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及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1220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蜀道难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蜀道难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道难教案 导入:近期同学们也一定一直关注着汶川地震,除了对伤难者的悲痛和感人事迹的感动,我想,蜀地的地形特点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各种报道,你看到蜀地的地形有什么样的特点?蜀道之难,历来为人称奇,这在古代,也有诗为证-蜀道难作者李白教师准备材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代表作为蜀道难、,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的,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体会本诗的意境及李白的艺术风格2、探讨作者思想感情正音正字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一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字音,朗读课文。(或放录音)解题蜀道难,蜀道难难到什么程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这三次“难”的含义相同吗?师生交流: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哪些诗句说明了山势之高呢?师准备材料1:开篇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足见山势之高。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中引用神话传说,连太阳神驾车至此都得回头,可见山势之高。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善于高飞的黄鹤难以飞过,善于攀援的猿猴无法度过,显示了山势之高。4:这一段不仅从神话传说、飞禽走兽,夸张想象的角度写山势之高,还从人的感受来侧面烘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下面同学们齐声朗读第一段,在诵读中体会太白高峰雄伟壮观的景象。那第二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的含义是什么呢?(第二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的含义主要是“险”。)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准备材料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中明确告诉我们这一段是写蜀道之险的。2:“畏途巉岩不可攀”中的“巉岩”就是险峻的意思。3:“但见悲鸟号古木”和“又闻子规啼夜月”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写蜀道之险的。4:“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描写了这里惊险的环境。真是“使人听此凋朱颜”啊!齐读此段那第三处呢“(第三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好像是说这里地势的险要。)师准备材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一段就是讲述了这里险要的地势,写了剑阁易守难攻的特点,这里应该是一个军事戍守要地。齐读此段你觉得李白在描写蜀道“高、险、险要”中,那一部分描写最好?尝试背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他反反复复是为了什么?准备材料: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作业: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可见此诗魅力。准确熟练的背诵本文。蜀道难说课稿一、说教材: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板块一篇基本阅读型的课文。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要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通晓背景,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疏通诗文,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3、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深入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二、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解读法三、学习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作者简介(生平略、作品风格详)、写作背景(利于学生理解诗文)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体会诗句的语气,语调与长短句式变化的关系。分析课文:从题目的“难”字着手,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蜀道难”呢?“难”在哪里?文中有多少处直接提到“蜀道难”的?我到这里为止提了三个问题,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等我们在疏通完课文之后,再解决。但是第三个问题,学生是很容易能够回答得出来的。因此我只要求学生马上回答我的第三个问题,顺着这个问题,看看作者在文中三处直接提出的“蜀道之难”是否一样。这样,就进入诗文的疏通了。教材的注释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疏通诗文。在诗文的疏通时,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重点诗句、字词,多让学生尝试着翻译,我及时点评、引导。同时还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课文从三个角度写了登蜀道之难,而每一段刚好为一个角度。在疏通完一段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来。这里就是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作者为什么说“蜀道难”和“难”在哪里这两个问题了。第一课时疏通到课文的第二段止。第二课时按照第一课时的方法疏通第三段。结合课文当中的诗句让学生说说诗歌是怎样体现李白诗歌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总结蜀道难这首诗的重点字词,再次理清“三难”。布置作业:出默写题,课后再背诵课文。五、板书 课题 作者 三难: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 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 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说安居之难总结:我的教学设计抓住了诗歌当中的“三难”,以此为线索,展开诗文的疏通。对于诗歌当中用来表现 “三难”的诗句,也是李白诗歌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体现。所以用这些诗句可以总结出“三难”的结论,也可以用这些诗句赏析李白的诗风,让学生欣赏对蜀道难的想象和描写。学生在读懂了诗文才能够赏析,但是我们也可以融赏析于理解的过程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