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对策研究(铁科院).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32307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对策研究(铁科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对策研究(铁科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对策研究(铁科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对策研究 2011年11月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内容 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二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现状分析三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与管理政策四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指导意见 建议五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1 1十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1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1 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成果1 4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1 1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近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当今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成为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 1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 十年中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迅速 从严重依赖进口发展到国产化70 以上 有些系统 还实现了更高的国产化水平 有些系统 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 基本实现了与国外同步 总之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是世界领先的 而且这种领先是建立在装备国产化率70 以上这个基础之上的 1 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成果 l 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实施意见 国办发 1999 20号文 和实施方案 计产业 1999 428号文和计产业 2001 564号文 2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通知 计产业 2002 913号文 3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国办发 2003 81号文 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机电设备采购规则的通知 发改办工业 2005 2084号文 5 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6 8号文 国务院 6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 2010 32号 国务院 7 关于征求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1 2015年 意见的函工信部 8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 现行有关政策与规定 实施情况与效果 图1 3 1已建成部分城轨交通线路的车辆与机电设备国产化率 达到了设备国产化预期的目标 车辆与机电设备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降到30 左右 车辆和机电设备价格大幅度下降 提高了国内车辆与机电装备生产技术水平 完全掌握了铝合金车体和不锈钢车体 车体内装修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 基础制动 车门 贯通道 空调 广播 旅客信息和系统集成等设计制造技术 目前 我国车辆企业已形成城轨车辆年生产能力7000辆 2010年6月30日 我国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00km hB型地铁车辆 北京房山线地铁车辆 顺利下线 车辆装用了铁科院机辆所的制动系统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牵引交流传动系统 辅助电源系统 列车控制与诊断系统等核心部件 2010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的北京地铁亦庄线 昌平线 均采用并全功能开通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BTC系统 运营状况良好 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许多厂家参加到车辆及机电设备的部件国产化市场竞争 促进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扩大了国内需求和就业面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坚持国产化道路的中青年技术队伍 企业人才队伍科研设计单位人才队伍各业主单位人才队伍 1 4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整个轨道交通产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促进和拉动产业的发展 我国近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 得益于装备国产化的实施 正是因为装备制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装备制造业的完备体系和健康发展才更加凸显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现状分析 2 1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2 2装备制造服务业急需发展和引导2 3装备的运营与维护急需重视和关注2 4装备的全寿命成本分析与节能减排急需确立和推广 2 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尤其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实现了 除此之外 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2 2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业急需发展和引导 装备制造服务业的内涵及对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制造服务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手段 反过来 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带动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加速规模化 产业化 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 服务业是联系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 不同龙头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 制造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各类配套服务 打造出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协作机制 形成咨询 规划 研发 设计 制造 检验 调试 监测 维修 保养 直到产品报废 解体或回收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2 3装备的运营与维护急需重视和关注 装备是为运营服务的 应向以人为本 安全可靠 环保节能 功能适用 便于运营 合理投资等方向发展 使装备使用功能更好的实现 实现装备真正服务于运营的目的 运营人才培养 2 4装备全寿命成本分析和节能评估急需确立和推广 全寿命成本分析 图2 4 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主要设备系统的使用寿命周期 装备不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运营费用的主要构成因素 它们共同构成了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 设备的选择必须从全寿命成本的对比和分析着手 而不能只重视一次性建设投资 节能减排 城市轨道交通耗能巨大 极具节能的潜力 并且环节和措施很多 必须从设计阶段就考虑整个系统的节能问题 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评价指标和体系 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的关键 图2 4 22006年中国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电耗统计 2 4装备全寿命成本分析和节能评估急需确立和推广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与管理政策 3 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发展目的和基本原则3 2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选择3 3各系统设备的选择3 4技术政策的实施与管理 3 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发展目的和基本原则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应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举 立足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加强系统集成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掌握 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断提高城轨交通装备的质量和水平 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逐步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轨交通装备 可靠性 可用性 可维修性和安全性 标准 加快制定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各项技术标准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制度与产品型式试验 检验和安全认证制度 加快建设国家级城轨装备检验检测中心 3 2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选择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使用钢轮钢轨技术的地铁 轻轨为主 其它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为辅 选择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应遵循经济 实用 安全 节能 环保和先进 可靠的原则 坚持量力而行 规范管理 稳步发展的方针 确保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 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车辆 3 3各系统设备的选择 应依据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以及近 远期客流预测 选择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列车编组 同一城市的车辆类型不应过多 供电系统 应根据城市的供电条件 选择外部电源形式 同一城市的牵引供电制式和受流方式应尽量统一 以便于资源整合和共享 牵引供电系统应积极采用电力监控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SCADA 信号系统 根据客流大小 线路特点及线网规划情况选择不同技术配置的ATC 同一城市的信号系统应采用相同或兼容的制式 以便资源共享和特殊需要时 列车能跨线运行 通信系统 推广采用系统可靠 技术先进的专用电话程控交换系统 通信传输网应采用开放式数字传输宽带网络 积极采用数字集群无线调度系统 3 3各系统设备的选择 自动售检票 AFC 系统 每个城市应选用相同或兼容的制式 优先采用非接触式IC卡的AFC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 应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 有选择 分步骤地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车站装备 设置电梯 扶梯 屏蔽门 安全门以及乘客导引等装备 提升自动化水平 保证安全和方便乘客 3 3各系统设备的选择 维修养护设备 车辆段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 合理配置设备 优化车辆段布局 根据维修管理体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科学设置综合维修中心 3 4技术政策的实施与管理 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装备选择应实行审核制度 严格装备招投标制度和如实填报设备生产企业清单制度 中方应为联合体牵头方 且联合体成员应保持稳定 鼓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单位订购和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台 套 高新技术装备 政府部门 建设单位和生产企业共同维护好政策的实施 第四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指导意见 建议 4 1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估计4 2规划目标分析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4 4推动 走出去 战略实施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 1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估计 2050年规划的线路将增加到289条 总里程数达到11700公里 2020年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 以每公里约5亿元造价计算 保守估计需要3万亿元的投资 年均达3000亿元左右 保守估计 今后十年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总量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 平均每年900亿元以上 4 2规划目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应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专项规划和延伸 同时 装备产业不仅仅只包括装备制造 还涵盖工程和服务等多个组成部分 所以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还应包含设备工程行业和服务行业的相关内容 产业自主化水平提高 4 2规划目标分析 产业平稳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要适应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 产能要能够满足建设需要 实现70 以上的市场满足率 但不宜一哄而上 形成产能的浪费 建议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审批进度 合理调控建设速度 从而实现装备产业的平稳 快速发展 4 2规划目标分析 产业布局完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兴起 看到了孕含其中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各地纷纷各自建立相关企业进军这一市场 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长此以往 势必影响产业市场 造成不良后果 建议对全国产业进行统筹布局 并完善招投标制度 形成适度竞争 避免以低价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 保护公平竞争 打破地方保护和壁垒 4 2规划目标分析 产业配套水平提高 基础配套是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和坚实基础 装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配套产业的支持 建议在全国产业布局框架内 形成相关产业集聚区域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基础 通用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 4 2规划目标分析 装备服务业发展 发展装备服务业是实现整个装备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化的关键 建议继续通过重点工程依托政策 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等相关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 从制造到集成以及方案提供的转变 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投入产出比和盈利能力 4 2规划目标分析 提高自主装备国际竞争力 装备产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 强大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重要标志就是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占有市场份额 建议继续通过出口退税 出口信贷等出口鼓励政策 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出高水平的产品 实现装备和服务的出口 4 2规划目标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装备产业的发展目标应紧紧围绕两个 重心 和一个 根本 来设置 两个 重心 是 做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和 实现 走出去 战略 一个 根本 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2规划目标分析 以上六方面的建议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可量化 可评测基础上 并参考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提出的 仍需完善和进一步科学提炼 总之我们认为 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 下一步目标就实现在 做大 基础上 做强 做强 的标志就是具有实力强大的企业 完善配套的产业体系 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格局 要支持和成就一批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产业内企业之间的整合和重组 提升产业集中度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大集团化和大工业化 打造一批在产业内具有带动和集聚作用的工程总承包 系统总集成企业 在产业中发挥骨干和龙头作用 通过水平整合对产品进行组装和集成 编织 组合 管理整个过程系统各个企业之间错综复杂 相互依存的关系 为了巩固市场地位 积累竞争优势 骨干和龙头企业将向产业施加巨大的变革压力 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革新和进步 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又进一步增强这些企业的实力 使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骨干和龙头企业是做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要力量和显著标志 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 要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的产业体系结构 完善配套产业同步实施 尤其是通用件 基础件以及工装模具 高新材料等配套产业和投融资 研发 设计 集成 运营维护等产业链上下游部分 一定要与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相互适应 齐头并进 只有产业链条完整 配套齐全 做强 才有基础 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 要提升和壮大装备服务业 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重视产业链前后端的高端服务 在研究开发 产品设计 系统集成 工程承包和维修维护等环节开展增值服务和 或 外包服务 逐步实现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换 举国家之力构建国家标准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平台 试验检验认证体系 安全评估和保障体系等 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 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坚持全国统一的产业格局 打破地方保护和壁垒 维护公平竞争 建立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 抬高进入门槛 形成适度竞争 避免良莠不齐引发价格战等对产业长久发展不利的恶性竞争 4 3做强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 4 4推动 走出去 战略实施 与国际接轨要将标准与世界接轨 就是要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标准体系 要将服务与世界接轨 就是通过学习 研究国际通行的工程服务 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规律和规则 使企业适应并熟练利用 全国一盘棋要通过一些成功的示范项目引导和规范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避免造成国际竞争变成了国内竞争甚至同门之争 兄弟之争 发挥行业协会统一组织协调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建立行业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 咨询先行以咨询先行取代 资本 先行 通过高水平的工程咨询服务 充分 全面了解国外建设 运营单位的需要 让国外有关单位充分了解国内装备技术水平和优势 进而主动选用 实现装备真正意义的 走出去 人才培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业专家和技术学术带头人 培养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 培养大量面向需求高层次 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 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 核心人才带动引进 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高端人才 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人才队伍 4 4推动 走出去 战略实施 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资金投入 鼓励科技攻关 加大直接对高端轨道交通运载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科技立项 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础性 共性和核心技术的科研投入 扶植和鼓励自主创新的单位和企业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及国家级研发机构的建设 推动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究机构的形成 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采购自主装备 对采购自主化装备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 对于采购自主化装备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及其项目法人 给予资金奖励或补助 税费减免等 出台鼓励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认定标准和政府采购制度 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大对企业和科技人员专利权 商标权 实用新型设计 工业品外观设计 原产地标记等的保护力度 坚决杜绝窃取其他企业 个人技术秘密和专利并进行低价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促进成果产业化并实现成果转化过程的透明和迅速 减少知识产权遭受侵害的时间和环节 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创新激励体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 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 制定重要技术标准 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加强国家工程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 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注重发挥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创新主力作用 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 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 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 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加强技术咨询 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 5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5 1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5 2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全过程设备监理措施5 3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5 4实行装备节能减排的评价5 5实施设备全寿命成本评估 5 1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 加快建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认证机构 1 检测装备先行 认证分步实施 2 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认证标准 3 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认证业务范围 4 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经验 5 1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律法规 标准体系 认证制度还不完善 而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安全认证体系 既有法律的保证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又得到各参与企业的响应 更有独立于有关利益相关方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独立的安全认证 因此 借鉴国外城市轨道建设和管理的成熟经验 建立中国城市轨道技术装备认证制度 对促进城市轨道技术装备国产化 保证运营安全 提高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认证机构方案 建立的原则 2 铁路产品认证机构 3 方案比较及建议 现有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业务扩大 5 1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 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尽早启动 尽快开展工作 2 产品认证 系统评估及安全认证同时开展工作 3 信号系统项目的安全认证工作提前开展 4 先成立一个 再引入竞争 成立多个 5 充分高效利用综合试验基地的既有资源和新增条件 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5 1推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制度 5 2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全过程设备监理措施 5 2 1设备监理概念5 2 2设备监理发展5 2 3设备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区别5 2 4实施设备监理制度取得的成效5 2 5城轨实施设备监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设备监理的概念 设备监理是指依法设立的设备监理单位 接受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委托 按照双方签订监理合同的约定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 规章 技术标准 对设备形成的全过程和最终形成的结果 包括重要设备的设计 采购 制造 检验 储运 安装 调试等过程的质量 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和控制 以保障工程设备按时按质达到规定的要求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经验 采用工程咨询与项目管理制度服务于设备形成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从系统选型 设计 采购 制造 安装 调试到运行 维护都有质量监理 对轨道交通建设 运营和全过程质量把关则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 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中的服务和产品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 对装备制造商 运营商实施相应的评价和监督 对项目工程各个阶段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检验程序 保障系统的质量 一 监理对象是设备形成过程 设备形成的全过程和结果 即设备和以设备为主的工程 设备工程的行为主体 承包商在设备形成过程中的履约行为 也包括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检验和试运行单位的履约行为 设备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区别及联系 二 监理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设备监理人员不仅要求具备设备工程的专业能力 并且在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调试等每一阶段 需要相应专业经历 三 监理范围广 空间跨度大 设备监理存在于设备形成的全过程 设备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区别及联系 两者都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都是由专业监理单位的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的两者共同服务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安装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分工不同 二者相互补充 完善了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提高了建设工程质量效益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了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 成为防范投融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服务领域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实施设备监理制度取得的成效 城轨实施设备监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是关系到运营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装备的质量主要形成于制造和安装阶段 现行的工程监理往往忽视了装备制造阶段的控制 以结果验收代替过程管控 对运营安全和行业发展都十分不利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推行设备监理制度 务必会促进各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加大生产投入 势必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5 3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 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城轨装备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城轨装备国际贸易与交流的有效措施是规范城轨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 我国的城轨装备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就必须与跨国集团进行国际市场竞争 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标准体系不能固步自封 而应与世界接轨 让装备制造企业更早 更全面的适应国际市场 5 4实行装备节能减排的评价 节能减排评价工作关系图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潜力巨大 环节和手段众多 对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进行节能减排评价 对鼓励和发现节能产品 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以及实现装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中心与中瑞合作中国低碳城市项目办公室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共同发起的 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及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项目 项目创意获2011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最佳节能实践奖 5 5实施设备全寿命成本评估 分析整个设备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和控制重点 分析各系统设备的功能定位与匹配关系 分析各系统设备的费用结构和组成 分析各系统设备一次性投资降低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措施 分析各系统设备使用费用降低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措施等 汇报结束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