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同课异构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3183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组同课异构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组同课异构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组同课异构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组同课异构学案参与备课人:刘晓冬、张双峰、李红杰、李园园、武静静、谭冰茹、毛凤敏、邸继锋执教者:刘晓冬、张双峰、李红杰、毛凤敏端午的鸭蛋学案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知识目标】: 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学习难点】: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学前测试】: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节日?( )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其中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胡同文化收入高中教材。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品读其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格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情趣。 【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 )腌腊( ) 络子( ) 大襟( ) 车胤( ) 解释下列词语。 莫名其妙: 城隍:肃然: 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 囊萤映雪: 【整体感知,小组讨论】:明确: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从哪些方面写?怎样去写?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的风俗? 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高邮的咸鸭蛋有何特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用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描绘一下吗? 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和吃鸭蛋这样小事呢? 4.作者是如何写出生活中无穷的情趣的?(提示:注意作者的写作角度)【品读语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平淡而有味”例: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有淡淡的幽默”例: 【各抒己见】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教师寄语】:和琦君一起喝过了浙江的“春酒”,和汪曾祺一起品尝了高邮的“咸鸭蛋”,你是否发觉在我们民间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中,有许许多多令人值得品味的东西?用你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探寻生活中那些最平常、最朴实却又耐人寻味的东西吧!或许你会发现,我们昌邑的土地上,也有她与众不同的一道地方风景线! 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地方文化! 【课外拓展】 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呆;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众说之中,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写符念咒 :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 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 避邪,所以日落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崇的作用.另一种重要的 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当时,挂驱鬼符也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 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 放上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另 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日一早,便将儿童耳 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 字。据说,这样可使百 鬼畏惧,保命长生。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驱鬼逐邪的迷信风俗逐渐减 ,但在 偏僻农村则尚未绝迹。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佩戴五彩缕五彩缕,又叫朱索,端午这天人们以青、红、黄、白、黑五色丝线合成细缕系在小孩子手臂上以求一年平安。这一习俗与古代五行思想的流行分不开:五色代表五方,黄为中央,属土;青属木,主东方;白属金,属西方;黑属水,主北方;红属火,主南方。五彩缕镇五方妖孽,以保一年安康吉祥。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饮雄黄酒:雄黄则是一种中药,具有解蛇毒、杀虫祛痰的功效。在端午习俗中,雄黄主要用来对付“五毒”。五毒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蛇五种动物,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这些动物开始肆虐,威胁人类的安全。所以这一天人们常常把菖蒲切成碎末,和雄黄一起泡入酒中,制成雄黄酒,饮用之后,把剩余的涂抹于小孩子的面颊、耳鼻等处,有的还在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王”字,然后挥洒于床帐周围,以驱除虫害。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