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2028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实证研究 基于金华地区四所高中的调查摘要:高考一直备受关注,高考加分政策更是关注的焦点,随着高考加分政策各种问题的出现,相关部门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完善,近年来高考加分政策一直在“瘦身”。因此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浙江省考生对浙江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存在不同的看法。研究发现:在高考中能获得加分的考生与不能获得加分的考生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对“少数民族加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荣誉士兵加分”这三项加分项目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对“少数民族加分10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这两项加分分值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表明考生的民族类型、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考生能否获得加分的主要因素。关键词:浙江省;高考加分;学生1、 研究问题的提出在一个注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国家,高考往往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而高考加分政策又是决定考生能否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考加分政策常常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对象。本文的“高考加分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招录取中根据种族、身份、德智体表现、竞赛获奖、社会贡献等情形给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行为规则。1最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其作了探讨,大多从公平性原则出发,主要聚焦点在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归因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研究主要焦点在加分对象、加分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的公平性研究。余澄采用辈出率发现,社会优势阶层往往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辈出率最高的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技术人员,较高的有经理人员与私营业主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与工人技术人员的子女获得省级学科竞赛的辈出率高达农民阶层的103.6倍2;万永生则认为加分政策的制定随意度太大,缺乏公众的参与,没有听证会、座谈会且加分程序往往缺乏严格的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3;何银辉认为,高考加分政策的操作过程往往是封闭的、不公开的、不受监督的,不存有操作方面的严密的规定性,这些都导致了高考加分政策的腐败,高考加分的不平等4。关于造成高考加分政策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学者也做了探讨。余澄从考试法制的角度出发认为高考加分政策决策与政策研究次序颠倒,常常是高考政策出台才有相关的研究活动,导致立法滞后,无据可依。5程家福,李瑛从加分政策执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的侵蚀导致利益主体的变异、加分政策执行机制的不健全、政策执行者疏于尽职尽责是导致高考加分政策不公平的主要原因。6冯菊香,郝琦从东西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角度对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同,导致我国高教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进而导致我国高考加分政策不公平。7现有的文献虽然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现状做出过一定的解释,但总体来讲,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针对教育部制定的加分政策,从而缺乏对具体的省市的加分政策的研究;第二,大多数的研究主要从加分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发,很少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加分政策,而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浙江省加分政策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第三,很多学者对影响考生能否加分的因素做过研究,但是,很少学者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些因素加以验证。已有研究的不足正凸显了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本研究主要的研究问题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存在不同看法,如果存在不同看法,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根据研究问题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本文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假设一: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不同的看法。 假设二:考生的家庭背景、民族、就读高中是影响考生能否加分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浙江省教育厅根据考生的民族、身份、德智等情况给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行为。研究者根据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浙江省金华市四所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分别为两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2) 研究设计与实施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文献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厘清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演变历程,对近年来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中的各种项目进行分析。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1)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者的信息、研究目的、保密性和指导语。(2)高考加分政策的看法,主要包括对高考加分项目及其加分分值的看法等。(3)基本信息,主要了解被试的生源地、民族、就读学校、家庭背景等。本研究分两部分实施:试测和正式调查。试测选择了金华市F中学30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了22份问卷,去掉4份无效问卷,最后得到了18份有效问卷。根据试测结果,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问卷正式发放阶段,研究者选取了浙江省金华市四所中学进行调查,分别为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研究者从四所中学高三年级各抽取4个班,共16个班。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90份,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740份,有效率回收率83%。(三)资料分析方法研究者主要是通过SPSS 17.0对问卷进行分析,具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以及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三、研究结果(1) 不同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看法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不同的看法,利益群体认为现有高考加分政策“利大于弊”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利益群体。通过卡方检验可知,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一:表一 不同利益群体对加分政策的看法现有加分政策(利弊关系)利益群体非利益群体弊大于利38.3%57.3%弊等于利25.0%16.5%利大于弊30%5.2%完全有利0%0.1%不清楚6.7%19.8%样本数N 61 679卡方检验 , df=4,P=0.000由于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中有不同的加分项目以及不同的加分分值,因此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看法的差异时,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具体的加分项目的看法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不同的加分分值的看法是否存在差异。(2) 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加分项目看法的差异本文将通过研究以下7个加分项目来具体阐释不同利益群体对加分项目看法是否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加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竞赛获奖者加分、归侨华侨子女加分、烈士子女加分、退役士兵加分和荣誉士兵加分。1、 少数民族加分少数民族主要指户籍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且在当地完整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考生。8通过卡方检验,P=0.000,统计结果表明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分的看法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见表二)。表二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利益群体中认同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考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利益群体中认同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考生的比例;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的比例则是远远小于非利益群体中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比例;第二,在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所占比例要高于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考生所占比例;在非利益群体中,正好相反。表二 不同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看法群体类别 利益群体 非利益群体认同 67.2% 29.2% 不认同 32.8% 70.8% 总计 N=61 N=679卡方检验 =37.065, df=1,P=0.0002、 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主要是指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高中入学当年9月1日至高中毕业当年6月6日,下同)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9通过对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项目进行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1,结果表明不同利益群体对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这一加分项目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见表三)从表三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利益群体和非利益群体都是不认同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项目的,但是与非利益群体相比,利益群体更加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表三 不同利益群体对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项目的看法对加分项目的看法 利益群体 非利益群体认同 21.3% 43.2% 不认同 78.7% 56.8% 总计 N=61 N=679卡方检验 =11.009, df=1,P=0.0013、 竞赛获奖者加分竞赛获奖者主要是指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2对竞赛获奖者加分项目进行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P=0.9680.05,说明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对竞赛获奖者这一加分项目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在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与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2.5%和47.5%,两者比值大约为1:1;在非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与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2.7%和47.3%,比值大约为1:1。 4、归侨、华侨子女加分;烈士子女加分;退役士兵加分归侨、华侨子女加分主要指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由于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只有三个,样本数少于五个,所以对于此项加分项目的检验将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对归侨华侨子女加分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98,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归侨、华侨子女加分项目的看法不存在显著差异。对烈士子女加分项目进行卡方检验,P=0.696,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烈士子女加分项目的看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利益群体中,59%的学生认同此项加分项目,41%的学生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在非利益群体中,61.6%的学生认同此项加分项目,38.4%的学生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以上资料初步表明,大部分学生(六成以上)是认同烈士子女加分项目的。退役士兵是指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11对退役士兵加分项目进行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为,P=0.243,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退役士兵加分项目的看法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利益群体中,31.1%的考生认同退役士兵加分项目,68.9%的考生不认同退役士兵加分。在非利益群体中,38.7%的考生认同此项加分项目,61.3%的考生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总体上看,大部分考生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 5、荣誉士兵加分这里的荣誉士兵指的是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12通过对荣誉士兵加分项目进行卡方检验,P=0.002,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荣誉士兵加分项目的看法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见表四)表五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大多数的利益群体(65.6%)不认同此项加分项目,而大多数的非利益群体(54.9%)是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第二,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所占比例要远远小于非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项目的考生。表四 不同利益群体对荣誉士兵加分项目的看法对加分项目的看法 利益群体 非利益群体认同 34.4% 54.9% 不认同 65.6% 45.1% 总计 N=61 N=679卡方检验 =9.455, df=1,P=0.002综合以上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荣誉士兵加分”这三项加分项目的看法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尤其在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上,这种差异是及其显著的:利益群体中接近七成的学生是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在非利益群体中,七成的学生是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分项目上,这种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但是在利益群体中,接近八成的学生是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而在非利益群体中,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六成;对荣誉士兵加分项目,在利益群体中,六成以上的学生是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在非利益群体中,接近六成的学生是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其次,不同利益群体对“归侨华侨子女加分”“退役士兵加分”“竞赛获奖者加分”“烈士子女加分”这四项加分项目的看法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对归侨、华侨子女加分项目和退役士兵加分项目来说,大部分的考生是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对烈士子女加分项目,大部分学生是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对竞赛获奖者加分项目,认同这一加分项目与不认同这一加分项目的学生的人数几乎是相同的。(3) 不同利益群体对加分分值看法的差异本文将浙江省高考加分分值分为以下七项:少数民族加5分(主要指景宁畲族加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竞赛获奖者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加10分、烈士子女加20分、退役士兵加10分、荣誉士兵加20分。本部分将通过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对这七项加分分值的不同看法来阐述不同利益群体对浙江省高考加分分值是否存在不同看法。1、 少数民族加5分少数民族加5分主要指对户籍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且在当地完整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考生加5分。对少数民族加5分进行卡方检验,P=0.000,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5分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的差异是极显著的。(见表五)从表六中,我们可以看出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对此项加分分值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大部分利益群体认同此项加分分值,而大部分的非利益群体则是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与少数民族加分项目比较,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的学生有所下降,说明部分收益群体虽然认同此项加分项目,但是却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总体看,大部分利益群体认同此项加分分值,大部分非利益群体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表五 不同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5分的看法对加分分值的看法 利益群体 非利益群体认同 60.7% 25.2% 不认同 39.3% 74.8% 总计 N=61 N=679卡方检验 =34.851, df=1,P=0.000 2、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对这一加分分值,卡方检验表明,不同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见表六)表六表明,大部分的利益群体以及大部分的非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都是不认同的。相对于非利益群体而言,利益群体表现的更明显,表示不认同的占了八成以上;而非利益群体中表不认同的学生也接近七成。在利益群体中,表示认同这一加分分值的学生还不到两成,在非利益群体中,表示认同的学生也仅仅是刚达到三成。上述的资料初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这一加分分值是不认同的,相对于非利益群体而言,利益群体更加反对这一加分分值。表六 不同利益群体对思想品德方面突出事迹者加10分的看法对加分分值的看法 利益群体 非利益群体认同 19.7% 32.3% 不认同 80.3% 67.7% 总计 N=61 N=679卡方检验 =4.126, df=1,P=0.042 3、竞赛获奖者加10分对竞赛获奖者加10分进行卡方检验,P=0.267,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7.5%和52.5%;“不认同”与“认同”学生的比例接近1:1;在非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54.9%和45.1%“不认同”与“认同”学生的比例接近1:1。以上统计结果可以表明,一半以上的非利益群体是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的,而一半以上的利益群体则是认同此项加分分值的。虽然,不同利益群体对此加分分值有不同看法,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明显。4、 归侨、华侨子女加10分;烈士子女加20分;退役士兵加10分通过调查发现,在利益群体中,认同归侨、华侨子女加分分值的考生只有3个,因此,对此项加分分值的检验,本文并不使用卡方检验,而是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P=0.168,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此项加分分值的看法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统计计算,在利益群体中,95.1%的学生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在非利益群体中,89.5%的学生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认同这一加分分值的。对烈士子女加20分这一加分分值进行卡方检验,P=0.196,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是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在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1%、59%;“不认同”与“认同”学生的比例大约为4:6。在非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9.6%、50.4%;“不认同”与“认同”学生的比例大约为5:5。上述资料初步表明,一半以上的考生对此项加分分值是认同的。对退役士兵加10分进行卡方检验,P=0.074,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在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分值的考生仅仅只占了22.6%,不认同的考生则达到了77.4%,接近八成的利益群体是反对退役士兵加20分分值的;在非利益群体中,认同此项加分分值的考生也仅仅达到了三成,而接近七成的考生对此项加分分值是不认同的。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的考生对退役士兵加10分是不认同的。5、 荣誉士兵加20分由“荣誉士兵”加分项目的统计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荣誉士兵”加分项目的看法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那么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荣誉士兵加20分这一分值的看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呢?对这一加分分值进行卡方检验,P=0.121,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这一加分分值的看法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在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3.9%、36.1%;不赞成这一加分分值的学生超过六成,赞成这一加分分值的学生接近四成。在非利益群体中,对这一加分分值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53.6%、46.4%;不赞成这一加分分值的学生达到五成,赞成这一加分分值的学生接近五成。从上述资料可以得出,不管是否为利益群体,一半以上的学生是不赞成这一加分分值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5分”“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这两项加分分值的看法有显著性差异。在少数民族方面,这种差异是极其显著的,在利益群体中,六成以上的学生认同这一加分分值,而在非利益群体中,七成以上的学生是不认同这一加分分值的。换句话说,利益群体较倾向于此项加分分值,非利益群体较倾向于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不同利益群体虽然对“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这项加分分值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大部分考生都是不认同这项加分分值的,只是相对于非利益群体而言,利益群体表现的更明显。其次,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竞赛获奖者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加10分”“退役士兵加10分”“烈士子女加20分”“荣誉士兵加20分”这五项加分分值的看法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对竞赛获奖者加10分表示认同与不认同的学生人数总体上相差不大;对“退役士兵加10分”“荣誉士兵加20分”“归侨、华侨子女加10分”这三项加分分值大部分的考生是不认同的,尤其在“归侨、华侨子女加10分”分值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近九成的学生不认同此项加分分值;但是对“烈士子女加20分”,大部分考生则是认同的。(四)影响因素分析为了客观的了解影响考生在浙江省高考中能否获得加分的因素,本文运用相关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考生的家庭背景、考生的民族类型以及考生的就读高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1、考生能否加分与考生家庭背景之间的相关分析本调查从五个方面对考生的家庭背景进行分析,即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父亲的职业、母亲的职业以及家庭年收入。就家庭背景而言,通过相关分析,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极其相关(P=0.000),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性相关(P=0.029),与父亲的职业、母亲的职业以及家庭年收入均无明显相关(见表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仍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极其相关(P=0.000);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父亲的职业的相关性提高,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9);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较低,无显著性相关(P=0.674),与母亲的职业以及家庭年收入均无明显相关(见表八)。综上所述,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相关极为显著,与父亲的职业接近显著相关。线性回归进一步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考生获得加分贡献最大,其次为父亲的职业。 2、考生能否加分与考生的民族类型之间的相关分析就考生的民族类型来看,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考生的民族类型之间的相关极为显著(P=0.000)(见表七)。逻辑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仍与考生的民族类型极其相关(P=0.000)(见表八)。从表十可以看出,民族类型的P值即显著性水平最高,Wals的统计量最大,说明此因数对考生能否获得加分至关重要。 3、考生能否加分与考生的就读高中之间的相关分析就考生的学校类型来看,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考生就读的高中之间显著性相关(P=0.002)(见表七)。回归分析发现,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考生就读高中之间相关的显著性下降,无显著相关(P=0.134)(见表八)。表七 能否加分相关系数P值父亲的职业0.0050.884母亲的职业0.4000.279父亲的受教育程度0.0800.029母亲的受教育程度0.1430.000家庭年收入0.0630.087民族类型0.5990.000学校类型0.1160.002表八 能否加分B值Wals系数P值父亲的职业0.2463.5600.059母亲的职业0.0730.3100.578父亲的受教育程度-0.0960.2100.674母亲的受教育程度-0.91214.8960.000家庭年收入-0.0880.0910.763民族类型-5.49377.6170.000学校类型0.6962.2400.134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考生能否获得加分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考生的民族类型相关极为显著,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就读高中显著性相关。逻辑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考生的民族类型、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考生获得加分贡献最大,排在前两位,其他的因素与考生能否获得加分无显著性相关,即其他的因素对考生能否获得加分影响不大。 四、讨论(一)加分政策讨论1、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不同的看法。利益群体认为现有高考加分政策“利大于弊”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利益群体,而非利益群体认为高考加分政策“弊大于利”的比例明显高于利益群体。虽然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利益群体还是非利益群体认为现有高考加分政策“弊大于利”的人数占多数。由此可见,浙江省现有高考加分政策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政策制定部门需要改进。2、不同利益群体对高考加分项目中少数民族、思想品德、荣誉士兵等项目存在不同看法。对于少数民族加分这一项目,利益群体大多数人认同,而非利益群体则不认同。这是由于浙江省景宁畲族人口较少且散居于汉族,受教育机会相对平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因此,非利益群体不认同景宁畲族考生加分。而利益群体中属于少数民族类型加分的人占了一半以上,因此利益群体基本赞成少数民族加分这一项目。无论是利益群体还是非利益群体都不认同思想品德加分,然而利益群体比非利益群体表现的更加明显。由于“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评定时有太大的弹性空间和难度。因此,这一加分项目被广泛的不认同。荣誉士兵加分这一项目被利益群体认同,而非利益群体中大多数则不认同,存在显著差异。竞赛获奖者、归侨华侨、烈士子女、退役士兵等项目,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的看法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哪个群体都比较认同竞赛获奖者加分这一项目与王后雄的研究一致,认为获得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省级以上青少年创新大赛、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和全国性体育比赛前六名者的高考加分政策认同度较高,原因是这些奖项货真价实,有利于国家科学选材、公平选材。13烈士子女加分项目也得到了两个群体的认同,这一结果与王后雄的研究相一致,由于烈士为祖国牺牲了生命,得到了社会的普通认同。然而归侨华侨、退役士兵加分这两项则被普遍不认同,归侨华侨子女本来就属于优势群体,不应该给予加分,这样会引起高考的不公平。退役士兵应该提倡自主就业、创业,不应该特殊对待。因此,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不同看法主要在于加分项目是否有刚性标准,能否令人信服,同时也受到被试是否为利益群体的影响。3、不同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加5分、思想品德突出者加10分这两项加分分值的看法存在显著的差异。少数民族加5分受到了利益群体的普遍认同,而非利益群体则不认同这一加分分值,原因同上。对于思想品德加10分这一分值,无论是利益群体还是非利益群体都表示不认同,然而两都又存在差异,利益群体表现出更加反对这一分值,因为本次调查中利益主要分了两种类型即少数民族和竞赛加分者。少数民族加5分,而对于“思想品德突出者”这一界定不清的概念加10分,比少数民族加5分分值高,因此,少数民族表示强烈不认同。因竞赛获奖者则是由于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能取得加10分的机会,而“思想品德突出者”这一弹性大的概念就可以加10分,显然会对竞赛获奖者的心理造成反感。因此利益群体表现的更加反对这一加分分值。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在竞赛获奖者加10分、归侨华侨加10分、烈士子女20分、退役士兵加10分这些分值的看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普遍认同烈士子女加20分这一分值,竞赛获奖者加10分这一分值呈现1:1的比例,而其他加分项目则都不认同。显然这些加分分值中,只有烈士子女这一分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少数民族加5分这一分值则仅仅得到利益群体的认同。由此可见,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对各加分项目分值的看法与本人是否为利益群体有关,与社会的认可度有关,比如烈士子女加20分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2) 影响因素讨论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影响考生在浙江省高考中能否获得加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考生的民族类型以及考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而考生的家庭年收入以及父母的职业和就读高中的类型对考生在高考中能否获得加分影响并不大。但是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考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考生能否获得加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研究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解释。1、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明文规定少数民族可以加分。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第66条明文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第67条规定,对户籍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且在当地完整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考生,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14自1950年首次实施高考加分政策以来,政府就要求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且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落后水平而给予的政策照顾符合符合罗尔斯正义论中提到的差别对待原则。15除此之外,浙江省每年加分考生中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是最高的。本次调查的利益群体中,有33个考生是少数民族,占利益群体的五成以上。因此,考生的民族情况是影响考生能否获得加分的最直接的因素。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上述的加分项目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竞赛获奖有显著影响。对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竞赛获奖者人数进行卡方检验,P=0.000,(见表九)统计结果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子女能否获得竞赛加分显著相关。由表九我们可以发现,竞赛可以加分者,他们的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到了七成以上,不到三成的也接受过高中教育,文盲、小学和初中则是没有一人;竞赛不能获奖者,他们的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则不足两成,远远低于竞赛获奖者。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使得母亲成为了孩子最好的第一任导师。具体而言,男人往往在外面工作,而女人被局限在家里处理事务等,这种劳动分工逐渐使得女人天经地义的承担起16教育照顾子女的重任,且这种劳动分工使得母亲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我国近代的一些仁人志士已经认识到母亲的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了。如,梁启超认为,女子教育是胎教和儿童早期启蒙教育的基石,也是强种的需要,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儿童将来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所采取的早期教育。17其次,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18已有证据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子女智力残障的发生率越低,19这就为子女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目标越高,更注重孩子实际智力、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可以直接解答子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促成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20在本次调查的利益群体中,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比例达到七成以上。因此,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考生能否获得加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表九母亲受教育程度加分类别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硕士博士总计竞赛能加分0%0%0%27.8%27.8%44.4%0%0%18竞赛不能加分2.9%16.2%37.4%24.8%10.1%7.6%0.3%0.7%722 =43.586,df=7,P=0.0003、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不断完善,审核更加严格,使得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对考生能否获得加分的影响越来越小。2011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体育局等部门对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做出调整。从2014年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来看,调整后的加分政策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加分,如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和荣誉士兵等;对于那些被称之为“高考加分重灾区”的加分项目或是彻底废除,或是缩小其加分范围或是降低加分分值。如,浙江省高考加分“水分”最多的三模三电加分和省级三好学生加分在2014年浙江省高考加分中则是不见了其踪影;对于学科与科技竞赛获奖者、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体育比赛项目获得者的加分分值均由20分降低至10分;且省级竞赛获奖者已经不具有加分资格,体育高考加分项目也仅仅限定在篮球、足球等八个项目。加分资格的审核更加专业,以前的加分项目的审核涉及体育、民族事务等多个职能部门,这样不仅分工不明确且容易掺进“水分”,为提高审核的针对性,确保审核质量,高考加分资格审核实行职能部门负责制。体育加分考生资格审核由体育管理部门负责,少数民族加分考生资格审核由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三侨一台”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分别由侨务、台务管理部门负责,学科与科技竞赛类加分考生资格审核由科协负责,退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加分考生资格审核由民政部门负责。21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通过金钱和权势获得加分的机会大大缩减。研究者相信,随着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不断完善,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体现的是公平、公正以及我们国家的人文关怀。参考文献:1罗力祝.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反思J.考试研究,2008(7):36.25余澄.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3万永生.高考加分政策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4).4何银辉.高考加分制度的宪法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6程家福,李瑛.论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执行失灵原因和矫正J.高教探索,2011(5).7冯菊香,郝琦.高考加分政策对西部教育发展的负效应J.教育纵横,2009(8).8910111214浙江省教育考试网.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EB/OL.http:/www.ynpxrz.com/n597661c1332.aspx,2014.13王后雄、王世存.不同利益群体对高考制度公平性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9):13.15赵新亮,周娟.高考加分政策改进而非废除的合理性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10(9):77.16朱剑.大学生薪水期望的性别差异:基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视角J.妇女研究论丛,2012(3):95.17史爱芬.浅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职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820宗立.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素质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5):54.19赵旋.中国人口(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21德清教育信息网.浙江省高校招生委员会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体育局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通知EB/OL.http:/www.dqjy.cn/dqjy/Documents/zsks/2004410110435/12D930A14A3.htm?C60C8D48-BA3E-4D83-82A1-05E14729239C,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