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考点集训.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3234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考点集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考点集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考点集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如何正确把握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须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出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描写出的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对于物象来说,分析诗中描写叙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理性的、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的深层分析。鉴赏问题的基础是诗歌本身。问什么先答什么!面面俱到,三个方面(内容,手法、效果,情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在高考评卷过程中也考虑给分。二、思路剖析 1.考查形象方面 一般提问: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变式提问:有人认为塑造了这样的形象,有人认为塑造了那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步骤:(1)谈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4)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对( )的( 怎样的)(手法)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2.考查意境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通过(手法)选取(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对点直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龙吟 吕同老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在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哪些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个形象?答: _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考题,既考查考生鉴赏词中的形象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对词中的艺术手法的把握能力。该题没有明写描写的对象,因而在解答该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词中描绘的形象是什么,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词句来鉴赏描绘的手法。结合词中的“亭亭翠盖”“凌波仙子”等词语,考生就能明确描绘的对象是“莲(荷)花”,再抓住“素肌”“玉立”“亭亭”“盈盈”“素靥”“霓裳舞”“浓香淡粉”等词语来鉴赏。【答案】一是从色彩上,用“素肌”“素靥”来突出莲花“洁白无瑕”的特点;二是从仪态上,用“玉立”“亭亭”“盈盈”写出了莲花轻盈苗条、仪态娇美的特点;三是从神韵气质上,用“霓裳舞”“浓香淡粉”来突出莲花的优美舞姿和高洁的气质。总之,作者从与众不同的多个角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圣洁、娇美、香气馥郁、焕发着青春活力的莲花形象。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对策 1.要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常常是表现形象、表达情感态度的点。 2.要善于分析鉴赏关键词,把握一定的分析方法,比如分析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3.要注意答题形式和语言的规范。如回答该字(词)的妙处,要明确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词)运用(手法)达到(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出了怎样的意境)。对于语言风格的鉴赏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明丽、平淡自然、浅显通俗、词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等。二、思路剖析 1.炼字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2)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使用的手法,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运用( )手法,( )(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原句很关键,不可架空),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小结:考查语言解说表层含义:字面意义表现景象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突出主旨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王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矾。(1)这首词的上片有两个字用得极为生动,请指出并加以分析。答: _(2)有人说“久忘机”是这首词的关键,你是否同意?结合词的内容说明理由。答: _【答案】(1)“瘦”和“肥”。这两个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山的线条因云散去而清晰柔和,水面因秋雨变得宽阔,极有趣味。形象写出了山水的美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2)同意。“久忘机”说明作者的机巧之心已荡然无存,体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上片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对恬美宁静的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下片通过写与沙鸥为伴,与柳溪父老为友,表达了作者自甘恬淡的情趣。(回答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1.考查技巧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3)分析表达效果,即这种手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的。 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2.考查诗歌的对比方面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形象、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作答。虞美人 琦君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 _(2)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答: _【答案】(1)借助“锦书”“飞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收,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2)虚实相生。上阕通过“过尽飞鸿”“柔肠已断泪难收”实写词人愁肠百结,归泪难收之痛;下阕通过“梦中应识归来路”借用梦境渲染思乡之苦。含蓄委婉地传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1)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_ (2)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江诗更侧重思归,归心似箭。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想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归心似箭”“归隐田园”答出其一即可)用“云”向南飘动,“北雁”南飞象征思归。“几花开”表现出诗人的急切之状、痴情之态。“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暗示归隐之意。王诗更侧重牵挂,运用询问的口吻,选择典型的家乡景物梅花,表达抒情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牵挂。(2)相同:都采用了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均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不同:江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王诗重在叙事,事中蕴情。江诗用“南云”“北雁”象征思归,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情感;王诗用叙家常的形式来表现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注意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个特点 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尤其是写景诗,全靠景物来抒发感情,有时是用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有时是用乐景衬哀情。还有,作者借用典故抒发的感情也往往是含蓄的。这些,都需要在把握思想感情时特别注意。2.多是复杂的,丰富的,少有单一的。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杜甫,风格是沉郁顿 挫,但像写于成都草堂时期的作品多是喜悦乐观开朗的。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深挖一下,多写几个要点,争取理解得全面些。3.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理解这类诗,就要抓住作品感情变化的脉络和阶段,不能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二、防止在理解、把握思想感情方面的几个误区 1.随意曲解诗意。要么任意拔高或贬低诗人的思想境界,要么任意增加或减少诗的意境内涵。这往往也是对诗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造成的。2.答案空泛。缺乏具体实在的内容,只是笼统的大话,如“写景抒情”就是大话,应该说写什么景抒什么情,对景的引述要恰当具体,对情的分析要准确到位,这样才叫具体。 3.答案不规范。表达思路不清晰,术语使用不正确,答案没有要点化。一般来说,回答时要分出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 三、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 示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感情基调”多用表示感情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原因(情境)”是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感情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咏史怀古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曲折反映对现实的关注送别悼亡思念之情、深厚的情谊、对友人的关注、劝勉友人的豁达乐观、别后寂寞伤感、表明自己的志向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乡思亲、客居异地的孤寂无奈、前途渺茫的失望、怀才不遇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愫咏物抒怀志向追求(报效国家、清白人格、高尚情操:不媚世俗,坚持个性)、命运坎坷(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生活凄苦)、生活哲理、人生感悟山水田园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喜爱田园、淡泊名利、揭示生活哲理边塞征戎对战争(战乱)的厌倦、对人们遭遇的同情、对朝廷的不满;将士思归;守边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驰骋疆场、为国捐躯的悲壮爱情怨妇对丈夫的思念期盼、独居闺中的孤独哀怨、月明难眠的凄凉、对爱情的忠贞执著少年游 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姮娥:嫦娥。(1)上阕“雪”与“杨花”互喻,构思巧妙,试分析这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答: _(2)结合词句分析下阕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答: _【答案】(1)雪与杨花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候的特点,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冷到暖,双方离别时间之长,从而表达对远人深深的思念;二可以构成洁白迷濛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2)想象(联想)、反衬、拟人。把月照梁上燕想象为月中姮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表达了主人公的孤寂和思念。由双栖燕联想到单栖人,反衬出独守空闺的孤单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