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33561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2016高考导航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核心考点1分配制度 核心考点2效率与公平 核心考点1分配制度 高考指数 一 生产决定分配1 生产决定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2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 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 分配 分配方式 多种分配方式 公有制 主体 2 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3 客观必然性 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2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前提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4 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 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促进 的发展 2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 的重要条件 体现了劳动者 的社会地位 三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按生产要素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健全劳动 技术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科学技术 社会生产 两极分化 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 资本 管理 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 人才 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 推动经济发展 合理性 合法性 知识 创造 居民收入 一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特别提醒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二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公有制经济 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 奖金 津贴 按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形式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储蓄所得利息 股票所得股息分红 债券利息等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 津贴等 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入股 专利使用 技术转让等的收入 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 管理方案 点子 等的收入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如土地 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特别提醒1 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 是相对于剥削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而言的 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而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如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都是劳动收入 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2 工资 奖金 津贴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 奖金 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 奖金 津贴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题组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 D A D 核心考点2效率与公平 高考指数 一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 公平的影响1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 的基本内容 它要求收入分配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保证人们的 需要 2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是 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社会公平 相对平等 基本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1 坚持和完善 为主体 并存的分配制度 2 增加居民收入 着重保护 提高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 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 提高同步 3 再分配更加注重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 劳动所得 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 经济发展 劳动生产率 公平 二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1 关系 1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又存在 2 要求 1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 与 2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也要防止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也要提倡 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 和先富帮后富 朝着 方向稳步前进 物质前提 保证 矛盾 效率 公平 收入悬殊 奉献 回报社会 共同富裕 一 多角度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和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社会公平的维护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扩大内需 促进生产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缩小行业之间 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的要求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特别提醒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不是绝对平等 它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 也不等于同步富裕 二 全面认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健全以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节过高收入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缩小城乡 区域 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特别提醒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经济效率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社会财富 借口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 就会陷入平均主义 必然导致共同贫穷 易混提醒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 初次分配一般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 但不直接干预 2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 政府通过税收 政策 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主要通过税收 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既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D D D A 解析 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 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A项正确 D项说法错误 B C两项都只强调一个方面 不符合题意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2015年收入分配改革提速 命题视角 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说明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义 命题角度2 有人认为 养老 并轨 将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待遇拉平 实现了社会公平 请评析这一观点 C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