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A.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3088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淀教学设计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荷花淀教学设计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荷花淀教学设计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花淀教学设计A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领会小说质朴简明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和写作能力。 2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透过小说人物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及心理,赏析人物形象。 2在分析感悟的基础上实现小说人物形象的再创造。 教学设想: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本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背景知识的了解,故事情节的把握,他们可以在课前自学完成,在课堂上不必占用很多时间。本堂课的目的是要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摹拟、比较等赏析方法,利用“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借助小说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小说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赏析人物形象,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 利用校园网搜集教学资源,利用电脑平台编辑并展示教学内容,播放相关内容的音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浮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悲壮场面;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领袖。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我们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同样不泛紧张的战斗场面,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真情。(在优雅的音乐声中,伴随教师激情洋溢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课前,相信每位同学都预习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小说基本故事情节,接下来,让我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 1、根据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简要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 (先电脑展示问题,两位学生回答完后,再展示参考答案,以便让每位同学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一) 夫妻话别(开端) (二) 探夫遇敌(发展) (三) 助夫杀敌(高潮中结局) 2、正字正音(选出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 (将选项展示在电脑屏幕上,让一二位学生给出正确答案。) A、掂(din)记 吆喝 穿唆 掠(l)水面 B、膝(q)盖 窜进 休长 横(hng)样子 C、吮(shn)手 隐蔽 嘱咐 荷花淀(din) D、凫(h)水 噘嘴 围缫 扑楞(lng)楞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总的思路:朗读摹拟分析品味创作) (一)角色朗读: 第一步: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至“你总是很积极的”(请三位同学,分别充当水生、水生嫂和解说者三个角色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品味人物对话及细节描写) 第二步:分角色朗读改编仿写后的文段(另叫一位性格较开朗的女同学代替刚才水生嫂的角色,其余两角色不变,让三位同学朗读改编后的一段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品味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的同时,重点分析该段中水生嫂的性格及心理与上段中水生嫂的异同) (请看打印材料或看电脑屏幕) 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二)摹拟分析: 1、请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两组对话朗读完后,先在电脑屏幕上提供一个空的比较表,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可以叫两三个学生回答,然后将分析结果逐一显示) 不同 相同 原文中的女人 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改写后的女人 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2、请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一边播放歌曲说句心理话片断,一边让学生比较三段对话,一边是教师深情的旁别:是啊!在这战乱纷飞的年月里,一个年轻妇女,上有老,下有小,还得日夜在田里操劳,丈夫在这时离开,难啊!这都是鬼子惹的祸,逼我们的水生嫂这样活。可是,没有国,哪有家,丈夫不参军,谁来保卫家,保卫咱妈妈。为了咱们的国,为了咱们的家,为了咱妈妈,妻子我再苦再累也要把所有问题扛,支持丈夫去卫国保家。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小说体现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选出正确的选项。) 人物 A B C 女人: “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 “我又不是去走亲戚。“ “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 “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 “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 “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 “哼,说的轻巧。” “不嘛。”(嗲声)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请听探夫一段对话录音,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听完录音后,各位是否有一种只闻其声,却见其人之感呢?的确 (三)品味创作: 第一步:细细品读(录音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先放一遍录音,学生整体把握。再逐个逐段放,逐个展示概括参考答案)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 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害羞忸怩 第二步: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课堂完成)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借助小说的人物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赏析小说人物形象。从中我们认识了孙犁小说质朴简明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及其洋溢的浓郁的生活战斗气息,认识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 五、拓展练习。(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在课后完成) 一、根据你所理解的文中妇女的形象特征,扩写妇女们遇敌逃跑的场景,要求分别写二到三名妇女的外表、言行和心理活动,通过具体描写表现她们的性格特征。 二、片段练习: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人物对话,要突出人物个性。荷花淀教学设计B教学目标: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2形成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设想1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2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3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三、检查预习。 全文三部分的标题: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四、重点探讨。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鉴赏讨论: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习”一。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五、布置作业。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荷花淀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刻画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 2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3品味人物语言传达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1孙犁及其作品介绍;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二、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上,有一处美丽所在,那就是白洋淀。在这里,世代居住生活着勤劳、善良、智慧、深明大义的人民。下面,让我们随着大作家孙犁的笔触,回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荷花淀一游,去认识、探寻他们美丽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板书课题) (二)解题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枪,投身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崇高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说就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关于孙犁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荷花淀。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等。1958年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 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为主要代表的河北作家群“白洋淀派”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节内容。 明确: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去了”)写夫妻话别。本部分又分三层来写:交代背景,写水生嫂夜晚编席等候水生回来;水生夫妻话别;水生嫂和众乡亲送水生参军。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探夫遇敌。又分为三层: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心情;遇敌后巧妙摆脱追击。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结尾),写助夫杀敌。也可分为三层:妇女们巧遇丈夫并同游击队歼敌的情况;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及打算;妇女们成立队伍,参加战斗。 (五)具体研习 研习小说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 (1)分角色朗读第一节中水生夫妻的对话部分,并画出有关水生嫂的行动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对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笔下的水生嫂既有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同时又具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她温柔、善良,又很体贴丈夫。当丈夫工作晚归时,她没有过多埋怨而是“站起来要去端饭”。当她细心地观察到丈夫“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时便问:“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此处,她问其他人,其实也是在关心丈夫的处境;当听丈夫说要到大部队去了,她的手指震颤了一下,叫苇眉子划破了,这足见她,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对自己丈夫的关心体贴。再者,水生嫂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 当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语气中虽略有一丝埋怨,但更表现出她的丈夫第一个报名的自豪感。接着又说:“你走,我不拦你。”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他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她走的。第二天,水生嫂便为丈夫打点包裹,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这些都说明水生嫂不只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的“中国人”,她不仅爱自己的丈夫,更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2)水生嫂性格特点: 温柔、善良、贤淑、质朴、深明大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中几个女人聚在水生家商量探夫的对话描写,注意读出个性。然后分析几个女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明确:第一个说:“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人的善找托辞、聪明伶俐。第二个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则表现出该女子直爽开朗的特点。第三句话“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第四句“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表现的是一个快言快语,急切而又真挚的女子。最后写了一个新媳妇形象,“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明显心口不一,欲盖弥彰,但倒也羞涩忸怩得可爱。 (4)学生朗读课文,从“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至结尾。然后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写她们“像落水鸡”和“又说笑起来”?从女人的对话中,可看出她们性格的哪一面?说说她们成立队伍的动机。末尾一段对小说的影响如何,试作简述。 明确:小说写她们虽“像落水鸡”却“又说笑起来”,是为了显示水乡妇女的乐观精神。从她们几个的对话中,可看出白洋淀女人性格中豪迈、乐观、自信的一面,这都是配合子弟兵的基础。她们成立队伍的动机是不愿被敌人困死家中,不愿被丈夫看作落后。末尾一段对小说影响颇大,如没这一段,仅写出了她们深明大义和爱丈夫的人性美,有了这几段能使主题升华,反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战斗中的成长与壮大。 (5)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然后教师总结。 明确: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六)课堂小结。(七)课外作业。 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的对话,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检查上堂课布置的作业; 2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写得好的学生自己朗读; 2出示投影(提供样例)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声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3比较改写前后水生嫂的性格 明确:改写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中的水生女人有共同点: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之处是后者性格泼辣、直爽;前者温柔、缠绵、含蓄。如果说后者像火,那前者像水。 4研习小说的景物描写。 (1)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景物描写的有关句段。 (2)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教师点拨。 明确: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一处是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借水生嫂的眼光望去,淀外是银白世界,薄雾透明,荷风鲜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为下文“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要素,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因为家乡是这样的美,能不爱这样的家乡吗?能容得强盗来侵犯吗?第二处是写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淀上风光。万里无云,凉风习习,水面开阔,跳荡如银,稻苇清香,菱荇生嫩。这样的景物,开阔明丽,使年青的女人们失望伤心的心情马上开朗愉快起来。情景交融,极富水乡风情。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伏笔,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处景物描写,是妇女们把船摇人荷花淀时。荷叶一望无际,密密层层,迎着阳光,如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如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里展开。白洋淀妇女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3)教师概括 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 作者在描绘优美景色时,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这种对美的艺术追求,使得孙犁的小说具有一种含蓄隽永、意蕴深远的大家风范。这种风格影响到刘绍棠、丛维熙等一批河北作家,这个作家群被称为“白洋淀派”或“荷花淀派”。5、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叙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劳动妇女如何在战争年代里锻炼成长的事,写他们如何关心自己的丈夫,写她们的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真挚多情,深明大义,同仇敌忾。作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敌地精神。 6、布置作业 (1)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围绕一个话题;对话人数不少于四人;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其艺术风格。附录板书设计: 一、作者 二、情节 月夜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夫妻话别 探望丈夫 探夫未遇 探夫遇敌 遇敌巧脱 助夫杀敌 助夫杀敌 感受打算 战斗成长 三、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荷花淀教学设计D教学实录浙江省嘉兴一中 蒋雅云 (本课于2003年11月荣获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2期)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我认为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课题):师: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小说,能列举几部印象深刻的,并且说出它们的主人公吗?生: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生:简爱中的简爱。生:苔丝中的苔丝。二目标定向:师:昨天,老师也请大家阅读了一篇小说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吗?你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生:水生嫂和其他荷花淀的妇女。师:但是,这群女人却和以上大家提到的主人公有所不同,我们找不到有关她们的外貌描写;甚至,她们连名字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说说看。生:可能因为她们太普通了吧。师:哦,普通人就连名字、外貌也不需要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她们的语言在头脑里想象她们的形象。生:大概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吧。师:两位同学的观点是说,作者这样处理给我们留下了阔大的空间,可以驰骋我们的想象。究竟哪一种看法更为准确客观,还是让我们走近这群荷花淀妇女,走进水生嫂的内心世界,来寻求解答吧。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应该动用哪一把呢? 生(齐答):语言。师:哦,很一致嘛。为什么呢?生:文中有很多处人物对话。生: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师:说得很对。那么,把握人物语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生:我想是朗读吧。生:应该就是朗读。师:这么肯定?为什么?生:因为人物语言是说出来的。我想不会有比朗读更好的方法了。师:很好,那就照你说的办。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来到水生家的小院,去读一读水生嫂和丈夫之间的那一段对话。三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师: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从“女人抬头笑着问”读到“女人留着眼泪答应了他。”生:朗读(略)。师:读完这段对话你对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认为这些语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找一句你认为最简洁,最传神,最动人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生:我认为是“你走,我不拦你。”表明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师:好,你把原句中“家里怎么办?”给落下了,那么加上以后是否就表明水生嫂不支持丈夫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生:还是支持的。只不过提出实际困难,真实地反映出矛盾心理。师:是啊,水生嫂是人而不是神,丈夫走了,生产任务、生活重担、服侍老人、照顾孩子,这一副副担子全都得压到自己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现实的。不过,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水生嫂还是毅然决定挑起家庭的重担。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出这个句子来吗?生找,齐答:“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师:对。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只要丈夫理解自己,再苦再累也愿意承担;体现了中国妇女纯朴善良、任劳任怨的传统美德。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当年有个印刷厂粗心地将句号印成了逗号,变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孙犁得知后认真地说:“这是原则性错误!”现在你能理解孙犁的话吗?生: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用逗号则强调了“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师:说得真不错,你能通过朗读把用句号和用逗号的不同感觉区别开吗?生:我试试。(朗读,有意识地突出了小鸟依人和深明大义两种风格。)众生笑。师:看来,你不仅准确地理解,还能准确地传达。其他同学还找了什么句子?生:“你总是很积极的。”体现出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自豪,引以为荣。从这句话里我觉得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妇女,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师:理解得很准确,你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准备读,其他同学充满期待。生读(略)。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生:不是很满意。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推荐一位,来读出你所体会到的感觉?生推荐,生朗读(突出“积极”,读得很成功,得到了热烈掌声)。师:请同学们继续找。生:“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丈夫这一去,有可能会牺牲,但这一句表明水生嫂已经能够比较平静的面对这生离死别。生:我认为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水生嫂对丈夫的依恋。师:同学们都找了水生嫂得知丈夫要上前线以后的话,再请大家注意在丈夫说出“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之前的富有个性的话。生:我觉得水生嫂还是一位体贴聪明的妻子。你看“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可见对丈夫非常关切、体贴。生:还有 “怎么了,你?”问这句话是由于水生嫂看出水生笑得不像平常,反映出她的聪慧。师:那我能不能把 “怎么了”后的逗号改成句号?生:不好,用逗号更能反映出急切、体贴的心情;句号显得有点冷冰冰的。师:说得有理。你也能把用逗号和句号的不同读出来吗?生朗读,传达了急切和冷淡两种态度。师:同学们都尝试着读过了,也对水生嫂的个性、心理作出了自己或深或浅,但都独具个性的理解。受了大家的启发我也想用我的声音我的情感来传达我对水生嫂的理解。我想找一位男生来合作一下,大家给我推荐一位。生兴奋,推荐。师生朗读:从“女人抬头笑着问”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的对话部分。生热烈鼓掌。师:我想知道同学们鼓掌的理由。生:因为我觉得你读得蛮不错的。生:你让我透过水生嫂的这些语言能想象出水生嫂的形象。师:哦,真谢谢你的鼓励。那你给我说说水生嫂是怎样一个人?生: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生:还有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任劳任怨。四朗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师:也许,我们用这些词语还不足以形容她。因为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朴素的爱国心,一份深厚的爱乡情;却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生死难料的前线,这一切水生嫂做到了,荷花淀的其他妇女们也做到了。在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解放区妇女都是这样做的。正像孙犁自己说的:“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可是,丈夫们上了前线,到底也带走了女人们的心。这不,“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商量什么呢?生齐答:探望丈夫。 (一)商议探夫师:这里的五句话应该推荐几位同学来朗读?五位还是四位?生:(经过阅读)四位。师: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大家来判断一下哪两句应该是同一个人说的?自己先读读看。生:第一句和第五句。师:为什么?生:因为这两句话都表明自己本身不想去。(此回答引来许多反对之声)师:看来你的想法很独特,很多同学有不同的见解。生:说第一句和第五句的人其实都是想去的,她们都在找借口(其他同学频频点头)。我认为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因为说第四句话的人最急切,那么也应该是她第一个提出要去的。生:我不同意。应该是第二句和第四句。从语句的顺序看,第二句说完以后,水生嫂提出了一个顾虑,于是她又紧接着再说。生:我也认为应该是第二句和第四句。因为各人的语言反映出个性不一样。比较起来,说第二句和第四句的人最为直爽,显得心直口快。师:说得好。那么说第一句、第三句和第五句的又分别是什么性格?生:第一句,先说探望的可能性,又表明自己不拖尾巴的立场,再找借口,显得很精明乖巧。生:第三句是水生嫂说的,她说出了一个事实,表现出一种顾虑,是稳重谨慎的性格。生:我觉得第五句是在说假话,说不想去其实很想去,说没看头其实大有看头。(众笑)说明她言不由衷,很怕难为情。师:作为男同学,对女人的心理把握得如此准确,实在难能可贵。那我就请你帮我推荐四位女同学来朗读这五句话。四个女生朗读,其中读第五句时引来一阵笑。师问读第五句的同学:刚才同学们的笑声表明你读得很有意思。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生:还可以。师:你很含蓄,很谦虚。你认为你表达出的感觉是什么?生:一种不好意思直说的忸怩羞涩吧。师:看来,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出,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那么,她们的语言中有没有透露出共同的心理?生齐答:有。师:好。请一位同学来说出这种共同的心理。生: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师:有共性就能达成共识,于是这几个女人带上小包裹,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探望丈夫去了。不巧的是,丈夫们已经在前一天半夜里离开了。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就在她们摇着小船回家途中,却意外地遭遇了敌船。怎么办?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她们急中生智,把小船摇进了荷花淀,也碰巧把敌船引入了丈夫们的包围圈。就在荷花淀里,女人们找到了日夜思念的丈夫,也目睹了丈夫们神勇歼敌的全过程。丈夫们打捞完战利品,就又出发了,女人们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因为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一起去听一听她们正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注意37页上的文字。(二)归途说笑师生听录音,从“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师: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咱们来读一读,品一品,辨一辨。同桌间讨论一下。生交流讨论(略)。生:我们认为是第七句,因为这一句显出说话者不甘落后,与前面我们对水生嫂的理解比较接近。生:我再补充一点,前面水生曾打趣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水生嫂说“谁比谁落后多少呢!”显得合情合理。师:你的说法确实合情合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呢?生:好象应该是第五句。因为说这话的女人很能干,比较符合水生嫂。生:我认为这里没有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师:哦?说来听听。生: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着嘴说的,有点撒娇的味道,气质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满了不服气,与水生嫂深明大义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这两句与她沉稳的个性也不能完全匹配。师:我很赞同这位同学的想法。其实,这时候,究竟谁是水生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由被动旁观到主动投身战斗反映出这群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平日里守着家、编着席对丈夫想念牵挂显得真挚多情的荷花淀妇女在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一起来看最后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从对丈夫理解支持到与丈夫并肩作战,从狭隘的家庭投身抗战的洪流,我们似乎听到了妇女们前进的脚步声。有一部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而今天我们从荷花淀里看到,一旦女人也武装起来,哪里还会有打不赢的战争呢?五、结束语。师:对于这群没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却能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的荷花淀妇女,我们怀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这恰如孙犁自己说的:“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品尝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也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六、个性化研读题:任选以下各题中你感兴趣的一题,课后作研究性阅读:1作为有“诗体小说”之美誉的荷花淀,除了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也很突出,同学们课后可以细读课文作些品赏。2今天我们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了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形象,同学们还可以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嘱咐,理解其中的“水生嫂”形象。3如果你有兴趣,课后可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其创作风格(“荷花淀派”)。 板书设计:人物 语言水生嫂 体贴聪慧,深明大义,任劳任怨 荷花淀妇女 真挚多情,乐观勇敢,自尊自强荷花淀教学设计E “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流程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刊、看过的电影电视思考一下,中国人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亲人离别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时候。哪位同学来说说看?生:我认为中国人久别重逢或再次见面时一定会哭得唏哩哗啦的,认为这是挺难过的感觉。如果是美国人再次见面时首先会拥抱,然后再互相询问一番;在离别时绝对不会拖泥带水,说走就走。感觉美国人比较豁达,但中国人就比较含蓄。师:你后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要是在美国,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见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会直接对小姐说:Beautiful!(笑声)这位小姐往往会怎么说?生:Thank you!师:但是你要是在中国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见一个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对他说:“小姐,你很漂亮!”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是碰到胆子大一点的,她可能会反手给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点的小姐,会怎么样呢?(学生说:跑了)不是跑。她会对你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声)在奥斯卡发奖大会上,美国的演员,也是女演员,她拿到金像奖后说:“我是最好的!”台下掌声雷动。但是在中国有一个演员,曾经说过“我是最好的中国演员”,是谁呀?(有学生回答:刘晓庆)这句话被骂了20年,还在骂。这是为什么呢?文化不同。有些话在美国可以说,在中国不能说。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看。大家读过西游记吧?我小孩比你们大一点,她上高二。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说跟你讨论一下西游记,唐僧带领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假设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为没有什么药,你说他会选谁当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经的重任? 生:(众说纷纭,说沙僧,孙悟空的都有。)师:我女儿跟你一样也是说:“孙悟空”,我说,不是;她说:“猪八戒 ”,我说,还不是;她说:“是沙僧哪?”我说,很可能是他。她问为什么,我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也说不清楚。我解释说:中国文化是讲究共性的文化,太个性化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强,不受欢迎。你说这种文化是不是不好?不能那么讲。讲究共性的文化有它的好处,讲究个性的文化也有它的好处。那么,我们看孙犁的小说。孙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当然算不上伟大的作家,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影响非常大,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流派叫荷花淀派。中国的文学青年及文学界都很喜欢他的作品,觉得很雅,艺术品位很高。但是,很多在中国学习的西方留学生,不喜欢孙犁的小说,甚至觉得他描写的细节不可思议。我也曾经调查过一个学校,问高二的学生,问他们学过荷花淀没有?他们说学过。问他们喜不喜欢?他们说:“不喜欢。”问为什么,他们说,老师讲药的时候就是买药、吃药、什么药什么药;讲项链就是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讲荷花淀,就是夫妻话别,送夫出征、助夫杀敌什么什么,老师还在上面读呢。有句话,丈夫和妻子分别的时候说:“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他说他们觉得很搞笑,我说有什么好笑的?他说:“男人都走了,女人还怎么生产?”(哄堂)我说这个小孩儿有点调皮哟!但他的语文还不错,他知道“生产”有两个意思。我说你们不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有时代的隔膜。所以我说,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讲荷花淀,我教给大家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读荷花淀,乃至来读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浓郁的小说,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在这里。(老师板书:“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师: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是世界几大文明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以随便说这种文化不好,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刚才说了,孙犁的小说,西方人说读不懂或者不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中国文化不了解。这篇小说,从情节来看,没有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没有很多悬念,但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在2000年即上个世纪末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长篇中篇放在一起)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铁是钢铁的铁,木是木头的木。写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大家有兴趣,课外去买来看看,书店有卖。一个作家被选两篇作品在“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我们再来看课题,“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我们以前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读得比较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通过什么什么描写,刻画了什么什么人物,反映了什么什么现实,歌颂了什么什么主义或精神,鞭笞了什么什么丑恶现象等等;或者说,情节是怎么怎么样,人物形象是怎么怎么样等等。这些东西也是要的,但是我们今天将用另外一种眼光,把这些东西融合进去,在文化的视野的关照之下,来读这篇小说。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以后读小说的时候,也要学会用这样一种眼光来读小说,既要钻进小说读小说,同时要跳出小说读小说。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1段到第3段写自然风光的部分,齐读一下。“月亮升起来”,预备读。 生 :齐读13段。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读得很好。因为我听了很多公开课,有的是著名特级老师上的,同学们都不肯读,叫读读不起来。深圳中学的同学是深圳最好的同学,读得很好。下面我请个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一读第1段。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有位叫张晶的同学读得不错。张晶,你来读一下第1段,老师用的教学参开资料,已经印给了大家,上面说这篇小说有诗情画意,是诗化小说。张晶,把诗的味道读出来。(张晶音质柔美、充满深情地读第1段) 老师:你的朗诵水平很高。你是哪里人啊? 张晶:祖籍天津,也算是深圳人吧。 师:但稍快了一点,如果你节奏稍慢一点,那就更好了。你再读一遍。(张晶放慢节奏,充满深情地又读了一遍。听课师生鼓掌) 师:很好很好!听说前几年龙岗区教研员钱老师的女儿从深中考到北京广播学院去了。你的素质很好,可以考广播学院,当播音员或主持人。(笑声)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朗读13自然段,你们什么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