物的心理,试探究画线部分文卡的内心活动。(6分)【参考答案】形象地刻画了文卡对于剩余10卢布是寄给母亲还是留下零用的矛盾心理;表现出文卡心中虽存有一丝对母亲的挂念,却终为虚荣击溃;为自己的决定寻找借口,以求得心理安慰。【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回答时,先要说明这个描写表达了什么内容,再根据这个内容说明能表现人物的哪种心理和品质,原因是什么。七、(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黑海涛原本不过是北京音乐学院的一位来自陕北地区的学生。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到北京来那一次,顺便去了趟北京音乐学院。很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他听听自己子女的歌唱,帕氏耐着性子听,不置可否。这时窗外一男生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人睡,他就是黑海涛。他知道自己没有面见帕氏的背景,于是凭歌声推荐自己。帕氏很是欣赏,了解之后亲自为黑海涛联系出国深造事宜,后来还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让黑海涛如愿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音乐大赛,并获得了名次。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文字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分析材料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黑海涛没有那一嗓子今夜无人入睡,也许此刻他还会默默无闻,所以人应当学会适当地展现自我,推销自我;更深入一层就是:千里马不能静等伯乐,有时需要自己嘶鸣。这个材料适用“展现自我”、“多点自信”、“敢于毛遂自荐”等话题。【立意角度】根据审题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意:(1)世上的事情,办法总是多于困难。你是千里马,就得学会推荐自己。(2)主动的意思,是众中引起注意的意思。你有能力,还要引起人的注意。(3)千里马太多,千里马要主动去寻找伯乐。(4)不要总是慨叹怀才不遇,叹息抱怨是无用的,只有主动去寻找机遇,这同样是一种奋斗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