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C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32417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17题;共97分)1. (1分)根据古诗望洞庭回答问题。诗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2. (8分)读音节,写汉字y小心_ 友_ 良师_友 平_近人jng_打细算 画龙点_ _莹 _鱼3. (8分)依据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尽:_独去闲:_(2)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_两:_和:_潭面:_镜未磨:_。(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_4. (4分)给划线字选择字义“担”字的意思有:A用肩膀挑。B担任、担负、负责、承当。C扁担,挑东西的用具。D担负的责任。E量词,多指一百斤。博物馆里珍藏着战争年代朱德总司令上山挑粮用过的扁担。_一个青年农民担着两筐青菜。_那些日子,采桑叶的担子就落到父亲的肩上。_共产党员应该担当重任。_5. (6分)根据古诗独坐敬亭山回答问题。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用_的写作手法把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6.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例:鸟儿在空中快乐地飞着。在空中鸟儿快乐地飞着。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诗人在敬亭山独坐着。7. (4分)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不写标点符号)独坐敬亭山李白_,_。_,_。8. (5分)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亦:也。二者:指鱼和熊掌。兼:同时都得到。舍:舍弃。取:选择。生:生命。义:正义。9. (11分)我会填。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_和_时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之情。望天门山的作者_,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_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_”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_”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10. (10分)查字典填空。 (1)“厌”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 (2)“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 11. (4分)根据意思写诗句天空中叽叽喳喳叫的许多鸟儿都成群结队地飞走了。直到飞出了人的视野,最终看不见了。_。高远的天空中一朵白云飘来飘去,很快地也不见了踪迹。_。鸟飞云去后,只有敬亭山没有嫌弃他,而是彼此相看,却总觉得看不够_,_。12. (7分)按要求查字典(笔画填阿拉伯数字)鸟字是_结构,一共有_画。孤字的部首是_,是_结构的字,一共有_画。两字的部首是_,是_结构。13. (6分)形近字组词。潭_镜_螺_谭_境_累_14. (1分)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15. (10分)翻译下列句子。(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湖光秋月两相和。16. (5分)根据意思写诗句。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17. (2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知情。 B .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C .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二、 阅读题 (共2题;共24分)18. (14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下:顺流而下。(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 A . 峨眉山的影子 B . 月光的影子(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交通工具是_。 (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 (10分)解释下列诗句。(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7题;共97分)1-1、2-1、3-1、3-2、3-3、4-1、5-1、6-1、7-1、8-1、9-1、10-1、10-2、11-1、12-1、13-1、14-1、15-1、15-2、16-1、17-1、二、 阅读题 (共2题;共24分)18-1、18-2、18-3、18-4、19-1、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