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1205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义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时间:7月15日17:0018:30培训人:石家法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一、对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背景的看法 (一)、大环境:现时代国人道德水平整体下降 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两个理念的提出以及对两者互相关系的阐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它对处在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中国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认为,“以德治国”的提出,与现时代国人道德水平整体下降有直接的关系。人们都在说,现在的人变了,这里的“变”包括了许多的内容,但是最主要的自然是指价值观和道德信念变了,道德信念的变化最直接地体现在了道德行为当中。国人当中的教师道德水平的下降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二)、小环境: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是事实 说到各行各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许多其他行业的人士、家长、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说法,甚至有人把警察、医生、教师列为职业道德滑坡最为严重的三个职业。 姑且不说上述说法正确与否,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 师德水平下降。 2008年年初中国青年报一个调查报告说,74.6%的公众认为师德下降。尤其是去年出现了几例说明教师道德水平下降的典型事件: 1、“范跑跑”事件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四川光亚学校的范美忠老师不顾学生,本能地猛冲下楼,第一个到达操场。事后,范美忠发表帖文那一刻地动山摇,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美忠的逃跑行为和贴文中的言论,引发网民热议,并送其绰号“范跑跑”。 (播放相关视频“大家看法:范跑跑事件”) 让我们看看国外的相关内容: 美国:不能扔下学生不管 据了解,美国不同的州对学校老师有各自不同的安全规划,总的原则就是:教师必须对学生负责,不能扔下学生不管。 在美国当了十几年全职教师的网友Eminiem_Q举例,加州Claremont校区“紧急状况职责”的文件明确规定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直接监管学生,一直与学生在一起直至被指示其他的做法”,“如学生当中有伤亡,教师还有可能被公诉人刑事起诉或家长民事起诉”。 一位“蜜蜂猪”网友还说:“加州圣荷塞OakGrove高中的20072008年度安全计划规定”:“在全校范围的紧急状况时,所有的员工都被要求与他们的学生在一起。任何情况下员工都不能离开学生不管。” 日本:地震时不能离开学生 在日本,有明确的规定:“老师不能离开学生。”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拿到了一份山梨县教委编写的学校地震灾害对策指导手册,上面详细介绍了地震发生时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逃生的方法,还明确了老师在地震时必须要说的几句话,比如“一切都听老师的!”“藏在桌子下!”等。 当听说中国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后,日本民众很是吃惊。他们一致表示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在日本。“灾难前保护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啊,怎么可能自己先跑呢?”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人认为,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范美忠大震来临时的选择无可厚非,毕竟求生是人的本能;但范美忠是个老师,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能认同。2 、“杨不管”事件 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吴店中学杨经贵老师在上地理课时,坐在第三排的陈某和杨某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争执,随后两个人在课堂上当着正在上课的老师的面打了起来,而且越打越凶。杨老师眼看学生课堂打架并没有当即制止,只说了一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上打去”,也没有送被打学生前往医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结果学生杨某死亡。被人们戏称“杨不管”,赔偿10万元。 (播放相关视频) 本人认为,“杨不管”的行为不仅有违教师职业道德,更是一种犯罪。 (三)、对“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讲话”的看法 新的师德规范首次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去年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当时否认增加“保护学生安全”与“范跑跑事件”有关,解释说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专家、教师及教育部官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为了使这个意见更充分体现广大民众的心愿,我们于近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如果和某些人的某些现象一致起来,纯属巧合。” 我赞同下面的观点: 教育部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师德规范修订工作,当然与“范跑跑事件”无关,但教育部在多年之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用爱与责任,证明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很难说与“范跑跑事件”无关,因为正是发生了这起与广大教师奋不顾身保护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范跑跑事件”,才引发了这场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大讨论。教育部否认师德规范拟写入“保护学生安全”与“范跑跑事件”有关,无非是不想承认该事件对师德规范修订工作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 二、国际组织与西方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特征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师德规范的有关论述 1、师德理想: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而制定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 将对学生的教育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 。 2 、师德规范: 、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 、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适当注意对教育活动有特殊要求的儿童; 、教师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并且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紧密合作,但也不能在教师专业职责等方面受到家长不公正和不应有的干涉; 、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 、为了学生、教育工作和全社会的利益,教师要力求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合作; 、教师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 、教师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教师应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事故。(二)、 美国师德教育概况及特点 美国是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教师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注重国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职尽责的“责任公民 ” 。 1、美国师德理想: “ 相信每一个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 ” 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2、师德原则: 美国的师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第二,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上,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 3、一般教师师德规则:(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 不得无故否定学生的独到见解。 不得无故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 必须作出合理的努力,以保护学生不受到对学习、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环境的影响。 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 不得根据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念、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学生的任何利益,给予任何一个学生以任何有利的条件。 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谋取私利 。 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 4、优秀教师师德规则(可操作性更强): 记住学生姓名 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有偏见,并且与辅导员联系 对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力争公道; 要言而有信,步调一致,不能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从宽的态度; 不得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性语言; 不得因少数学生的不轨而责备全班学生; 不得当众发火; 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 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主见; 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对学生也要以礼相待; 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 不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 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少提批评性意见; 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 要保持精神饱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要利用电话等手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 要注意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 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三)、 加拿大师德教育概况 在加拿大,大家所能共同接受的观念是公平、正义、人权,忍让和尊重他人。学校也强调这种公民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人来尊重,这是首位的。(以下这些要求成为加拿大师德教育内容的重点,与美国极为相似。) 、教师要理智地对待有个性的学生,不能否认学生提出的不同思想观点; 、不能故意压制或曲解学生的进步; 、要努力保护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健康、安全方面免受伤害; 、不要因人种、肤色、信念、性别、民族、血统、家庭、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背景的不同而不公正地对待学生; 、不能有意地暴露学生窘迫的个人经历或有意贬低学生; 、不能利用与学生的关系实现私人目的等。(四)、德国师德教育基本状况及特点 德国的师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社会福利待遇高,教师群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高,这与其独特的教师培养模式及严格的教师职业要求分不开。 德国教育家认为,高等师范教育机构不仅应当培养合格的教师,而且应当努力培养好教师,他们提出了如下一些好教师的标准。 德国好教师的标准: (1) 、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繁忙的教育和教学任务; (2)、具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他们充满好奇心,与学生相处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不把学校作为令人讨厌的不舒服的场所,相反觉得在学校里很开心,下班后还不想离开; (3)、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笑口常开善于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不把教学环境搞得像老鼠看到猫一样使学生害怕; (4) 、热爱自己的执教学科因自己的执教学科而感到欢欣鼓舞,了解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5) 、对自己的执教学科很有自信心,很有把握,了解它的难点、关系、系统、方法等; (6)、懂得学习,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不同的个人进行学习、思考和记忆,懂得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 、具有民主精神,不仅认识到在教师之间应该讲民主,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应该讲民主; 、具有良好师德,具有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日本师德教育基本概况 日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教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备受人们尊敬。日本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例如教育基本法规定,学校的教师是为全体人类工作的奉献者,因此他们应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使命,为自己所肩负的职业责任而不断努力。 1、日本对教师道德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自身:教师应有良好的、健康适度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生活有节制,有良好的教养;有勇气,有坚强意志和坚韧的性格;自主、自律、诚实并具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热爱真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对他人:具有人类之爱,并具有慈善、体谅、亲切、温暖、感谢心与同情心;举止适度的社交礼仪,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具有谦虚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与同事、朋友真诚相待;具有健康的异性观,男性与女性间相互尊敬与爱护,互促互进。 第三,对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并努力克服人类的弱点。 第四,个人与团体:明确团体中个人的义务与责任,通过个人的努力提高团体的质量;具有公德,遵纪守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正义感、公平心,对社会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并关心社会福利;尊重劳动,乐于奉献;热爱家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正确地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为年轻一代的幸福,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理解,特别增进对亚洲和非洲的了解;了解日本在世界中的地位并体会日本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