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文档.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2418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竹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夹竹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夹竹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竹桃教学实际教材简析:夹竹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以淳朴恬淡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感悟夹竹桃花期和花影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教学准备:季羡林的相关资料,夹竹桃图片和实物,以及相关语段的幻灯片.课时安排:两课时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使受到情感感染,习得语文技能,实现工具和人文的统一.本案正期待引导学生借语言文字技能习得与人文生活素材感悟的有机融合,来实践人文性的开掘是从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流淌出来,学生是自然而然地吮吸到的这一新课标理念.设计思路:课文具明显的中心句段,可以为文本突破口,构建有效阅读话题,引学生穿过纷繁的语言现象,寻语言的本质所在.基于上述思路,本案拟从第一自然段入手,领学生充分接触并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脉;然后紧扣句子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构建阅读话题,引领学生感受夹竹桃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的特点,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最后感悟文本首尾呼应的写法洋溢出的浓重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并读悟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初步感受夹竹桃的妙处所在 .一,揭题解题,激起期待1,组织观察夹竹桃实物,结合对夹竹桃叶如竹,花像桃特点的观察,揭题并指导读准课题:(ji)夹竹桃.2,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实在是一种普普通通的花,但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老爷爷却对它情有独钟,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夹竹桃的美文呢!小3,那么,季羡林老爷爷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子的 又有些什么独到的妙处 课文夹竹桃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解答.【设计意图:实物的展示既助学生了解夹竹桃名称的由来和其正确读音,也于课堂伊始在学生心中落下夹竹桃的确十分平常的初步印象.而基于这个印象,我们正可设置悬念,引发阅读期待】二,接触文本,整体感知1,结合题解和设疑,布置自学:带着心中想弄清的问题,自读课文,可在相应的地方做些批注;力求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学生反馈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师相机要求说说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段落有哪些,分别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并适时点拨学生理解融洽,衰败,韧性,参差,迷离,微风乍起等词.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学生熟读课文,并梳理文脉:第一部分:(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第二部分:(2)写作者家中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融,奇妙有趣.第三部分:(35)描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第四部分:(6)点示了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心中急于知道的东西展开自读,是重在提高初读感知的导向性;而自读反馈过程中镶嵌对重点词语理解,段落大意概括等的关注,则是意在语境中夯实基本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展开语文教学活动】4,指导学生读悟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表现在哪些地方(2)组织交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读收获的过程中,适时作如下点拨:引导学生扣住容和融二字,感悟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不仅在于水火也能相容,而且红,白花色彼此间更是相互映衬的融和之美,和谐之美这就是此番景象的奇妙有趣之处.(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夹竹桃非同一般的奇妙有趣.【设计意图:实践表明,学生在理解花色的奇妙有趣时,多为关注红,白花色也能水火相容.殊不知,这不仅是彼此容得下,更是彼此都融入了对方,呈现相互的辉映之趣.而扣容,融二字,则可得奇妙有趣之内蕴】5,要求学生再次整体关注文本,想想文中的夹竹桃还有哪些妙处,并完成生字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文本提供的具体语言材料,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的韧性可贵,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小精灵一,复习导入,再次关注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用一个词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初学课文后,其内心往往会有一些原始的触动.我们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述说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形式简洁,最大限度地尊重了文本带给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亦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再次关注】二,总览全文,引出话题1,要求学生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强烈表达作者对夹竹桃情感的一句话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2,出示并组织读该句.3,在上述基础上构建阅读话题:用心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道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和能给人许多的幻想.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最让你的内心很不平静的语句旁,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课文末段中这样的韧性,一句,形象地点明了中心,我们扣这一句构建阅读话题,一定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引领学生透过纷繁的语言表象,悟到文本语言内在的东西】三,抓住重点,感悟妙处组织交流时,先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当学生交流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适时点拨读悟.(一)对比万紫千红,花开花落,感悟花期之长,韧性可贵.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圈划出表现夹竹桃可贵韧性的词句,对所找句子作小组交流.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夹竹桃与这一段中所描写的十四种花有什么不同 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夹竹桃的可贵韧性:(1)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等词语,对比花团锦簇,满院生辉,怒放等词,感受夹竹桃不事张扬的谦逊;(2)抓住一嘟噜,又一嘟噜等词句体会夹竹桃顽强旺盛的生命力;(3)抓住无不,无不 点拨学生体味这种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正是作者对夹竹桃花期长,特别能坚持的由衷赞誉,并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对无不,无不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设计意图:无不,无不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就很特殊,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式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因素,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合人文和工具的统一】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4,小结夹竹桃的可贵韧性,点拨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虽不在直接写夹竹桃,却对衬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并感受这种对比衬托在文中的的作用.【设计意图:课文第四自然段是紧承着第三自然段而来的,第三自然段中对万紫千红花季的描写,只为了比衬夹竹桃谦逊,生命力强,花期长的可贵韧性.只有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对这个参照物有一定的理解,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到夹竹桃具有多么可贵的韧性!】小精灵儿童网站(二)想象叶影花影,神奇幻化, 感悟参差迷离,充满幻想.1,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圈画描写月下夹竹桃的句子,看看月下夹竹桃能引发怎样的幻想.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月下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A,读悟月下引发幻想的特定情景.抓住参差,迷离点拨学生感受月下夹竹桃花叶投影的错落有致和扑簌迷离,感受这种特定情景弥漫出的幻化不定,正是文中作者说我最喜欢月下的夹竹桃的原因.【设计意图:夹竹桃能引发幻想是依存于月下特定情景之中的,而感悟这种特定情景氤氲出扑簌迷离,幻化不定,是我们解读夹竹桃能引发神奇幻想的关键】B,解读神奇幻想.(1)点拨学生关注这段写幻想的句子,其内容的展开都是启动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是将事物写具体的一个重要方法.(2)指导学生感受这段话中排比的运用,以磅礴的语言气势,渲染了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扑簌迷离,幻化不定的神奇境界.并要求读出这种幻化无穷的气势.(3)仿照课文描写幻想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描述月下夹竹桃的花影迷离,充满幻想.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尝试背诵.【设计意图: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掘得人文的涵养.因此,这一段关于月下幻想的教学,设计从关注排比句式和合理想象入手,点拨学生体会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的神奇.而照样子写话则从读写结合的层面上使学生对神奇月下幻想的理解得到纵深的发展】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1,涵咏中心句,深化主题.反复吟哦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夹竹桃,领会这一句是如此鲜明地揭示了夹竹桃的可贵之处,从而自然体会到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上溯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此时再读句子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提升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2,回归文题,升华情感.引领学生关注文题,结合对文本的再次总览,领会作者不仅仅在向我们介绍一种植物,更是因有感于夹竹桃的可贵妙处而在传达自己的特定情感,从而使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有个心灵内化的过程,文本情感也能得以升华.【设计意图:季老先生写夹竹桃,不仅是在述说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更在于从作者的内心深处,流露出了对夹竹桃这种特点的深深喜爱,比如说,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吗 这里设计对文题的回归,正是期盼学生能对夹竹桃妙处的理解,和着作者的情感,能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五,课堂延伸,拓展阅读(一)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解下列内容:季羡林先生一生学贯中西,他的文章如夹竹桃,质朴而不失典雅,被人称为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的一生, 1935年10月,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说:我梦想,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设计意图:上述补充内容的出示,意在借季羡林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升文本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二)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设计意图:课外拓展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季老先生丰富,博大内心世界的同时,领略其散文的淳朴恬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