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后两个月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312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后两个月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下语文后两个月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下语文后两个月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黔之驴 1、翻译句子。蔽林间窥之。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蔽、窥、稍。4、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 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1、翻译句子。蔽林间窥之。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蔽、窥、稍。4、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 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4、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翻译句子。蔽林间窥之。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蔽、窥、稍。4、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 5、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7、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地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答略(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有据即可。) 黔之驴4、翻译下列句子。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_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7黔驴之技有哪些?驴是什么形象的代表?一“鸣”一“蹄”。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本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 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2分)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_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2分。意对即可。) (一)阅读黔之驴22.翻译下列句子。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见了它,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 23.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24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25.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名著阅读西游记()阅读名著 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请问:“裙钗”指的是谁?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ch】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1、作者吴承恩,子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著名小说家。2、西游记是长篇神魔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一至八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中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13回至1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修成正果。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非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昄依佛门,唐僧他取名为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列佛。5、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6、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师祖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定海神针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昄依佛门,给唐僧做大徒弟。7、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象征意味是很深厚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名著阅读。(3分)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1分)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1分)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1分)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2)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变成妖精的妈妈去赴唐僧肉宴,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3)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名著阅读。(3分)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 之妻铁扇公主借 ,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被悟空当年降服的 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牛魔王 芭蕉扇 红孩儿名著阅读(4分) 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1)这段文字中的 “罗刹”又叫 ,她因为 与孙悟空结下深仇大恨。(2分)(2) 孙悟空此次借扇子的结果怎样?后续故事如何?(2分)(1)铁扇公主、儿子红孩儿被害;(2)借的是假扇子不仅扇不灭火,而且越扇越大。此后,孙悟空又去借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回,然后再战牛魔王,无法降服,最后凭借托塔李天王和儿子收复牛魔王,才借到真扇,扇灭火焰山,保得唐僧继续西去。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出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6、参考答案如:“保护野生动物,绘就生态家园。”;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善待它们”; “拒食野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 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2分,只要观点正确,内容与保护野生动物有关意思符合要求即可。)第五单元5、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副词,很蕃fn,多。晋陶渊明独副词,只爱菊。自李唐唐代皇帝都姓李,故称唐朝为“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我独爱莲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出淤水中污泥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染沾染,污染,濯洗涤清涟微波而不妖妖治,艳丽,中通外直,不蔓蔓延不枝生出枝节,香远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树立,可远观而连词,表转折,却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词,哪。予谓认为菊,花之结构助词,的隐逸者也表肯定语气;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有道德的人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人(事物)”也。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菊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爱,陶后鲜xin很少有闻;莲之爱,同如同,像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副词,应当乎众矣语气词,表肯定。1. 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只能在远处恭敬的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3.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的目的是: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4.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6.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9.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寄意着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10.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答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11. 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短文爱莲说2.翻译句子。(6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分)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7.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分)_起衬托作用。菊虽高洁,却有躲避现实的缺点,牡丹虽华贵,却是势利小人追逐的,“予独爱莲”,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8.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2分)_“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_9.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_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分) 10.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3分)_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2. 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只能在远处恭敬的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3.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的目的是: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4.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6.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9.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寄寓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10.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答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11. 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爱 莲 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可爱者甚蕃 (多) 陶后鲜有闻 (少)亭亭净植 (树立) 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2、翻译下列句子。(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二)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甚蕃 (多)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宜乎众矣(应当)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是可以很高尚的。(2分)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第六单元沁园春 雪11.“风骚”中的“风”原指国风,“骚”原指离骚,“风骚”在词中指的是文学才华,与它同义的还有“文采”一词。 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1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15.“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16.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6、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 1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2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3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2分)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3) 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分) 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问题思考1卜算子咏梅中,梅花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笔下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悬崖,同时又不拘泥于梅花本身,以冰雪衬托梅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俏”字既表现了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梅花面对春天的来临,在丛中悄悄凋谢,笑逐颜开,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梅花的形象正是表现自己和共产党人不会向任何敌人和困难屈服低头的决心,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信心。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一诗是托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他青年及第,好兵书,习剑术,胸怀报国之志,并始终坚持抗金,以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为己任。但是,由于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他屡遭贬谪。特别是在他的晚年,竟至于潦倒至衣食无着。但他虽穷益坚,不坠爱国之志,临终之时还吟示儿诗,教诲儿孙们不要忘记北定中原的事业。作者在此诗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首咏梅当为宋代咏梅诗词中的杰作。另外,此诗词言语朴实深沉,明白流畅,更实践了他“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骨气多”的文学主张。1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可是它意在言外,像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 自喻 的。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环境?对梅花品格的表现有着怎样的作用?写出了梅花处境的艰困,环境的冷峻。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3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7.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_第一首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的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8.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_毛泽东的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的词抒发了词人独标高格,坚贞自守的傲骨。9.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你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_示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概括木兰诗的内容及木兰的形象特点。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白居易观刈麦,这是一首叙事诗。(1)(2)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不是真的“不知热”,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忍着、挺着。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3)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4)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宋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破 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第一问: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第二问: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意思正确即可) 27.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归园田居一、按要求默写。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没有改变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中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赏析。1、“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作者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辛苦而美好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4、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5、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第三次月考诗词鉴赏复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寄情山水的隐逸 情怀。(3分,如果不注意到诗中还有“古寺、禅房、钟磬音”,可能会填“向往大自然”或“热爱大自然”之类,此类答案给1分)(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第三联的内容。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3)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清幽;(或清静、幽静) 的特点。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 欢悦;(或宁静、安详、空灵等意思均可) 的心情。 (4)“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提示: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答。不矛盾。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衬静”的妙处。 (5)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以声衬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或: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6)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成语“万籁俱寂”,颔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曲径通幽”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7)有版本“曲”作“竹”,你认为是“曲径”还是“竹径”好,为什么? 赞同“曲径”,因为“曲”宇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径”一词则过于落实,限制了读者的联想与想像。 还有,“竹径”太直接说出了小径的物象,“曲径”道出了小径的曲折迷离,表现了佛寺净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 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2)“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3)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孤雁:离乱飘泊中孤独痛苦的失群者野鸦: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诗人以“孤雁”自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离乱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显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5、 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鹧 鸪 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生日向西。(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凄迷意境、伤感氛围;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乍、才”二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颈联写“游子”“佳人”的作用是: “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4)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游子的乡愁旅思(借鹧鸪啼声哀怨凄切)(5)因为郑谷为齐己的诗改动一个字(“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被人称为“”。 一字师6、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一首词,完成13题。 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 飞雪迎春到。 只把眷来报。已是悬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烂漫时,犹有花枝俏。 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2分)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3) 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分) 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7、概括木兰诗的内容及木兰的形象特点。答案: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8、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切,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2)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不是真的“不知热”,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忍着、挺着。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3)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4)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阅读(1)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4)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and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5)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6)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7)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8)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9)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10)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1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12)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13)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15)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16)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17)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18)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19)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20)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21)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22)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23)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24)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说明文一、说明文的分类: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